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热密度”相关结果89
      储能那些事 看这里就够了

      来源:中国电力百科2020-07-24

      物理储能方式主要有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相变储能、重力储能和飞轮储能;电磁场储能方式包括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储能和高能密度电容储能;电化学储能主要有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储能形式。...抽水蓄能依然是当前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的一类储能技术,其规模达到171gw,所占比例为93.4%;以电化学储能和物理储能的电力储能技术紧随其后,累计装机规模为9032.4mw,所占比例为4.9%;熔融盐储热位列第三

      革命性突破 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核心技术盘点

      来源:电车资源2020-07-20

      电转气(power to gas, ptg)是将电能转化为具有高能量密度燃料气体的技术。...相变储能技术 pcm technology相变储能是热储能的一种利用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储热特性, 来储存或者是释放其中的热量,从而达到一定的调节和控制该相变材料周围环境的温度

      <mark>储热</mark>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0-05-11

      热化学储热适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储热密度大,理论上可以适用在中高温储热领域。...相比于显热储热技术,相变储热具有单位体积储热密度大的优点,且在相变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大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存储和释放温度范围窄,有利于充热放热过程的温度稳定。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4-16

      由于5g基站能耗的大幅上升,需要小型化、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系统予以支撑,锂电成为5g基站备用电源的首选技术。中国铁塔2020年以来多项招标要求采购磷酸铁锂电池。...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年底,中国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含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储热)为24.3吉瓦,其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243兆瓦;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

      不节能!蓄热式电供暖就不应成为未来清洁取暖的主要形式?

      来源:中国清洁供热平台2020-04-10

      但《报告》指出的蓄热式电供暖技术客观存在的几个问题亦需正视,应加快技术研发,提升蓄热体储热密度,减小设备重量和体积。

      不节能!蓄热式电供暖不应成为未来清洁取暖的主要形式?

      来源: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2020-04-10

      但《报告》指出的蓄热式电供暖技术客观存在的几个问题亦需正视,应加快技术研发,提升蓄热体储热密度,减小设备重量和体积。

      来源:电池中国2020-03-30

      从电池类型上来讲,三元电池的单体密度和能量更高,成本也更为昂贵,同时循环寿命较差,尚未在储能中被广泛应用。而寿命更长、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应用中已十分成熟。...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统计数据,截止到2019年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熔融盐储热在内的全球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182.8gw,年增长率为0.99%;其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0-03-18

      、高密度复合储热、400千瓦高速飞轮储能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无论物理储能还是化学储能,都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来推动储能的商业化。...效率亟待提升2020年,化学储能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寿命、效率和安全性,有望在高安全锂电池、固态锂电池、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物理储能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率和推广应用,有望在1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0-03-18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id:ceo_er 作者:陈海生 刘为)效率亟待提升2020年,化学储能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寿命、效率和安全性,有望在高安全锂电池、固态锂电池、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佛山市科学技术局2020-03-03

      ③光热效率75%,集热温度250℃,储热材料储热密度>400kj/kg(280-650℃);7500次冷热循环后,储热密度衰减<3%;储热装置储热效率>95%,储热温度>650℃,储热材料导热系数>2w

      清洁供热:几种常见的跨季节太阳能<mark>储热</mark>供暖技术

      来源: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2020-02-07

      由于土壤储热密度较低,地埋管储热系统土壤体积约为水箱储热系统的3~5倍。地埋管储热对地质要求较高,岩石和饱和水土壤地质类型较为适宜。...07热化学跨季节储热热化学储热具有较高的储热密度,并且能够实现在接近环境温度下长期无热损储热,而其中热化学吸附和吸收反应温区与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温区相一致,尤其适用于建筑采暖、结构紧凑的跨季节储热,与相变材料跨季节储热类似

      相变储能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11-22

      显热储热是目前市场应用最多的储热技术,但是它存在储热密度小、储热设 备体积大等问题。化学储热虽然具有较高蓄热密度,但是储热过程时常伴随化学反应,其蓄热过 程不可控且不安全,导致目前推广受阻。

      来源: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2019-09-24

      储热技术主要分为显热储热、相变储热、热化学储热三种,其储热密度依次升高,成熟度依次降低。...2热化学储热的研究进展“热化学储热是目前储热密度最大的储热方式,可以实现季节性长期存储和长距离运输,并且可实现热能品位的提升。”赵耀表示,其原理是利用可逆的热化学反应,来实现储热和放热的过程。

      来源:明德创投2019-09-06

      而储能的核心是储能材料,其中,相变储能材料以储能力度大、储热容器体积小、热效率高以及吸热放热温度恒定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的热点。...良好的相变储能材料需要具备如下特点:合适的相变温度,因为相变温度是需要控制的特定温度;较大的相变潜热;较好的相变的可逆性,较小的过冷度;性能稳定性好,可反复使用而不发生熔析和副反应;良好的导热性,相变速度快;材料的密度较大

      北京工业大学吴玉庭:熔盐高温传热蓄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8-08

      供暖方式非常多,这些供暖方式相比较,熔盐供暖优点是蓄热密度比较高,供热工况稳定可调,锅炉房占地面积小啊,零排放,零污染,使用寿命长。...,储热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科学院李鑫:高温太阳能热化学储能研究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8-08

      热化学储热能量密度就可以达到每立方米差不多500千瓦时每小时,这个储热密度差不多是储热的5倍、是显热的10倍,就是说储能密度非常大,因为热化学储热是把热能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化合物里面,这个化合物可以用室温来存储

      中科院刘启斌: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燃料转化与发电系统研究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8-07

      目前我们从太阳能独立热发电系统来讲,因为是低密能源,太阳能密度,对于电来讲1000瓦可能需要4—8平米的聚光面积,1千瓦装机可能需要大概10—15平米,目前投资、发电成本都比较高,需要技术等等方面甚至刚才徐教授讲的储热

      华北电力大学徐超:<mark>储热</mark>目前商用化程度非常高、可用于电力调峰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8-07

      显热储热储热密度比较低,电化学储热密度比较高,但是成熟度、技术方面都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潜热储热,比如石蜡相变储热关注度也比较高。

      干货|储热技术在火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2-27

      ,而且混凝土储热密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例如,在采暖季供热蒸汽出现过剩时,将多余热能存储到储热设备中,当电力负荷处于低谷时,减小锅炉负荷和汽轮机出力,满足机组低负荷调峰要求,供热不足的部分由储热设备补充;当电力负荷处于高峰时,增加锅炉负荷,减少汽轮机对外供热

      干货|热储能在火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2-27

      ,而且混凝土储热密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例如,在采暖季供热蒸汽出现过剩时,将多余热能存储到储热设备中,当电力负荷处于低谷时,减小锅炉负荷和汽轮机出力,满足机组低负荷调峰要求,供热不足的部分由储热设备补充;当电力负荷处于高峰时,增加锅炉负荷,减少汽轮机对外供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