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2-04-05
国务院非常审慎来自美国内陆核电站的运营数据表明,正常运行时,核电厂的废物排放受到严密控制与监督,可以实现近零排放,给周围居民与环境造成的额外辐射负担甚小,一般不到天然本底辐射的1%。...作为彭泽核电站所采用的ap1000机组的技术引进方,国家核电公司董事长王炳华说,内陆核电站的设计标准和沿海核电站的设计标准完全一致,对其排放会有更加严格的约束。
来源:电缆网2012-03-31
李昂还表示,解决目前中国的光伏生产中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真正达到清洁、近零排放,并没有技术瓶颈,国内部分企业也已经有所实践。...报告指出,光伏发电在使用过程中完全零排放,而在光伏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只是化石能源的5%-10%,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周期仅为1.3年,以使用寿命25年计算,光伏发电约有24年时间是零碳排放,显示出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优越性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2-03-31
实际上,光伏要成为真正清洁、近零排放的能源,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告诉记者。...《报告》认为,一般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寿命是25年,而据研究估算,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期仅为1.3年,也就是说,光伏发电在之后的近24年中都是零碳排放的。
来源:电缆网2012-03-29
实际上,光伏要成为真正清洁、近零排放的能源,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李昂表示。 报告还指出,该行业的生产之所以目前存在不令人满意的状况,企业和政府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该报告研究对比了光伏发电与化石能源在能耗等方面的表现,计算得出: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周期仅为1.3年,而其使用寿命为25年,这意味着在之后的约24年时间里光伏发电都是零碳排放。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2-03-28
实际上,光伏要成为真正清洁、近零排放的能源,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说。...同时,该研究对比了光伏发电与化石能源在能耗等方面的表现,计算得出: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周期仅为1.3年,而其使用寿命为25年,这意味着在之后的约24年时间里光伏发电都是零碳排放。
来源: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2012-03-09
该公司投资建设的新会igcc发电试验平台项目采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是新一代清洁煤发电技术,代表了未来煤电实现高效和接近零排放的主要技术途径。
来源:Solarbe.com2012-02-06
格拉顿研究所研究分析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光伏发电和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和ccs等产生近零排放的发电形式,哪种方式可以代表澳大利亚的能源未来,是澳大利亚能源政策面临的抉择。...然而,同时让市民接受的未来电力价格又将无法满足其减排目标,除非政府采取行动,以降低低排放技术的成本。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碳定价方案不足以体现低排放技术的竞争力,同样也无法影响澳大利亚的能源需求。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11-07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1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透露,清洁煤可实现发电为主、分级利用、多级联产、近零排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0-26
煤气化公司从事igcc发电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粉尘在内的各种污染物近零排放。项目尚在建设期,尚未正式投产发电。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0-24
岑可法认为,这样的利用方式,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实现煤的发电为主,分级利用,多级联产,近零排放,煤的洁净利用、洁净发电技术和太阳能、风能等都是新能源,而不是以往认为的煤是传统能源。...根据初步研究结果,将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通入到海藻池中,海藻能够吸收30%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也有利于海藻的生长。在沿海地区发展海藻制油是很好的方向,也是一条能源利用的特色之路。
来源:新欧洲新闻网2011-09-14
作为一种近零排放的能源,核能是人类节能减排最大的希望。从全球来看,核电发展是一种大趋势。但透过这次事故,我们恐怕还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天野之弥也承认,在未来20年内,全球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将持续增长。...而对核废料的焚烧方法、烟气的排放标准等,法国也有严格规定。顾忠茂表示:总的来说,法国核政策不会因为这次事故受到大的影响,因为人类还没找到比核能更好、可以大规模发展的清洁能源。
来源:新华网2011-08-24
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厂具备新一代的发电技术,应用的是以煤气化制氢、氢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为主的新型发电技术,能同时收集与处理二氧化碳,该技术可以使煤炭发电达到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在内)近零排放...华能igcc电厂现场工程师介绍说,igcc电厂与常规同等容量燃煤电厂相比,年煤耗量减少7万余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25%,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9.8%,副产品为硫黄,不产生二次污染,将为最终实现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近零排放进行有益的探索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0-12-13
尽管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上进行了尝试,我国也已于近两年开始实施示范项目,但意图达到二氧化碳接近零排放的ccs技术能否最终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目前在技术上、经济上和政策上还是个未知数。...第三届中美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科学技术研讨会于10日至12日在杭州举行。会议由中国科技部和美国能源部主办,旨在促进中美两国二氧化碳减排领域的相互了解及技术交流。(完)
来源:互联网2010-11-09
它预计在明年6月试运行,最终有望实现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在内的污染物的近零排放。 不过,“最环保火电站”光环的背后,是成本高居不下的尴尬。...不仅如此,火电站排放的二氧化碳还是全球变暖的重要贡献者。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0-08-21
电石—聚氯乙烯企业开发多晶硅生产项目,具有原料相通、中间介质循环利用、环保实现近零排放等多重效益。...该公司这套生产装置采用了目前世界上居于主流地位的德国改良西门子工艺,其最大亮点就在于后处理和尾气回收系统的先进性,四氯化硅、三氯氢硅和氯化氢的回收率均达到99%以上,接近零排放。
来源:氯碱网2010-08-21
来源:互联网2010-07-23
明显的成本优势和接近零排放的清洁性,使得核电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核电是一种容量大、低排放的高端清洁能源,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核电的发展也是各国的重要战略方向。而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核电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0-06-28
四是碳排放量最少。从目前各种发电方式的碳排放量来看,煤电为275克,油发电为20克,天然气发电为181克,风力发电为204克,而太阳能发电则接近零排放。...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企业家协会会长、河北省投资协会副会长王永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能源产业结构目前以火电为主,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来源:慧聪电气网2010-06-01
igcc使多种污染物近零排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对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污染,包括急剧下降的空气质量和分布广泛的酸雨。...“天津igcc示范工程计划建设我国第一台25万千瓦级igcc机组,它将帮助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率,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降低煤炭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粉尘在内的各种污染物的近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