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超日太阳违约”相关结果151

      来源:solarF阳光网2013-01-14

      2013年伊始,超日太阳倪开禄留下数十亿债务外逃的传闻就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尽管倪开禄回国澄清了其跑路传言,但超日太阳现金流枯竭、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也随之暴露,还牵出了海润光伏被银行抽贷13个亿的内情。

      来源:上海商报2013-01-08

      深圳上市公司超日太阳近期的一系列资本腾挪被媒体揭发后,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这样的一起事件可能引发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震动,其中包括中国首例信用债券违约。...但对于超日太阳这样一家民营企业来说,地方政府介入的可能性较低,即使地方政府介入也存在明显的道德风险。如果到期无法偿还本利,那么公司债券将被迫违约,两者很可能造成中国首例信用债券违约事件。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3-01-08

      超日太阳董事长倪开禄的回国和美国、意大利电站的出售,并未让跑路门所暴露出来的5亿元债务违约问题有所缓解。在银行抽贷观望、政府救助有限之下,其希腊电站也将面临易主的命运。...超日太阳董秘顾晨冬对记者坦承。2013年1月4日,超日太阳公告称,董事长倪开禄前期在境外催收应收账款并洽谈境外资产处置等相关事项,近日已回到国内。

      来源:新华网2013-01-08

      去年11月21日,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因为1笔亿元信贷资金到期无法清偿,被上海农商银行告上法院,被称为中国光伏业债务违约第一单。...超日太阳倪开禄留下数十亿债务外逃传闻事件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尽管4日倪开禄回国打破其跑路传言,但超日太阳资金链紧张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在光伏行业整体困境面前,超日太阳显然只是冰山一角。

      来源:新闻晚报2013-01-07

      据当时签订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合同,中信保给予超日的出口信用保险额度2亿美元,超日与中信保当时签订的保单为1亿美元,被保险人包括母公司超日太阳以及子公司超日贸易。...从他掌舵的超日太阳能股票停牌起,满打满算,其在海外的神秘假期不超过15天。1月3日深夜,他提着行李箱搭乘红眼航班从数千公里外匆忙而归。倪开禄很可能不是自愿回来的。回国次日,他就被上海证监局请去约谈。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3-01-06

      详情如下:超日太阳倪开禄3日已回国政府坐视不理超日太阳资金链断裂的起因上海汉虹诉宁夏日晶侵权案一波三折新余催命符:赛维倒了经济将倒退10年首富变负翁2012光伏遭遇滑铁卢光伏电站冬季施工成常态基础施工如何解决

      来源:经济观察报2013-01-05

      然而,超日太阳却凭借着海外电站的愿景,通过了向证监会提交的发债申请。2012年12月20日,11超日债停牌。业内担心,五年期的11超日债很可能成为信用债违约第一案。...毕竟,超日太阳能上市两年内已先后募资30多亿元:2010年11月,超日太阳登陆中小板,募资23.76亿元;2012年3月,其又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债券简称11超日债。钱去了哪里?

      来源:金融时报2013-01-05

      如果违约如期发生,将对低评级市场形成明显的冲击,甚至推动低等级债券的重新定价。应收账款高企成祸根超日太阳公司本部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全面停工了。...与此同时,超日太阳财务状况相当严峻。最新资料显示,该公司贷款已经逾期3.8亿元,已发生实质性违约。目前因拖欠供应商账款,其已被相关公司告上法庭。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3-01-04

      详情如下:超日太阳大批债主上门10亿债务或将全部违约政策利好诱惑光伏电站开发乱象再起倪开禄跑路揭秘:超日太阳30亿资金出境路线图光伏救赎运动正在上演高纪凡:如何避免价格战是目前考虑最多的问题超日倪氏父女疯狂质押记录让人胆颤心惊北美能源独立背后的反思

      来源:CCTV《经济信息联播》2012-12-29

      超日太阳出现的资金困难是眼下很多光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虽然近期国家扶持新政密集出台,但笼罩在光伏业上的寒意并未散去,不少企业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信贷危机仍然难解。...11月21日,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因为1笔亿元信贷资金到期无法清偿,被上海农商银行告上法院,被称为中国光伏业债务违约第一单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会长朱元昊:大家去查一下那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就非常清楚

      来源:搜狐网2012-02-16

      除上面提到的江苏阳光预计盈利下降80%外,天威保变母公司也预计盈利下降超过90%,向日葵预计盈利下降90%,航天机电盈利将下降90%,超日太阳预计盈利下降65%,拓日新能则宣布亏损幅度或达250.62%...这让下游厂商措手不及,甚至龙头企业尚德也曾因此不惜赔付违约金、撕毁与供货商的合同。多位业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多晶硅暴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