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苏联”相关结果1800

      2006-10-08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人为的连续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事故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因没有安全壳的包容直接向外泄漏,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2006-09-26

      埃及的核能研究在1986年前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之后冻结。对于埃及来说,重新启动核计划、建设大型核电站可以说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2006-09-0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副院长戴晰臣对记者说,“曾经造成核辐射危害的切尔诺贝利,其所用的是已经被淘汰的石墨堆,而且,当时的苏联并不执行国际原子能组织制定的技术标准。”   

      2006-08-28

      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重点工业企业的大型焊接装备大部分从原苏联引进。

      2006-07-21

      很多人都对1986年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仍记忆犹新,实际上红沿河核电站是永远不会成为切尔诺贝利的。

      2006-07-17

      美国国防部将传感器技术视为今年20项关键技术之一,日本把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激光半导体、超导并列为6大核心枝术,德国视军用传感器为优先发展技术,英、法等国对传感器的开发投资逐年升级,原苏联军事航天计划中的第五条列有传感器技术

      2006-06-05

      清洁的绿色能源,但百姓仍然有担心的理由:一是理论不等于现实,历史上有许多核电悲剧,如1957年10月英国温德斯凯尔核反应堆火灾,1979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核电站严重失水事故,1986年4月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2006-04-30

      --切尔诺贝利的教训是惨痛的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由于反应堆设计缺陷、运行操作人员严重违反安全规程、有关人员缺少必要的安全文化、缺乏必要的核事故应急准备等综合原因

      2006-04-30

      《朝日新闻》27日发表社论说,令居民从事故现场撤离,对幅员辽阔的原苏联来说是可以办到的,但在国土狭小的日本,很难设想能够把大片土地变成无人区,这势必给社会带来混乱。

      2006-04-29

      该堆总设计功率125兆瓦,中国因此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同类堆型的国家,直到现在也是亚洲最大的实验

      2006-04-27

      4月26日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20周年,我国核工作者应多借鉴国内外在核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强核安全监管,建设核安全文化,发展更加安全的核电技术,推进我国核电事业快速发展。”

      2006-04-26

      2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曾发生严重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数百万人受到影响,据统计,前苏联政府用于清理核污染等费用的开支达200多亿卢布。

      2006-04-20

      新华社发   编者按:本月26日是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0周年纪念日。近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核电安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现在怎样了?

      2006-02-24

      陈学营: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在停止运行进行检修和试验时,由于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将控制棒迅速抽出,致使反应堆功率急剧上升,于是核燃料及其周围的冷却水的温度也急剧上升,水迅速汽化,导致蒸汽爆炸

      2006-01-09

      核电其实很安全   核电站对繁荣世界经济起了巨大作用,但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核能也曾给人类带来过巨大伤害,最严重的要数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2005-12-21

      苏联政府早就规划要在当地建6座装机容量分别为40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在1990年,原苏联解体前,一座电厂已全部建成并开始向莫斯科送电,另一座在安装设备。...但是原苏联的解体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状况使得埃基巴斯图兹煤田的矿业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不久前独联体电力委员会预测,今年和明年冬季中亚统一电力系统将面临供电紧张的局面。

      2005-12-20

      在原苏联时期,哈萨克就是联盟国家的第三大煤炭基地,位于其境内的埃基巴斯图兹煤田和卡拉干达煤田分别为原苏联的第三大和第四大煤田。   ...原苏联政府早就规划要在当地建6座装机容量分别为40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所发电力送到2300公里外的莫斯科,一条输电线路可送600万千瓦。

      2005-12-15

      就全球范围内来看,随着能源价格的全面上涨,以及对全球变暖的普遍忧虑,核电也正在逐渐走出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漫长阴影——说“核电复兴”或许为时过早,但回暖的迹象是清晰的。   

      2005-11-30

      自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许多欧洲国家强烈反对修建核电站。   

      2005-11-07

      该电站是原苏联最后一个大型水电建设项目,从1976年开始建设,1985年该项目因缺乏资金而被冻结。俄统一电力系统公司于2000年重新恢复该水电站的建设,2003年6月电站的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