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智能微能源网”相关结果91
      东南大学汤奕教授:主配微协同将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方向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5-17

      通过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准预测和智能决策,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这样的变化在江苏、浙江等地电网有非常多的体现。...减轻配电网消纳压力;微能源网功率互济机制有待探索,需要整合内部秒级、分钟级、小时级等多时间尺度的调节能力,主动参与电网功率调节,实现互补互济;微能源网稳定支撑能力有待挖掘,需要探索微能源网调频支撑、惯量支撑的创新手段

      来源:电网头条2024-04-07

      3年来,苏州供电公司累计在主网和配网侧安装了10万余套智能感知设备,并开展双模采集的智能电表改造,实时监测采集低压侧电流、电压、失电告警等数据,实现了主网、配网、低压侧的全景感知。...针对分区紧平衡、源荷时空不匹配等问题,苏州供电公司在全市域摸排非工空调、微能源网、虚拟电厂等用户侧可调控资源,并结合用户意愿,综合应用“云云”“云边”协同模式,加快可调控资源池建设。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4-02

      针对分布式源荷储快速发展的情况,国网江苏电力将配电网主动感知对象从电网层向能源生产和消费两端延伸,进一步加强智能传感装置应用,持续优化中低压配电网感知终端布点。...随着分布式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配电网与微能源网协同发展在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中越发重要。微能源网一般包含光伏发电、储能、用电负荷等多类分布式

      来源:国家电投2023-11-07

      ai助推能源智慧化安全运维,中电昱创针对电力行业“高危险、高污染、高难度”的人工作业场景,在全国首发智能化高压柜巡操、电解槽底强磁高温环境巡检、智能水下作业勘探、超低温输煤栈桥巡检、垃圾库智能调度控制等五个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

      来源:南方电网公司2023-10-17

      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在项目集成、项目本地化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设计了智能、高效的系统集成方案,系统综合效率达到80%以上。...广东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 能源利用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日前,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已建成国内最大单组容量的60千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实现国内首套高效率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分布式供能的应用及国内首套基岩储能系统在跨季节储能的应用

      来源:央视网2023-07-03

      为确保新能源应发尽发,南方电网公司把海量的智能传感器部署到电网设备上,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并依托“数据+算力+算法”形成的“数字孪生电网”和“算力大脑”,高效统筹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破解新能源随机性...基于5g+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城市数字电网项目并获评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坚持示范先行,建成一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打造国内首个开放的综合能源运营服务平台,投产中(国)芬(兰)合作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

      吉林通化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智慧能源互联网建设

      来源:通化市人民政府2023-05-06

      开展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形成多能互补能源体系,实施微能源网示范推广工程。加快推进能源全领域、全环节智慧化发展,提高可持续自适应能力。...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用户多元化需求,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

      来源:南方电网公司2022-08-22

      广州供电局在项目集成、项目本地化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设计了智能、高效的系统集成方案,系统综合效率达到80%以上。...8月17日,中国—芬兰能源合作示范项目——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投产仪式在广州举办。

      来源:新华社2022-08-19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在项目集成、项目本地化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设计了智能、高效的系统集成方案,系统综合效率达到80%以上。...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17日,中国-芬兰能源合作示范项目——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在广州建成投产。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2-07-11

      开展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发,推动南沙建设“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开展“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融合试点,提高城市智能感知和安全保障水平。...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统筹推动广州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广州建设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6-17

      “今年,计划原创技术项目投资不少于5亿元,在交直流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技术、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技术、电力微型智能传感技术等优势技术领域保持领跑。”公司创新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加强原创技术成果在深圳现代化城市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南方电网储能示范基地、东莞松山湖智慧能源示范区、横琴粤澳智慧能源深度合作示范区、广州南沙微能源网示范区、藏东南送电大湾区输电项目等公司不同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试点应用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6-17

      “今年,计划原创技术项目投资不少于5亿元,在交直流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技术、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技术、电力微型智能传感技术等优势技术领域保持领跑。”公司创新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加强原创技术成果在深圳现代化城市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南方电网储能示范基地、东莞松山湖智慧能源示范区、横琴粤澳智慧能源深度合作示范区、广州南沙微能源网示范区、藏东南送电大湾区输电项目等公司不同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试点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31

      使得示范区变成了一个小型智能‘微电网’,通过高效接入、充分利用风电、光伏、地热能等,将每一个电力用户变成了电力的提供者,从而实现了示范区内能源清洁就地消纳、自发自用。”周游说。...道路两侧则整齐排列着虚拟同步机多功能路灯,绿色充换电站里新能源公交车正在有序换电,不远处几台风机在风中摇转……同里区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区项目运维负责人张益飞介绍,示范区集合了光伏、光热、风力、地源热泵、储能等多种能源供应形式,通过推动区域微能源网自发自用与灵活调剂

      来源: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2021-03-19

      微电网/微能源网成为未来终端能源供应的重要形态,不仅可以实现自洽自治,提高供电可靠性,而且能够对主网提供支撑;构建“源-网-荷-储”相协调的区域性分布式发电群控群调系统;完成基于电力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二)智能电网环节。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01-14

      开展风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发,推动南沙建设“风、光、岩、燃、热、储、荷” 多位一体的微能源网示范工程。推进电网管理平台、云数一体数据中心等平台建设。...泛在互联、智能高效、安全可控的网络设施体系初步形成,5g网络覆盖面和应用深度领先全国,千兆光网覆盖面扩大,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功能不断提升,量子通信网络等未来网络加快布局。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1-14

      开展风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发,推动南沙建设“风、光、岩、燃、热、储、荷” 多位一体的微能源网示范工程。推进电网管理平台、云数一体数据中心等平台建设。...泛在互联、智能高效、安全可控的网络设施体系初步形成,5g网络覆盖面和应用深度领先全国,千兆光网覆盖面扩大,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功能不断提升,量子通信网络等未来网络加快布局。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4-10

      区域能源网建设与智能微电网30. 工厂/园区级微能源网技术与系统31. 5g 新基建的有力支撑储能梯次利用32. 储能技术在数据中心应用33....数字化转型需要/智能传感技术应用35. 区块链技术参与电力电网信息交互36. 云计算对安全用电及智能运维的辅助37. 5g 等信息通信技术对能源互联网的支撑38.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0-04-10

      区域能源网建设与智能微电网30. 工厂/园区级微能源网技术与系统31. 5g 新基建的有力支撑储能梯次利用32. 储能技术在数据中心应用33....数字化转型需要/智能传感技术应用35. 区块链技术参与电力电网信息交互36. 云计算对安全用电及智能运维的辅助37. 5g 等信息通信技术对能源互联网的支撑38.

      首届中国电力新基建及能源互联网论坛正在报名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4-10

      区域能源网建设与智能微电网30. 工厂/园区级微能源网技术与系统31. 5g 新基建的有力支撑储能梯次利用32. 储能技术在数据中心应用33....数字化转型需要/智能传感技术应用35. 区块链技术参与电力电网信息交互36. 云计算对安全用电及智能运维的辅助37. 5g 等信息通信技术对能源互联网的支撑38.

      报名|首届中国电力新基建及能源互联网论坛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0-04-10

      区域能源网建设与智能微电网30. 工厂/园区级微能源网技术与系统31. 5g 新基建的有力支撑储能梯次利用32. 储能技术在数据中心应用33....数字化转型需要/智能传感技术应用35. 区块链技术参与电力电网信息交互36. 云计算对安全用电及智能运维的辅助37. 5g 等信息通信技术对能源互联网的支撑3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