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11-22
产品可应用于碱性电解槽,液流电池,二氧化碳电解还原及碱性燃料电池等双碳/氢能产业链装备。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9-20
在储能端,soc系统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通过电解产生碳氢化合物,利用富余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将电能转化为碳氢燃料进行存储,实现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在固碳端,soc系统可将二氧化碳电解合成为工业基础原料甲醇,成为减碳、固碳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助力实现零碳循环。固体氧化物电池(soc)系统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4-26
目前,公司正在开展全球首个电解二氧化碳制甲酸的项目建设,项目装备利用绿色电能将二氧化碳电解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甲酸,实现变废为宝,推进技术的落地和产业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27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磊介绍,二氧化碳电解技术产生的合成气中间产品,配套下游深加工合成技术还可生产蜡、油、天然气、乙二醇等高附加值化学品或燃料,通过“绿电-二氧化碳电解利用-绿色化学品/绿色燃料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3-02-02
,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院士、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碱性膜电解器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覆盖度驱动的选择性变化机制,并组装出千瓦级电堆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2022-12-07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二氧化碳电解制合成气技术、霖和气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常温干湿法分布式空气捕集二氧化碳成套工艺技术、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烟气温室气体co2智能化监测技术等减碳技术
来源:《能源评论》2021-11-02
淀粉只是一例,事实上,二氧化碳已经是全球实验室的“常客”——2019年,科学家通过共同研究,设计出了一种多孔材料,其对二氧化碳分子有高度的亲和力,能快速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用的有机材料;2020年,有科学家宣布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0-12-07
二是碳捕集与利用方向,包括不同生物发酵工艺、二氧化碳电解与生物反应器(人工光合作用)组合、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转化、光化学二氧化碳还原等技术。三是辅助工艺方向,包括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