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管理体系”相关结果278
      上海浦东新区:引导企业主动采用绿电绿证等新能源消纳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小时前

      围绕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碳管理体系、供应链碳管理...继续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管理局(管委会)、各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考核制度,落实目标分解、考核评价和结果应用。

      一图读懂《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mark>碳管理</mark>中心建设指南》(附解读)

      来源:工信微报前天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开发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园区协同推进能源数据与碳排放数据的采集监控、智能分析和精细管理

      山东环保“零碳园区能<mark>碳管理</mark>平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突破

      来源:山东环保2025-04-09

      近日,山东环保旗下鲁控数字技术(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控数字”)成功研发“零碳园区能碳管理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园区及企业,实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精准计量、精细管控和智能决策,构建园区全方位的能碳管理体系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4-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三方共建的碳管理体系(电力行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成立。...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建成碳电协同设计技术实验室、碳排放管理员电力行业培训基地等,积极参与国家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

      上海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通信业<mark>碳管理</mark>试点示范申报工作

      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5-04-02

      3.碳管理体系及绿色低碳发展规划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园区)按照相关标准开展碳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定目标指标、确立方针、开展评审、实施效果评价及评定等。...上海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降碳“百一”行动计划(2022-2025)的通知》及《上海市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行动方案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2025-03-21

      加快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动各类用户“上云、用数、赋智”。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一批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推进实景三维江苏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积极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和合同能源管理,探索实行智慧生态管理、环境托管、合同环境管理,培育绿电交易、碳资产管理、碳足迹认证等服务。

      来源: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03-20

      积极推进产业碳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协同产业链龙头企业,选择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储能系统及电池材料中的1—2种产品,编制并执行碳计量管理体系文件,打造碳计量管理应用样板,力争实现典型锂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计量器具数字化管理、碳计量数据可信评价和碳管理绩效可视可改进

      3月5日!创维光伏将携创新解决方案亮相2025济南太阳能展

      来源:创维光伏2025-03-04

      此外,创维光伏也将在本次展会中介绍其一体化管理能力,以及其自研的能碳管理体系。...作为中国航天太空创想光伏行业官方合作伙伴、国内光伏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创维光伏顺应时代趋势,紧跟国家最新政策及 “双碳” 战略步伐,聚焦工商业光伏领域,通过不断学习优秀品质管理体系,在前端优选航天级品质部品

      来源:江苏​省政府2025-02-28

      加快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动各类用户“上云、用数、赋智”。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一批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推进实景三维江苏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积极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和合同能源管理,探索实行智慧生态管理、环境托管、合同环境管理,培育绿电交易、碳资产管理、碳足迹认证等服务。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2025-02-28

      加快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动各类用户“上云、用数、赋智”。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一批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推进实景三维江苏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积极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和合同能源管理,探索实行智慧生态管理、环境托管、合同环境管理,培育绿电交易、碳资产管理、碳足迹认证等服务。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2025-02-27

      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足迹核算“通则+行业+产品”标准体系,到2025年底、2030年底分别制定标准20个左右、100个左右。...“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配套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2-13

      同时,国外也通过多项措施构建起一套严格的碳管理体系,对行业和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索绿电消费行为更小时间尺度的精准溯源,有助于主动适应绿电消费国际市场规则,增加绿电消费国际市场份额。...该中心将以推动我国绿电绿证获得更广泛国际认可为目标,重点围绕绿电获取、绿电溯源、绿电消费、绿证交易等方向,不断推进绿电绿证领域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助力我国绿色发展国际话语权提升和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来源:中国质量认证中心2025-02-07

      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消息,日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集团”)颁发了首张汽车行业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此次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全国汽车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江汽集团“双碳”工作正式步入体系化运行新阶段,是江汽集团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5-01-25

      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建立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创新完善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有效拓展绿证应用场景,更好显化绿电价值。培育发展绿色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30%以上。

      三一重能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三一重能2025-01-06

      践行esg理念全面搭建绿色低碳管理体系三一重能积极运用创新技术和优化管理措施,大力推进减碳目标和行动的实施,不断完善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致力于提升能源效率,确保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友好性;通过推行制造环节的智能化升级等一系列节能举措

      来源: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6

      ,健全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设区市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健全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来源: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3

      六是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积极参与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探索建设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七是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能力。...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设区市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健全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3

      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碳达峰计划、评估管理体系,从园区及企业两个层面设计量化指标,计划2025年组织开展评估。(三)建立绿色转型金融评分体系。...通过整合园区涉碳数据,采用人工智能+行业的新模式,2024年底上线运行碳达峰综合能碳监测管理平台,助力园区掌握能源及碳排放动态变化,提高能碳管理水平。(二)建设碳达峰试点园区考核体系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3

      制定《开发区esg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发布全国首批园区esg发展报告,参与编制全国首个《产业园区esg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团体标准,推动形成近十家esg示范。...修订园区绿色政策,新增企业低碳管理认证、绿电交易应用等20项条款,全方位保障工作落实。第二个“3”是指三项企业绿色发展措施。一是免费开展节能诊断。

      金风科技马金儒:追求可持续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

      来源:金风科技2024-12-18

      ;落实节能降耗措施,截至2023年底,8个工厂已通过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8个工厂通过绿色工厂认证;推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2023年,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制造类)社会责任审核率达100%...公司重视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已持续开展9款风机的生命周期评估,2023年开展评估的4款风机的全生命周期每度电碳排放最低仅3.72g;深入开展碳管理工作,自2022年起,实现运营层面(范围1和范围2)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