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地下水环境网2020-03-10
孤立无援的“包气带”地下水环评至今10年,从一开始“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变成“地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重力水”,定义发生的变化实际反应了大家在如何处理“非饱和地下水”上的纠结。...这段时间,水土君一直在思考土壤环评和地下水环评如何衔接,怎么衔接的问题。那么既然要衔接,自然得有个可衔接的点,这个点貌似就是“包气带”。如何认识、对待和处理它,将是能否建立畅通桥梁的重要纽带。
来源:地下水环境网2019-07-02
改扩建项目由于7.4.2.10这条原则的存在,以后地下水环评不用再考虑“包气带污染现状分析”了,但是监测指标增加了,这个增加量确实让人想不明白。...前面说了一半会“痛并快乐着”,相信企业主们慢慢理解原来土壤环评以如此小的经济代价为我将来解决这么的隐患,请求各位环评攻城狮们好好替我把把关,多测几个点吧,尽量给我测细点。4.其实超标了真的好无奈!
来源:华安宜远教育2019-02-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的颁布填补了我国环评技术体系中地下水环境要素的空白,完善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也正式拉开了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事前监管的序幕,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均有重要意义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杂志2016-08-16
其中,ⅰ类、ⅱ类和ⅲ类需开展地下水环评,ⅳ类不需评价。...修订的必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颁布填补了我国环评技术体系中地下水环境要素的空白,完善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也正式拉开了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事前监管的序幕
来源:环评爱好者网微信2016-06-27
我国的环评机构众多,北京的环评机构居首。本人在高校做了三年的环评,做的是地下水环评。我们基本上都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做一个地下水专题报告。
来源:地下水环境网2016-06-01
土壤环评导则的制订将有效解决地下水导则未能照顾的部分,建立地下水环境的立体式、全方位管理框架。...例如:第五条要求2017年以前完成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制订,将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2011年发布了地下水环评导则,从保护饮用水源和控制污染源的角度对地下水环境进行了保护,但未能有效解决场地包气带污染问题
来源:中国地下水环境网2016-03-21
基岩山区的地下水环评工作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比较头疼的一类项目,尤其是预测评价中难以做出客观性较高的判断。基岩山区的地下水环评工作之所以头疼主要原因是背景条件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来源:地下水环境网2016-02-29
地下水水质监测项目水质监测是近期听到讨论较多的一件事,地下水现状监测是地下水环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按照11版《导则》的经验,从地下水环评的成本来计算,现状调查及监测要占掉整个地下水环评将近一半左右的费用(各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监测点位数量及监测项目备受关注也不足为奇。
来源:地下水环境网2016-02-23
因此,地下水环评最终的落脚地点为饮用水水质安全,这同样是由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因此,饱水带中的重力水是我们保护的重点。...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还不具备监测与评价包气带中地下水的能力,更不用说保护了,这与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密切相关。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6-01-21
地下水环评专家周俊认为,目前包含单位业绩与持证人员数量考量的企业资质管理,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滋生了挂靠挂证的土壤,违背了质量管理的初衷。...他说,修复行业从长远看包括土壤、地下水、河流底泥、流域生态和区域环境等的治理修复。在发达国家,环境修复问题往往会集合政府多个部门、研究机构、高校和修复企业共同应对。
来源:点绿网2016-01-1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包括: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完成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和对策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6-01-14
有专家指出,目前光是打井就用掉了地下水环评的大部分经费;有些地下水环评仅仅是在办公室用软件模拟。...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2011版地下水环评导则正式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