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公益诉讼”相关结果793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11-08

      要以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构建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以及立案、执行协同审判大格局,完善预防性、恢复性司法措施,健全公益诉讼制度,丰富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依法审理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提起的涉碳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助力形成以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气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10-14

      10月12日上午,英德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英德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王某轮等20人犯污染环境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同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以被告人王某轮等人非法处置污泥的行为污染土壤为由,请求判令涉案被告人支付生态环境损害恢复费用。

      最高检公布:广州某垃圾处理厂非法倾倒、填埋垃圾 判赔1.31亿元

      来源:最高检官方网站2021-10-11

      近日,最高检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一批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提到了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诉卫某垃圾厂、李某污染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依托两级检察院一体办案,民事公益诉讼与刑事案件同步审查、证据互通转化,刑事侦查搜集的证据为民事公益诉讼提供了坚实基础,民事公益诉讼中的生态环境损失证据对准确认定犯罪行为也起到支撑作用,推进受损环境及时修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02

      第十三条(专家服务内容2)专家库专家可以对损害事实简单、责任认定无争议、损害较小的案件出具专家意见,并可以为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提供专业服务。...专家和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出具公证性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有关鉴定人员回避的规定主动自行回避。专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合法庭询问。

      来源:沧州市人民政府2021-09-16

      建立有害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推动收集贮存转运专业化,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加强转移联单管理,推动转移运输规范化和便捷化,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

      触目惊心!2000多吨外省垃圾倾倒在玉林某地 黑色利益链暴露!

      来源:玉林晚报2021-09-13

      今年年初,为了巩固整改效果,检察人员对公益诉讼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专项工作时,发现该公司为了谋取暴利再次未经批准从广东转运2000多吨的固体废物回来,堆放在旺茂镇省道s309线公路旁,也未采取任何的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来源:中国土地2021-09-10

      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改革方案》的要求,在2019年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包括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普通环境侵权责任诉讼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01

      去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10起铁路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中,就有一起此类案例:重庆市垫江县燃气企业违规在铁路线下铺设天然气管道12处,严重危及铁路运行安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8-31

      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十)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志愿者组织,应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行动。...探索设立生态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鼓励环保组织在宣传教育、公众参与、调研实践等方面实施公益项目。(十一)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环保管家服务行业法律分析报告

      来源:法律研判2021-08-18

      二、环保管家的意义近些年诸多环保法律法规密集修订出台,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日益严苛,环保行政处罚金额大幅提高,刑事追究和民间公益诉讼逐步升温,导致企业环保违法成本急剧提升,而另一方面,污染企业的逐利本性与环保工作本身就存在冲突

      碳交易的司法救济

      来源:享法互联网JoyLegal2021-08-13

      权利受损者只能通过公益诉讼来获得损害赔偿,增加了得到救济的难度。小结:三种学说各自有各自的优劣之处,难以简单判定哪一种学说是最合适的,无法确定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在实践中难道就没有有效救济的手段了吗?...政府部门通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方式管理碳排放权,公民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申请司法救济。在立法层级方面相对于民法而言要求更低,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均可立法。缺陷:1.

      来源:汇业法律观察2021-08-10

      三家公司被自然之友和绿发会发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尽管被告答辩提出,案涉地块已由地方政府收储并交付,环境污染修复责任应由地方政府承担。...著名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土壤污染事件,受损害的群体包括学生和教师,但是司法判决中没有相关环境侵权诉讼(私益诉讼)记录。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8-10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可以依法向负有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申请调取监测数据、污染损害证据等协助,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第十条 对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来源:河南经济报2021-07-19

      对拒不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或履行义务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及时提请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1-07-13

      五、三省共同建立健全赤水河流域司法工作协作机制,推进跨行政区域一体化司法协作和多元联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完善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支持和推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共同预防和惩治破坏流域生态环境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来源:武大大海一舟2021-06-28

      《民法典》第1234条规定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第1235条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这两条规范均属对纯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范,为现实中积极探索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奠定了民事实体法的规范基础...《民法典》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规范为生态环境公益的民事救济提供了实体法基础,但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体系的构建还有赖于单行法的跟进。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1-06-18

      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将涉案人员和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由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对污染环境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龙岗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主持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各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结合大鹏新区生态环境实际,经协商,决定采取在大鹏新区大鹏湾海域开展种植珊瑚的替代性修复的损害赔偿措施。

      来源:法制日报2021-06-1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等要按职责分工负责,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

      来源:《法学评论》2021-06-18

      《民法典》第1234条规定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第1235条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这两条规范均属对纯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范,为现实中积极探索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奠定了民事实体法的规范基础...《民法典》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规范为生态环境公益的民事救济提供了实体法基础,但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体系的构建还有赖于单行法的跟进。

      来源:司法部2021-06-17

      案例意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是不同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一类新诉讼类型,此类案件的起诉主体是省级、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机构。若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