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河流水生态”相关结果1548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3-12-10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水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长期以来水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废污水排放,引发了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半月谈网 徐旭忠2013-10-17

      第二,大力推动金沙江流域水生态调度,开展梯级水库的统一调度管理。尽快启动小水电的审核、评估程序,为小水电制定标准,并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管理、缓解其破坏性影响。...专家预言,照此下去,未来的长江上游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水库群,不再是一条奔腾、流淌的真正意义上的河流

      来源:中国能源报 胡学萃2013-08-21

      因此水电工程建设首先要解决一个大生态问题,就是河流要可控,控制河流向有利人类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大生态的概念。第二个生态问题,就是水电工程建设以后新的水生态的形成。...新的水生态形成后,如何让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水环境水生态更美,流域内人民满意幸福,这是我们工程建设运行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三个生态问题,就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生态的影响,如何将影响减少到最小。

      来源:新华社2013-08-16

      他希望在十二五的剩余时间内,能加快构建西藏民生水利发展、骨干水利工程、水生态保护、水利管理保障四大体系,确保如期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预计今年10月底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西藏已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632处,解决饮水安全人口45.36万人,农村水电覆盖范围内乡镇通电率达到100%;西藏开工建设县城城区段防洪工程25个,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已完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06-06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水电开发进入运行期后,连续河道变成了分段型河道,使天然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文、泥沙情势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水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二是导致河流水质发生变化。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使得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通过《规划》实施,到2020年,辽河流域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基本达到防洪标准,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全面保障;流域主要河流和重要湿地最小生态水量得到保障...完善水量、水质、水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划》是辽河流域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重要依据。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基本实现。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通过《规划》实施,到2020年,松花江流域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中小河流防洪及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全面保障;流域主要河流和重要湿地最小生态水量得到保障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通过《规划》实施,到2020年,海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和重点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主要蓄滞洪区能够正常启用;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全面保障;流域主要河流和重要湿地最小生态水量得到保障...完善水量、水质、水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划》是海河流域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重要依据。

      来源:水利部网站2013-04-12

      到2030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基本实现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3-04-01

      ,明确了不同河流河段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功能定位及其目标任务;确定了流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规划意见;要求努力维护河流永续利用,保持河湖健康,对各流域分别明确了水生态环境保护控制性指标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2012-11-16

      陕西省要求,三座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营应落实保障河道最小生态下泄流量的工程措施,在水电开发的同时,确保河流水生态和谐,河道不断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2-11-13

      四是加快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修复。实施生态脆弱河湖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进一步扩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加大重点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修复力度。...《规划》确定西部地区水利发展主要目标为:到2015年,大江大河重点河段达到规划防洪标准,重点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区县级及以下基层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建立

      来源:浙江省海盐县供电局2012-10-25

      该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河道疏浚、堤防建设等工程措施,提高河道行洪、排涝、灌溉、航运、生态等基本功能,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海盐县首个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用电服务工作一定要用时跟进,各部门要刀上学习,拿出服务措施来,以全力做好供电服务工作!

      来源:中国企业报2012-08-21

      由煤炭开发带来的河流断流、草原沙漠化加剧、湿地消失、牧民流离失所的各种生态悲剧正在不断发生和愈演愈烈。...煤电疯狂投资cns供图专家指出,煤炭和相关产业在严重缺水的中国西部地区急剧、无序的扩张引发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灾难性影响,这在国家的相关规划中很可能被严重低估了。

      来源:新华网2012-08-14

      自7月27日以来,来自河流泥沙、水土保持、水生态、地质地貌以及空间信息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专家30余人参与考察。...考察队员行程3700多公里,对通天河和澜沧江源头河道形态、水文泥沙、水资源变化及开发利用情况、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水环境水生态及地质地貌等进行了全面、系统、专业的科学考察。

      来源:光明日报 杨永林、张哲浩2012-08-09

      而输配水工程沿线的渗漏水直接补给河流,也可抑制水环境的恶化趋势。...此外,十大工程的实施还可增加陕北、关中河道近15亿立方米的生态水量,对改善当地水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当地水源工程开发利用可以留足河道生态基流量,从而置换出挤占的生态用水的份额。

      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2-06-12

      水库水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水生植物和藻类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氧气(相当于流动水体中的暴气),水生动物又通过食用水生植物和藻类把它变成动物蛋白。...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要从分析水污染与河流、水库的自净能力的机理入手。

      来源:科技日报2012-05-24

      南方绝大多数河流水资源总量并不缺乏,短缺的是高质量的水和非汛期的水。陈进强调,长江流域水量分配亟待推进。...目前,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副总工程师穆宏强说,除了洄游通道被切断,长江里的很多珍惜鱼类是被污水呛死的,或被下游鱼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8-05

      "等类似严重的流域水资源问题,导致流域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的水库基本采取汛末蓄水的方式,对实施梯级开发的流域,上游水库基本在同一时段蓄水,对下游的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生叠加,在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将发生"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位剧降"、"珠江咸潮入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