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放射性物质”相关结果1684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04-24

      最新的研究发现,高效核燃料在应急时刻可能是不稳定的,这样将引起放射性物质泄漏和进入环境的巨大风险。

      2006-10-31

      为此,她开始在最关键的部位上动手术,不久,阿雷瓦公司外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射性物质稍有超标,报警系统就会自动报警,3个观测台每天24小时不停地运转,分别向联合国、欧盟和法国的核监管机构播送公司现场情景

      2006-10-08

      五、压水堆核电站的三道安全保护屏障   为保障公众和环境不受核电站放射性物质的伤害和污染,压水式反应堆设置了三道安全保护屏障,只要其中有一道屏障是完整的,放射性物质就不会泄漏到厂房以外。...燃料芯块密封在锆合金包壳内,可有效防止裂变产物及放射性物质进入一回路水中。   

      2006-09-19

      巴拉迪在讲话中还强调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促进和平核技术的发展与转让、维护和扩大全球核安全体制以及加强核材料与放射性物质和设施的保安、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承担的重要责任。

      2006-09-05

      他承认,不少工人经常趁着黑夜把放射性物质秘密排放到海里。1997年,当雷核电厂的内部监察人员就在海滩上发现了从核电厂中排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并封锁了海滩。...环保局提醒家长不要带孩子到海滩附近玩耍,因为这里有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的危险。当雷核电厂承认,在过去30年中,数以万计的具有放射性的微粒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到海里,很多被冲上了海岸。   

      2006-08-09

      第一道屏障———核燃料芯块密封在锆合金包壳内,放射性物质不会释放出来。第二道屏障———由核燃料构成的堆芯封闭在壁厚20厘米的钢质压力容器内,放射性物质不会泄露到反应堆厂房中。...同样参加过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建设的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筹)高级工程师罗洪磊说:“按国际通用标准,红沿河核电站在放射性物质(裂变产物)和环境之间设置了三道屏障,只要其中有一道屏障是完整的,就不会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的事故

      2006-07-19

      核电站的设计中采用了纵深防御的保护,从设备和措施上提供多层次的重迭保护,确保反应堆的功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燃料组件能得到充分冷却,放射性物质能有效地包容起来不发生泄露。

      2006-07-14

      科学研究表明,煤电所产生的放射性比核电要大100多倍,而且人类难以控制;核电的核燃料少且集中,加上生产核电的技术先进,人类已能有效控制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2006-05-24

      此前,这一电站的4号反应堆也于21日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但泄漏影响范围没有超出核电站区域。...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3日说,该公司所属福岛第一核电站6号机组22日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但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公司已决定关闭这一机组的反应堆。

      2006-05-15

      科学研究表明,煤电所产生的放射性比核电要大100多倍,而且人类难以控制;核电的核燃料少且集中,加上生产核电的技术先进,人类已能有效控制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2006-04-26

      2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曾发生严重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数百万人受到影响,据统计,前苏联政府用于清理核污染等费用的开支达200多亿卢布。

      2006-04-25

      自1957年美国第一座核电站运行以来,已累计运行了1万多堆年,就是其间发生过的两次严重事故,也只有一次有放射性物质逸出,造成污染和人员伤亡。

      2006-02-24

      核电厂都有一个高大的没有任何窗户的水泥建筑,那是高六七十米,厚度达一米的安全壳,整个反应堆连同蒸汽发生器都密封安装在安全壳里,即使反应堆发生事故,放射性物质也不会逸出安全壳外。

      2006-01-09

      第四道是安全壳,这是一个由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浇注成的保护壳,是放射性物质无法逾越的屏障,即使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质也将被限制在安全壳范围内。   

      2005-12-16

      2004年,美国密苏里州资源部做的水样试验表明,密苏里州的山顶水库里的饮用水中含有过量的放射性物质。后来密苏里州资源部的部长肯尼·杜赞告诫市民不必恐慌。...杜赞说:“即使你饮用的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超标两到三倍,导致癌症的可能性依旧是非常小的。我们会想办法对这些水进行净化处理。”之后,这件事情才得以平息。

      2005-07-19

      核废料在浓缩时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在法国人均产生10克,采取的措施只能是对其有效密封。但相比之下,煤电站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硫、汞等,人均产生量为5吨,大大超过核电站。

      2005-07-15

      那些逸入核电站上空的放射性物质,质微而言重,它们无情地改变了许多国家的核电发展政策。比如,意大利、瑞典、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此后纷纷表决通过了暂停建造核电厂的决定。

      2005-06-07

      我国有更多内陆核电可选址 有关专家指出,从核安全的观点考虑,核电厂厂址选择必须是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事故释放所引起的过量辐射影响,同时要对于可能发生的外部自然事件或人为事件对核电厂的影响核电厂正常的放射性物质释放等问题重点加以研究

      2005-05-31

      20吨放射性液体漏出 上月9日,英国塞拉菲尔德核电站下属的索普核燃料再处理工厂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约83立方米、20吨含有放射性物质铍和铀的硝酸液体沿着一个破裂的管道流入附近的一个不锈钢炉中。

      2005-05-25

      此外,核电站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低于规定标准,从核电站周围取样结果来看,核辐射量对职工及附近居民影响微乎其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