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210大尺寸硅片”相关结果264

      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协会2020-07-13

      自2019年8月中环发布210大尺寸硅片以来,下游产线企业爱旭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也在逐步投入大尺寸生产,大尺寸硅片进程明显加快。

      600W+联盟成立 是<mark>210</mark>与182 <mark>尺寸</mark>之争的升级版吗?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0-07-10

      2019年以来随着166mm、210mm、182mm尺寸先后推出,大尺寸之争颇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实际上,如果从终端用户角度出发,客户关注的并不是大尺寸硅片,而是大尺寸组件。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0-07-09

      此外,还有一个误区需要澄清,那就是尺寸并不是越大越好。对于上游制造企业,采用210毫米大尺寸硅片,如果不是新建生产线,就需要考虑原有设备工艺能否匹配、改造成本等问题。

      182mm叫阵<mark>210</mark>mm 先头部队出击之后……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0-07-08

      再看封装环节,光伏玻璃企业福莱特表示新产线可以满足210硅片,信义光能表示210硅片组件的玻璃目前都是5串型。这意味着后续如果升级至6*10版型,玻璃制造环节也需要改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08

      从156mm到158.75mm,从166mm到180mm、182mm甚至210mm,从小到大再到更大,硅片尺寸的混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来源:摩尔光伏2020-07-07

      1、 历史回顾光伏组件的大尺寸化趋势始于2018年下半年,当时以158.75mm硅片的单晶组件及166mm硅片的多晶组件为主,同时157.4mm、161.7mm等规格的硅片组件也有一定市场(均大于原行业主流的

      来源:Solarwit2020-07-06

      详细解析大组件的成本节约机理可以回顾我的文章《大硅片的成本节约机理》一文。深刻理解大硅片的成本节约机理后就会发现,真正给我们带来成本节约的不是大硅片,而是大组件。

      报告 | 寻找超越行业增速的光伏结构性红利

      来源:兴业电新2020-07-06

      大尺寸电池提升了单块组件的发电量,在集中电站场景下可以有效降低土地面积、减少支架等土建成本。...投资建议:下半年166和双面趋势非常确定,有大尺寸生产产能的企业受益,双面趋势中胶膜和玻璃企业受益。

      来源:能源杂志2020-07-02

      两大阵营 在平价上网倒逼下,硅片大尺寸化势在必行。如今,硅片尺寸的阵营已被分为“182”和“210”两大阵营。不久前,“182”阵容再度扩大。

      来源:国金机械军工团队2020-06-30

      光伏切片机:将迎迭代需求:大尺寸为大势所趋;2021年需求接近20亿元210、182大尺寸硅片为大势所趋。2021年光伏切片机需求接近20亿元。

      市值超1500亿 光伏行业王者峥嵘已现!

      来源:光伏盒子2020-06-30

      2019年8月,中环股份推出了名为“夸父”的m12大尺寸硅片,震动整个光伏行业。东方日升、天合光能等组件龙头企业和电池片龙头爱旭股份也相应发布了基于m12硅片的系列光伏产品。

      需求复苏稳定<mark>硅片</mark>价格 <mark>大尺寸</mark>趋势明确

      来源:新能源深度研究2020-06-29

      随着大尺寸硅片产能的释放,市占率正在下降,但目前仍是市场主流;g1由晶科能源于2018年首次主推,在m2产品基础上做出调整,其边长158.75mm,面积25199平方毫米,比m2硅片面积大3.14%。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2020-06-28

      资料显示,此次下线的全新一代g12叠瓦组件集成融合g12大尺寸硅片平台技术与高效叠瓦组件平台技术于一体,组件效率高达21%以上,输出功率最高可超过600w。...而彼时的中环股份,至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柔性制造能力,具体表现为:叠瓦组件由于电池片间交叠,同样片数组件较正常尺寸小,因此在以前版型中会用更多的电池片 ,而在210平台下,高密度组件尺寸可以做的更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0-06-19

      大尺寸硅片 、perc+、topcon、hjt、半片mbb、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等已成为新产能扩产方向。...预计随着对现有设备工艺的改造升级以及对210硅片的兼容,2020年通威的perc电池效率有望向23%提升。

      站定<mark>210</mark> 抢道异质结——东方日升的“终极一战”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0-06-18

      210mm)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的标准尺寸,而光伏硅片大尺寸之争却在不断升级。...结合当下“大尺寸”、“异质结”、“bipv”三大领域的风起云涌,或许更能理解东方日升副总裁黄强博士所描述的产业变革。未来之战号角响起,光伏企业避无可避。

      来源:世纪新能源网2020-06-15

      大家之所以急着了解隆基新品,主要关注点无非两条——硅片尺寸、组件功率。不过按照媒体猜测,hi-mo5大概率使用的是18x尺寸硅片,功率500w+。

      供应链整装待发 <mark>210</mark>高功率组件拓宽LCOE下降新空间

      来源:PVInfoLink2020-06-12

      目前统计来看,随着天合及两大电池厂的扩产,年底约有23gw的210电池产能,市场的尺寸发展在电池片产能端不存在瓶颈问题,完全足够供应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扩张大尺寸市占率做布局。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2020-06-12

      160-166mm尺寸在2019年已占有一定市场份额,210mm尺寸自2019年8月发布以来,下游产线企业爱旭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也在逐步投入大尺寸生产,捷佳伟创、小牛等设备企业同时在宣布设备进展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2020-05-28

      此次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向在浙江省义乌市建设4.3gw的180mm~210mm大尺寸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和光伏研发中心项目补充资金。

      18X、<mark>210</mark><mark>尺寸</mark>对导电浆料和金属化工艺有什么影响?

      来源:亚化咨询2020-05-27

      18x和210大尺寸硅片和电池的应用,在推动组件功率不断创造新的纪录的同时,对导电浆料和金属化工艺的影响同样值得行业重视。...继单晶perc成为行业主流产品和常规技术之后,18x和210大尺寸硅片和电池的普及,将迅速带动多主栅(9bb及以上)和切片(半片或三分片)电池技术成为常规技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