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2021-01-04
首创暂态原理小电流接地故障保护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就近快速隔离,保护动作可靠率达99%;针对传统接地保护耐过渡电阻能力低的问题,首创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保护理论与方法,耐过渡电阻能力提升至2千欧,能够可靠切除人体触电
来源:云南网2019-05-27
还走进五华区羊仙坡云南电网作业安全体感实训基地,亲身感受静电、离子球、跨步电压、人体触电带来的体感体验。
来源:国家能源局2018-11-01
开展了基于人体触电特波识别技术专项研究,构建了人体触电信号波形识别库,并采用双断点触头结构和永磁机构一体化设计模式,研制了新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解决了传统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因人体触电电流识别度差、动作时间分散性大
来源:电力合伙人2018-05-28
但触电伤亡是因为高电压的缘故还是高电流的缘故呢?人触电伤亡的原因是电压,这个看法是人们对于触电的一个误区,并没有真正理解人体触电的本质。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7-12-14
李天友介绍了中压配电网触电的主要原因,他认为目前存在一个错误认识配电网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能够在人体触电或导线坠地时及时跳闸,保护人身安全。...李天友认为,配电网的人身触电是高阻接地问题,必须有技术措施,从实现人身触电保护的角度,中压配网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优于小电阻接地方式户保才保护人身触电,低压配网的触电保护十分迫切!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7-06-01
配电网分布于人口密集地区,人体触电事故时有发生。...人体触电与导线坠地的接地电阻都很高,因此,配电网触电保护也是一个高阻故障保护问题。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7-05-10
徐丙垠等从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压配电网人体触电与导线坠地的检测与保护问题,分析了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触电保护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接地保护反映接地电阻能力的措施。
来源:宝光电力2016-06-06
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保护方式2.1直接接触保护防止人体直接触及电气设备的带电导体而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此类型的保护器应选择灵敏度较高的一般动作型(无延时)的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i△n30ma.选取这样的配置,是因为在生理学中,当人体触电后,外来大电流冲击人体时,心脏的正常搏动必然受到影响。
来源:低压电器2016-02-18
人或家畜常因触电造成不应有的伤亡。为了保护人身避免有致命危险的触电事故,应使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保护。人体触电的安全电流值与触电时间有关。触电的方式有两类。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2015-09-28
当人体触电或者其他漏电情况下:三根线的向量和不为零,零序电流互感器有零序电流,一旦达到设定值,则保护动作跳闸。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5-07-21
智能光伏控制器最多两个组串并联,只有触碰到这两个组串才会形成电流回路,概率小;当检测到绝缘变弱,智能光伏控制器能主动消除漏电高压,防止人体触电。...,集中式所有组串并联,触碰任一组串均会触电。
来源:建筑工程教育网2015-07-17
人体触电时,通入人体的电流越大相电流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危险。其危险程度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摆脱-室颤。①感知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心室颤动是人体触电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对人的保护,常用不引起心室颤动,作为确定电击保护特性的依据。
来源:南度度节能服务网2015-07-16
讲解用电设备操作和用电安全企业客户体验人体触电户外讲解供电设备此次节能宣传活动,充分体现了南沙供电局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形象。
来源:电子发烧友2015-06-29
如果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因人体接触电阻(平均为2000)远大于保护接地电阻,因此这部分单相短路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引入大地,通过人体的电流比较小,从而减少了人体触电的危险性。
来源:电工学习网2015-06-23
低压配电箱作为配电线路中最后一级安全保护系统和最基础的一个环节,运用十分广泛,因而也增加了人体触电和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在电气火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低压配电箱的危险性1.
来源:贵州省遵义供电局2013-08-20
在课堂上,服务队成员分别以电力系统的构成及电压等级的划分、人体触电的相关知识、触电急救、电气火灾的预防和安全用电常识五大方面为保安人员讲解了他们平日经常触及和必须掌握的用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