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09-21
笔者也曾指出土壤修复责任属于公法责任而非私法责任,应该运用行政命令追究土壤修复责任。...赔偿金没有得到正常使用意味着环境修复没有完成。因此,在法律实践层面,运用民事框架追究土壤修复责任的困境也需要对土壤修复责任的性质进行研究和判断。
来源:华夏时报2018-07-16
但大多数土地流转都是各地的城投公司通过土地储备流程进行的,城投公司在土地招拍挂之前已将土壤进行了修复,保证净地出让。本案中通过法院拍卖进行土地流转的属于个例,所以出现了土壤修复责任扯皮的现象。
来源:听泉v境界2018-01-19
近日,湖北听泉律师事务所代理的某工业园区土壤修复治理环境仲裁案已获受理。据悉,这是湖北省内以商事仲裁方式解决土壤修复治理责任的首起案例。...同时,本案也在争议解决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通常观点认为污染修复类案件属侵权纠纷,更多归属于法院诉讼方式解决,但本案双方当事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确定了仲裁争议解决方式,使本案成为湖北省内首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土壤修复责任的典型案例
来源:法治周末2016-06-15
土壤修复责任主体确定仍存在一定纠纷,盈利模式尚待进一步完善。土壤修复市场有待提升目前土壤修复市场标准、监管和验收还没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土壤污染修复行业还没有进入一个有序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2016-05-12
土壤修复责任属于公法责任而非私法责任,行政机关关于修复对象、修复责任内容等的决定具有公定力。...修复责任限于针对土壤的行为,并不包括因行政违法导致的财产罚,只要其与修复土壤有直接关联,无论是否由违反法定义务所致,都属于修复责任。修复责任形式上可能是责任主体实施修复行为,也可能是承担修复费用。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6-04-22
《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明确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但是,土壤修复责任主体确定仍存在一定纠纷,尤其是农田土壤污染。...土壤修复的资金由谁埋单,也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之一。美国的土壤修复项目的出资方主要来自于责任主体,而在责任主体不能确定,或者无力承担治理费用时,超级基金可被用来支付治理费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4-21
此次立法还强化土壤污染的防范和土壤修复责任。发现存在环境风险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方案,并采取防范措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排污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
来源:中国花卉报2016-04-20
而我国土壤修复事业目前对于财政依赖性强,私人资本介入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尚未出台明确界定土壤修复责任的法律有关。未来随着土壤法律的进一步健全,相信私人资本将进一步介入土壤污染市场。
来源:点绿科技2016-02-19
虽然,我国在土壤修复领域还存在一定缺陷,立法技术方面我国法律侧重点不明确,法律内容方面我国目前多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责任主体;土壤修复责任主体确定仍存在一定纠纷;盈利模式尚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