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7-04
,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全国适应气候变化专家库,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专家入库。...关于征集全国适应气候变化专家库专家(第一批)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充分发挥相关领域高层次专家在国内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决策咨询作用,进一步提升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20
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吕学都介绍,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批准了23个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贤试点,将为全国各地开展低碳发展与气候适应战略转型积累宝贵经验。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2-11-02
11月1日,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公示了纳入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专家(第一批)名单,旨在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作用,满足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和管理支撑需要,助力四川省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和气候适应型发展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0-11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集大气污染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人选的通告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大气污染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在大气污染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技术支持作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辽宁省大气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人选
来源:《鲁健访谈》公开报道整理2021-08-25
作为地质学家和气候变化专家,丁仲礼在近半个小时的节目中解读全球碳中和之路。他还直接回应了曾被美方列入制裁名单一事。今年被称作“碳中和元年”。这一过程将带来哪些领域的深刻变革?...谈“人类拯救地球”之问从地质学家角度来听有点狂妄作为地质学家、气候变化专家,丁仲礼曾历时20多年,带领团队踏遍黄土高原,成功建立了中国黄土高原260万年以来的集成气候记录曲线,被写入国际地质学权威文献《
来源:纵相新闻2021-05-31
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著名气候变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他认为,碳中和过程会是经济社会大转型,应强调“技术为王”。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03-25
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气候变化专家舍拉拉格夫说,“太阳能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离网、并网或通过混合系统安装。”与太阳能相关的成本下降也是一种诱因。...但是,威洛太阳能农场证明,太阳能即使在最意想不到的寒冷和北风气候下也可以工作。北极及其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步伐比世界其他地区大得多,因此迫切需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扩大可再生能源的选择面。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03-04
来源:国际能源署2018-11-16
英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0%,并要求其气候变化专家就是否应该设定一个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日期提出建议。...国际能源署(iea)的年度《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报告显示,清洁能源正在改善,但速度还不足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来源:前瞻网2018-11-14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6-10-08
据国家气候变化专家披露,北京空气中pm2.5的2/3和温室气体的3/4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来源:南方电缆网2016-08-16
中国投资对非洲实现清洁、可持续发电很有帮助全球环境基金的气候变化专家戴维罗杰斯认为,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中国投资对非洲实现清洁、可持续发电很有帮助,非洲国家应当"移植"中国的技术和经验。
来源:新华社2016-05-26
全球环境基金的气候变化专家戴维罗杰斯近日表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的技术可以帮助非洲国家实现清洁发电,缓解电力短缺。
来源:苏州新闻网2015-12-08
2008年,欧盟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发布《2℃目标》评估报告,认为如果将全球平均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人类还能够通过采取措施进行适应,基本能够承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损失。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5-07-02
w. brook和阿德莱德大学环境研究所气候变化专家corey j....但随着气候变化、供应保障和资源减少等问题的不断出现,世界能源系统目前需要一次近乎全面的转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5-18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援引德国乐施会一位气候变化专家的话称,g7能源部长会议对应对气候变化是徒劳的。在全球范围内削减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并不难推进,但我们更需要工业大国清晰的承诺。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2015-01-12
非盈利组织领导巴基斯坦的气候变化专家qamar-uz-zaman称,净计量电价政策以及为屋顶太阳能用户融资将促进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助于削减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