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省国资委2024-08-12
今年上半年,云南能投集团实现营收535亿元、利润总额25.3亿元、经营净现流40亿元,资产负债率66.19%,内在价值和长期价值加速培育,高质量发展局面向好向优。...开展微电网、碳资产管理领域探索试点,参与打造国内首个“碳电分离”创新案例和云南省首座碳中和加油站,拓展分布式光伏等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积极打造零碳园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7-30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远景在2022年底已实现全球运营的碳中和,并将上下游供应链纳入碳中和目标,实现100%绿电使用和净零碳排放,目标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7月26日,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在2024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大会作“零碳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旨演讲,展现了远景在零碳园区综合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和创新实践。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2024-06-18
到2060年,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净零碳技术全面普及,ccus、beccs等负碳技术广泛应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如期实现碳中和,全面支撑首都和全国碳中和。...二、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低碳或零碳园区、楼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6-18
来源:明阳集团2024-02-20
会上,张传卫表示,全球“双碳”进程加速和“净零机制”效应叠加下,清洁能源正在带动世界绿色工业革命,碳中和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这也为广东的能源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明阳拟与合作伙伴携手打造零碳园区、燃氢发电厂和绿色能源岛。在粤东、粤西,将推动燃氢发电机组建设,并在火力发电厂中用氨替代焦炭,实现从灰氢、蓝氢到绿氢的过渡。
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2023-12-19
基本概念▌(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园区是指在利用风光新能源发电、节能减排、碳交易等手段抵消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工商业园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化发展路径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商业园区按照近期“近零碳”远期“净零碳”的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实施,通过构建以光伏、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的绿色智慧能源系统,以及信息全面感知、分析与评价的零碳智慧评价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07
概念不同“我们当前所讲的零碳园区概念,更多集中于净零碳,也就是说在一定区域内,园区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是相等的。”...“有了标准,零碳园区模式才能够复制推广,相关标准和评价机制才有望和国外相关法律法规打通,这也是让零碳园区能够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俞乐说。
来源:上海普陀2023-03-20
普洛斯桃浦智慧冷链产业园,以零碳园区为建设目标,零碳目标分解清晰:在绿色建筑理念上,通过一系列建筑净零碳建筑技术措施,有效降低建筑单体本身的碳排放;在绿色能源应用上,项目采用屋面分布式光伏、光伏幕墙、储能中心等技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2-24
长江绿色发展基金为国家发改委与三峡集团发起设立的产业基金,致力于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三峡集团“一体两翼”主业,以净零、双碳产业为投资主线。...全面推进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用户侧储能电站建设、虚拟电厂及零碳园区建设等双碳领域合作,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来源: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2022-11-25
何为净零碳园区?净零碳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通过减碳固碳技术、碳交易等方式抵消,实现整个园区的零碳排。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各行业都面临机遇和挑战。
来源:华为2022-05-24
,基于碳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市场交易实现闭环,支撑碳能大数据及商业模式优化,最终实现智慧零碳园区(净零碳)。...智慧零碳园区蓝图架构构建智慧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实现能源子系统、交通子系统、楼宇子系统、办公子系统和弱电子系统的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2-25
实现碳中和腾讯云将从多方面做出贡献:探索数据中心节能降耗数据中心是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主要排放来源,也是腾讯净零行动的关键。...在工业园区方面,我们与港华能源共同打造了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平台,助力用能、供能企业实现碳排放一目了然、碳管理精准高效。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2-24
未来,平台还将接入能效管理、能源交易、碳交易等应用,帮助工业园区加速建设“零碳园区”。...在工业园区方面,腾讯与港华能源共同打造了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平台,助力用能、供能企业实现碳排放一目了然、碳管理精准高效。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2-24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整理2022-02-24
来源:滨城时报2021-08-02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沿循“低碳—超低—近零—净零”的减碳路径,着重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两个领域打出品牌,打造一批零碳建筑、零碳社区、零碳园区、零碳岛等示范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