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昌吉州自然资源局2025-05-08
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耕地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升,生态保护成效明显。
来源:自然资源部2023-11-30
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单元(整治区域可以是乡镇全部或部分村庄),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3-20
研究在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中对边境经济合作区单独排序,支持发展态势较好的边境经济合作区按规定程序扩区扩容建设、调整区位,盘活批而未供、闲置和低效利用等存量建设用地。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10-25
第八条 整沟治理可以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2-13
严把土地预审关,加大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产出率由2015年的72.42万元/公顷提高至2020年的80万元/公顷以上;加强工业固废、城市废弃物等综合利用,全省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05-21
统筹农用地、低效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解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该工程充分证明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能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还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农村提供发展空间,助推乡村振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典范。
来源:上海土地整治2020-01-07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要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治区域可以是乡镇全部或部分村庄),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19-12-18
一、目标任务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治区域可以是乡镇全部或部分村庄),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19-08-12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大力推动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着力推进生态空间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确定生态空间,推进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强水源涵养能力等重大举措进展缓慢;水资源合理分配和节约利用工作尚需加强。(三)治理责任落实不够。
来源:兴园研究2019-03-05
“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顺应了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调整的要求,符合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是实践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实现绿色化工的有效手段,也是上海化工区发展的基础和主要途径。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7-27
鼓励绿色园区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进园区完善产业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废弃物及污染物排放强度,打造园区升级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园区的要求,选择以产品制造或能源供给为主要功能的工业园区,开展绿色园区建设工作。
来源:山西经信委2018-07-23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7-23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2017-05-22
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主要是对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通过开展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镇用地的空间布局优化,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6-11-21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十一、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且用地需求量较大的市(州)、县(市、区),在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一定指标予以奖励,用于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项目建设
来源:发改委2015-09-25
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优先开发空闲、废弃、闲置土地,加强存量土地再利用,扩大城区公共绿化面积。缺水地区同步规划建设再生水管网,雨水富集地区实现雨污分流,加强雨水收集利用。
来源:江阴日报2015-07-21
作为全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典型,远景能源通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走集约节约用地之路,去年每亩开票销售达1.67亿元、税收366.7万元,今年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长20%以上。
来源:三秦网2014-11-27
项目总投资5625万元,将本着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合理进行优化设计,建成花园式污水处理集中区。目前,该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计划于2014年12月前正式开工,2015年11月开始调试运行。
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2012-07-16
灵武市充分利用荒山荒漠和充足的光热、风力等资源,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电站项目,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