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苏联”相关结果1800

      来源:山西新闻网2007-09-03

      太原第二热电厂始建于1956年,属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又是前苏联援建。2002年底,太原第二热电厂由山西省电力公司整体划拨到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更名为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

      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2007-08-01

      该厂2号汽轮发电机组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前苏联制造,投产33年来累计发电202亿千瓦时,运行时间超过26万小时,为保证晋南地区用电和促进山西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联合早报2007-08-01

      人们相信,过去20年来研发的更新和更安全技术,能够更好的预防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尔(chernobyl)核电站的惨祸,也使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核能源。   

      来源:核信息院2007-07-30

      目前全球铀的消费中,开采的铀占55%,其它则来源于拆毁的苏联时期的核弹头、政府库存以及后处理。cameco公司本周宣布中止安大略霍普港核燃料转化厂的生产,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铀供应的担忧。

      来源:驻俄罗斯联邦经商参处2007-07-10

      一、 俄罗斯电力工业概况      1991年2月前苏联成立了燃料动力部,同年12月前苏联解体后,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股份化改造高潮中,于1992年8月在燃料动力部基础上组建了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

      来源:新华社2007-05-25

      立陶宛境内的伊格纳利纳核电站是在苏联时期设计建造的,是波罗的海三国中唯一一座核电站。欧盟认为这座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都存在安全隐患,要求立陶宛将其关闭。

      来源:央视国际2007-04-30

      第一代核电是指上世纪50年代,苏联和美国建成的小功率实验性核电站。第二代核电主要指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陆续建成的功率在30万千瓦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核电站。...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消除美国三里岛、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严重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界核电界集中力量对核电安全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开发出以“先进轻水堆”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核电技术。

      来源:中国电缆网2007-04-29

        阿塞拜疆刚获独立时,不少中国企业和商家看好的是包括阿在内的前苏联国家消费品匮乏的市场,一般商品贸易成为中阿经贸关系发展初期的主要方式。如今,那种局面早已成为历史。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04-27

      邹县发电厂四期中水深度处理工程设计处理水量4200吨/小时,工程水源采用城市二级达标排放污水、电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采用了石灰混凝澄清、过滤处理工艺,其“泥渣分离接触型”澄清池,是在消化英、德、前苏联和国内机械加速澄清池技术的基础上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04-11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华能集团公司先后为伊敏、营口、北京、南京、汕头电厂项目从原苏联进口发电机组12台,装机容量达361万千瓦。目前,这些设备运行良好。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04-05

      各相关电力企业近期要对从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进口的火电机组的高温高压管道进行一次寿命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措施,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2007-02-07

      目前,只有前苏联和日本进行过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实验工程,并且在工程结束后,并未投入运营。国际专家普遍认为,“特高压”在安全性上存在隐患。

      2007-02-05

      拥有核电站的国家逐年增多,除前苏联、美、英、法等国外,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成了一批核电站。核电发展的促发因素很多,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核电的经济性、安全性和不污染性。   

      2007-02-02

      值得骄傲的是在2006年底,中国装机容量突破了6亿千瓦,而其中在解放初苏联帮助援建的装机容量,以及改革开放以后购买国外设备产生的装机容量,总计大约不超过五千万千瓦。

      2007-02-02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副院长戴晰臣说,“曾经造成核辐射危害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用的是已被淘汰的石墨堆,而且当时的苏联并不执行国际原子能组织制定的技术标准。”

      2007-02-02

      还有人担心再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的事故。我认为,也不会。...而且,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在事故19天后才宣布“严重情况已经过去”,令电站周边人群既感到恐惧又对政府产生不满。此后,世界各地核电站都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我国更不例外。

      2007-01-31

      1978年前苏联学者科洛考娃通过对一维力学模型和应变传递系数的分析,提出控制电阻应变计敏感栅的栅头宽度与栅丝宽度的比例,可以制造出不同蠕变值电阻应变计的理论,并成功的研制出系列蠕变补偿电阻应变计。

      2007-01-25

      预估至2025年时,美国耗用全球22%左右的能源,欧盟国家合计耗用13%,前苏联地区耗用不到10%,中国耗用则超过14%,日本耗用降至4%。...2001年的统计数据则显示,美国仍耗用全球24%的能源,欧盟国家合计耗用17%,前苏联地区的比重降至10%,中国上升至10%,日本则维持在5%。

      2007-01-23

      拥有核电站的国家逐年增多,除前苏联、美、英、法等国外,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成了一批核电站。核电发展的促发因素很多,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核电的经济性、安全性和不污染性。   

      2007-01-09

      此前,只有前苏联和日本建成过1000千伏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但是,日本特高压线路建成后一直按500千伏降压运行。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特高压线路也开始降压运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