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地膜残留”相关结果29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5-03-25

      持续开展农田氮磷流失、地膜残留监测,健全完善农膜回收利用处置体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3-01-01

      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支持指导两区结合田长制和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工作,布设农田监测点位,持续开展地膜残留监测,在密云水库及辖区内重点河流断面、湖库等布设监测点位,持续开展水体微塑料监测,

      来源:定西市发改委2022-12-28

      开展了农田地膜残留情况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农田中废旧地膜亩均残留量为0.91kg,按照《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gb/t 25413-2010)分级标准,全市废旧农膜农田土壤残留量属于一级标准,即有少量残留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16

      持续开展农田氮磷流失监测、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监测。2.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监管。加强全省农业源普查、生态环境统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信息、排污许可管理平台等工作对接共享。...深入实施农膜回收行动,以标准地膜推广、废弃农用薄膜回收、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为主要途径,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持续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和长效机制。

      来源:山西新闻网2021-03-26

      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标准地膜,配合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开展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加强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加强宣传发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政出台 可解农田<mark>地膜</mark><mark>残留</mark>难题吗?

      来源:中国环境2020-08-21

      为防治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地膜厚度在0.02毫米-0.03毫米,使用后实行强制回收,达到了有效控制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的目的。

      甘肃省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0-08-04

      在农业生产领域,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地膜,防止地膜超龄使用,因地制宜调减部分作物覆膜面积,降低地膜覆盖依赖度,减少地膜用量。推广机械捡拾、适时揭膜等技术,降低地膜残留风险。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0-05-15

      制定《湖北省2020年农膜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在7个县市建立了20个地膜监测点,对农田土壤地膜残留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完成1021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0-01-17

      2019年5月30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强调要做好土壤环境监测、农田氮磷流失监测、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和外来生物入侵的监测。

      来源:工人日报2019-12-26

      目前,主要用膜区域每亩地膜累计残留量在4到20公斤,个别地块甚至突破30公斤。地膜残留超标将直接导致作物减产,小麦减产幅度2%至3%、玉米减产10%、棉花减产10%至23%。

      来源:海南省农业农村厅2019-05-15

      选择用膜大县,推进地膜回收环节补贴,构建捡拾回收加工体系,发挥示范效应。因地制宜,分作物推广地膜残留污染治理措施。(二)多措并举,严格防控。...农膜助产增收、废品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农户零散收集、乡镇集中储运、企业回收处置、市县统一监管”的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以综合利用带动持续回收,通过回收逐年减少田间残留存量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02-22

      1 微塑料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微塑料通过长期的农用地膜残留、有机肥和污泥的施用、地表水灌溉和大气沉降等方式进入土壤环境。

      塑料污染丨农用<mark>地膜</mark>污染防治

      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刊2018-12-12

      地膜降解物致使环境污染风险增加:残留地膜在土壤中可释放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对土壤性质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2016年我国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达到1.84×107hm2,成为世界上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农用地膜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其残留在耕地土壤中的碎片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面源污染问题之一。

      绿色循环优质高效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018中国国际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2018-11-06

      并建议国家加大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利用、残留污染危害机理、生物降解地膜研发应用的支持力度;借鉴国际co2减排方案,制定细化的分区域、分作物的地膜残留污染防控方案。

      来源:科学网2017-10-23

      地膜的使用可提高作物单产20%~30%,大面积的推广促进了新疆棉花的生产,对新疆的棉花生产来说,使用地膜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杨礼胜说。然而,30多年的温水煮青蛙,地膜残留终于露出它狰狞的一面。

      行业研究|论土壤环境的保护、改善与风险防控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7-01-17

      残留地膜成旱作农业最大污染源。地膜大面积使用在确保粮食增产的同时,残留地膜污染耕地也与日俱增。...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3号)显示,全种植业地膜残留量达12.10万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5

      加强对玉米、水稻、蔬菜产地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投入品、农业畜禽养殖、地膜残留等面源污染监测。到2018年,完成中部产粮区、东部山区半山区及西部的13个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位及15个地膜残留监测点位建设。

      来源:农资人2016-07-18

      研究表明,当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达到120千克每公顷时,小麦、玉米、棉花产量分别下降17.8%、13.2%和16%;地膜残留达到75千克每公顷 时,会造成花生当年减产10.9%。

      来源:农民日报2016-06-23

      在基础研究方面,目前基本探明了我国地膜残留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首次提出了作物地膜安全覆盖期和地膜使用强度的概念,制定了重点区域主要农作物地膜安全覆盖期表,计算和绘制了全国地膜使用强度分布图,为地膜残留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安在线2016-03-11

      李爱青告诉记者,从污染类型看,主要是重金属超标、化肥农药和地膜残留造成的面源污染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