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功能”相关结果1452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3-06

      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设了生态保护红线的机制,把生态功能极为重要和敏感的区域划到红线里面妥善加以保护,陆域红线面积占比超过了30%,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监管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努力提升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来源:中国环境2023-02-24

      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河湖周边缓冲带面积大幅度减少,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态功能,水生生物链结构和水生植被遭到破坏,草藻系统失衡,进一步扩大了蓝藻竞争的优势,引起生态系统的负反馈。...在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有一张新面孔引起大家注意: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首次出席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23-02-17

      根据新疆农业生产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生态功能等差异,因地制宜提出种植业、养殖业减排固碳解决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减排途径,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平衡协调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路线图。...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加快草场恢复,进一步发挥草地碳汇功能。发展综合种养、生态渔业、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减少甲烷排放。(三)农田固碳扩容。

      《攀枝花市“十四五”重点流域水<mark>生态</mark>环境保护规划》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14

      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2020年,全市4个国考断面水质常年达到或优于ⅱ类,达标率100%,22个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建成区内无黑臭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居全国第十三位、全省首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08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国考劣ⅴ类断面、城市建成区和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3-02-08

      到2035年,河湖水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防洪减灾能力巩固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国领先,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绘就江河安澜、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的新画卷,全面建成人水和谐共生的海滨城市

      总投资约46亿元EOD项目预计2月启动采购!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3-02-06

      项目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项目实施主体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在解决典型煤炭资源城市塌陷区生态景观塑造、生态功能强化的基础上,实现区域水质提升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目标,打造绿色产业,推动实现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和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mark>生态</mark>补偿制度改革研究

      来源:董战峰2023-02-05

      重点领域生态补偿不断深入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方面,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稳步有序扩大转移支付范围,建立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实施的配套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评价范围增加到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02

      市级、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依据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基础调查、生态功能评价技术规范,开展基础调查和生态功能评价,原则上每五年开展一次,可根据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情况和监督管理需求开展补充调查和评价。

      来源:自然资源部2023-02-01

      国土是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近年来,我国积极治理生态空间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和分散开发,国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局部地区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安全的基础还不牢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有待提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18

      7.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实施北方防沙带、规模化林场等绿化工程,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森林乡村建设,系统提升生态功能和碳汇增量。...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生态建设,树立生态优先意识,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全力抓好“两区”建设,积极推动洋河、桑干河、清水河等流域和官厅、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1-17

      要求“在生态保护红线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1-13

      根据县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生态功能等差异,因地制宜提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减排途径,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平衡协调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路线图。...发挥果园碳汇功能。(五)农机节能减排。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老旧农机更新,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节能农机装备,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通知:组织申报2023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mark>生态</mark>修复示范工程项目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3-01-13

      (三)申报项目实施方案要科学可行,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本地实际,从自然地理格局和自然条件出发,依据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演替规律,准确识别和诊断生态问题,突出安全和生态功能,统筹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综合治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12

      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需要用地报批的,不因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而改变其原有的用地审批层级。...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指导协调、日常巡护和执法监督,共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二)有序处理遗留问题。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3-01-12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强化规划约束引导,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到2035年,水生态健康状况实现根本好转,河湖水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平明显提高,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幅提升,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河湖景象持续呈现,首都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现代水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09

      二、强化有限人为活动管控(三)有限人为活动不涉及新增用地用海用岛审批的,应严格控制活动强度和规模,避免对生态功能造成破坏。...一、规范有限人为活动准入(一)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来源:新华社2023-01-06

      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管控,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统筹布局和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05

      (二)生态功能重要性因素。包括黄河流域面积、水源涵养面积(即流域内年度湿地、森林、草原面积之和)、水资源贡献量(水资源量-用水总量)、河流长度、总库容、重点湖库个数、水库数等指标。...附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财 政 部2022年12月19日附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以下简称奖补资金

      来源:新华社2023-01-04

      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管控,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统筹布局和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