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发电技术”相关结果1116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4-17

      黄清介绍,玛尔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是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工程,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国家和青海省重点能源项目,该电站全部机组将于2024年12月全部投产发电...国内首个630兆瓦大型燃煤机组资源化处置多种污泥固废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利用电厂大型燃煤机组的优势条件,结合污泥处置耦合发电技术,实现对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地方生活污泥等污染物处置难题

      来源:能源新媒2024-04-11

      ,理论和效率皆优于日本的上原循环,国内在海洋温差能热力循环原理和动力系统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我国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发展现状海洋温差能是指以表面、深层海水的温度差的形式所储存的海洋热能,其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蕴藏在海洋中的太阳辐射能。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12

      比如,可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加快形成政府投资“直奔重点”,研究大型可控核聚变商用发电技术;民间资本“摸着石头过河”,主攻小型聚变设备应用的多层次聚变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结构。...杨长利表示,从我国国情看,碳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是实现能源消费侧和供给侧协同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为核电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实现绿证对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全覆盖,还能满足市场用户购买需求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在云南与四川两省交界处,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截至2月16日,“走廊”之上的6座梯级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3.5万亿千瓦时,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煤炭工业领域,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型煤矿科学统筹矿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煤炭资源开发,大力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燃煤发电领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煤电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世界燃煤发电技术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6

      近年来,以“风光氢储”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我国能源技术创新实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技术加快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新能源发电技术处在世界第一梯队,为全球贡献了7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以更大力度加快以新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引领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能源央企的使命责任,也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6

      核电是所有清洁能源中碳排放最低的发电技术之一,根据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全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千瓦时电的碳排放量为5.7克。...从我国国情看,碳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是实现能源消费侧和供给侧协同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可以为核电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实现绿证对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全覆盖,还能满足市场用户购买需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4

      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处在世界第一梯队,为全球贡献了7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能源产业链绿色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看光伏,高效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高。

      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证书体系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04

      杨长利表示,从我国国情看,碳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是实现能源消费侧和供给侧协同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为核电的...“核电是所有清洁能源中碳排放最低的发电技术之一,根据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核电全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度电的碳排放量为5.7克。”

      数字化技术在公共机构节能领域 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来源: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2024-02-18

      在“开源”方面,大力推广和应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在“节流”方面,使用高能效比用能终端;在“系统统筹”方面,采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实现用能行为数字化表征和综合管理,优化能源使用方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的通知》,国管局、公安部分别出台了《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关于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落实公共机构和公安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的节能降碳工作

      《2023,中国风能这一年》| 徐建中:科技创新推动“大风轮”转起来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4-01-31

      高空风力发电技术,旨在探索新型高效高空风力发电实现机理并提出解决方案。每一种创新形式的利用都会面临曲折,但是正因曲折才要攀登,正因层层迭代技术才能走向成熟。此外,风能发展面临新的挑战。...2024 年,国家能源局已提出全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 2 亿千瓦的目标,我们风能人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我国能源转型继续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2-11

      同时,我国太阳能发电技术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些技术是实现三倍目标的物理基础。”“此外,我们的产业配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近两年全球都在努力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在张世国看来,当前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3-12-04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在中国神华广东台山电厂60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上实施了高负荷发电工况下煤炭掺氨燃烧试验,这是当前国内外完成掺氨燃烧试验验证的容量最大机组。...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探索燃煤发电二氧化碳减排新路径新科技,锚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煤炭掺氨燃烧发电技术,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组织集团内部中国神华、烟台龙源、台山发电公司等单位,联合国内学科研究领域顶尖高校,从基础机理研究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11-30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在中国神华广东台山电厂60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上实施了高负荷发电工况下煤炭掺氨燃烧试验,这是当前国内外完成掺氨燃烧试验验证的容量最大机组。...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探索燃煤发电二氧化碳减排新路径新科技,锚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煤炭掺氨燃烧发电技术,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联合国内学科研究领域顶尖高校,从基础机理研究、装备研制到产业化工程应用进行全链条布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1-24

      相关成果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取得了显著节能减排效益,为我国燃煤发电技术跃居国...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琦提名。2023年11月,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中核智库2023-11-14

      这五家企业和机构分别是比利时核能研究中心(sck-cen),意大利新技术、能源与环境局(enea),意大利安萨尔多核公司(ansaldo nucleare),罗马尼亚核能发电技术公司(raten)和美国西屋公司

      来源:云南省国资委2023-11-14

      长期以来,云南能投集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能源保供的工作部署,在能源电力安全保供这个“国之大者、省之要事”上毫不含糊,坚定扛实省属能源国企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在利用小时数保持全省第一的能投红河火电厂,项目负责人说:“电厂扩建工程1*700mw项目已实现主厂房出零米节点目标,机组采用国内当前最先进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发电技术,项目建成后,电厂‘一大两小

      来源:云南省国资委2023-11-14

      长期以来,云南能投集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能源保供的工作部署,在能源电力安全保供这个“国之大者、省之要事”上毫不含糊,坚定扛实省属能源国企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在利用小时数保持全省第一的能投红河火电厂,项目负责人说:“电厂扩建工程1*700mw项目已实现主厂房出零米节点目标,机组采用国内当前最先进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发电技术,项目建成后,电厂‘一大两小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13

      建设风光储一体化大基地也将为我国能源领域发电侧改革提供一种更具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3〕28号)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但光热发电技术复杂,目前主要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成本较高,需要ccer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以获得碳减排收益并逐步实现规模化。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0-13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参与申报的2项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研发创新平台(国家能源工控系统和信息安全研发中心、国家能源灵活智能发电技术研发中心)和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碳智能燃煤发电与超净排放全国重点实验室)均获准进入建设期。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10-13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425.89gw,首超水电415.46gw,成为我国第二大发电技术。...详情点击李创军:截至7月底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并网投运30gw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