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复合电极材料”相关结果240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08

      日本研发的硫化物固态电池,由于硫化物很柔软、接触性好,易于与电极材料紧密结合,界面阻抗小,有公开资料称其离子电导率高达32sm/cm,但是硫化物成本高,稳定性差的问题,仍然制约着硫化物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除此之外,固态电池厂商也试图采用复合电极、柔性、无定形、凝胶态界面技术,例如已经小规模两场的半固

      华夏储说14丨突破锂电池能量瓶颈,硅碳负极材料在艰难突破中应用加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14

      从制备工艺角度来讲,硅与传统碳材料复合工艺简单,易于制备;然而另一方面,作为碳基质,纳米碳对于提高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更具有优势,结构复杂稳定的纳米复合材料,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体积变化,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来源:中集集电2024-02-08

      受聘为集电海外首席科学家后,李院士与集电团队将重点围绕新型催化剂及无贵金属电极材料应用、电解水制氢bop系统的工艺流程改进及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综合解决方案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中集使用“高效雷尼镍电极”,“复合电极柔性流场”,“变频调液”组合技术,制造低负荷运行制氢实证电解槽,并由必维中国完成第三方性能测试。

      毕辉:发展高性能钠离子材料提升器件的能量和功率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17

      采用钛酸钠对锰酸钠材料进行包覆,非常清晰地可见有三层结构,包覆层是钛酸钠,中间有一些过渡层,还有主相结构,这个复合后的正极材料能够实现高电压充放电,而且倍率性能也很好,可以2c达到80.9mah/g,循环稳定性可以

      湛江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方案:重点聚焦锂电池材料领域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3-28

      开展石墨烯、硅纳米等锂离子电极材料的研究,加快推进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天然石墨负极材料、膨胀石墨以及下一代硅碳负极材料,提升硅碳-石墨的复合匹配能力,抑制硅碳负极膨胀、延长循环使用周期。...开展石墨烯、硅纳米等锂离子电极材料的研究,加快推进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天然石墨负极材料、膨胀石墨以及下一代硅碳负极材料,提升硅碳-石墨的复合匹配能力,抑制硅碳负极膨胀、延长循环使用周期。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3-15

      其中涉及多个电池项目,北极星电池网汇总如下:年产20万吨新能源电池铝箔技改项目(一期)年新增90万套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及材料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新型纳米电池电极材料磷酸铁锂复合料生产项目年新增

      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21

      本工作通过对近期文献的综合分析,基于硬碳材料的嵌入、吸附及纳米孔填充三种不同储钠过程,着重介绍了“嵌入-吸附”“吸附-嵌入”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复合储钠机理。...摘 要随着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开发和储钠机理的研究,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硬碳作为公认的最成熟和最具商业化潜质的负极材料,仍面临着首次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

      含储能器件研发!广东深圳公示22个项目验收结果

      来源:深圳市工信局2022-11-11

      ,石墨烯基复合碳负极材料的开发与工程化示范验收基本合格。...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有关项目验收结果公示的通知,用于柔性印刷电子的石墨烯基材料与含储能器件研发、高品质石墨烯和新型二维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及其电子与光电器件应用研发、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示范验收合格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2-09-30

      储能材料作为引领能源行业变革的关键材料,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新型电介质薄膜材料、电化学储能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隔膜材料等,重点突破高能量密度、安全、绿色以及低成本的瓶颈。...导电材料需从高强铝合金导线、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高性能铝基复合输电导体及低温超导材料等领域展开研究,促进新型节能输电线缆材料的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2-09-29

      储能材料作为引领能源行业变革的关键材料,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新型电介质薄膜材料、电化学储能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隔膜材料等,重点突破高能量密度、安全、绿色以及低成本的瓶颈。...导电材料需从高强铝合金导线、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高性能铝基复合输电导体及低温超导材料等领域展开研究,促进新型节能输电线缆材料的发展。

      安徽淮南:大力发展新型锂离子电池<mark>电极材料</mark>

      来源:淮南市人民政府2022-09-05

      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高容量长寿命三元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等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电解液及固体电解质材料、燃料电池电解质与电极材料,高效电解制氢离子交换膜、储氢材料,超薄晶硅薄膜

      来源:电池中国2022-05-25

      预锂化,也被称为预嵌锂、补锂,是在锂离子电池工作之前向电极材料中添加少量的锂源,用来弥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消耗的锂源,从而提高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的一种方法。...双方计划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以共同从事预锂化负极材料及回收、金属锂负极及锂基合金(复合)负极材料、预锂化试剂(原材料)及预锂化制造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相关业务。

      强化电絮凝技术的基础、现状和未来展望

      来源:工业水处理2022-03-24

      影响其性质的主要因素是电极材料的种类和水质特点(ph、阴阳离子和污染物种类等)。...薄膜理论认为阳极表面生成的复合分子氧化膜会促使其电势发生突越,极化电流会消耗在电极副反应过程(氧的析出和高价反应产物生成等),导致了阳极溶解速率的明显下降。

      钠离子电池电解质安全性:改善策略与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09-03

      此外,电池的运行是一个精细的系统过程,其安全性不单单取决于电解质本身,还与电极材料之间的兼容性有很大关系。良好的界面稳定性有利于阻止电解质与电极的副反应,保证整个充放电过程的正常进行。...固液复合电解质的机械强度与含液量的多少有关,含液量过多会导致电解质机械强度变低而难以成形。1.5 电导率高离子电导率和低电子电导率是一个优良电解质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不仅有利于促进na+的运

      中科院过程所李松庚研究员:含尘含油高温热解煤气除尘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洁净煤技术2021-05-25

      采用高效低阻旋风分离(预除尘)-颗粒床过滤/金属膜过滤/高温静电(深度除尘)复合除尘方案,成为现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案。...静电除尘技术具有压降低、除尘效率低的“双低”特点,因此,在工艺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开发新型电极材料成为其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3-15

      结果,所获得的复合电极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出色的热机械稳定性。...优化的钙钛矿化学组成和良好的热机械稳定性,这些优点共同促进了这种复合阴极的出色电化学性能,并为未来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极设计开辟了一条崭新路径。

      来源:韦伯咨询2020-10-28

      (1)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国内外的共同热点在植物修复、固化/稳定化药剂及设备、淋洗设备,电动修复的电极材料研发和微生物修复的菌剂研发等。...微生物转化技术、生物质炭复合纳米技术、强化氧化/还原技术、多相抽提技术、深度垂向阻隔技术、可渗透反应屏障技术等在国内得到发展,并应用于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管控与修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快充负极材料研究新进展

      来源:盖世汽车2020-10-1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辛森教授表示:“这种复合负极材料充电不到10分钟,即可恢复80%的电量,而且在室温下,可以实现2000次左右的循环寿命。...研究小组还解决了这种材料存在的另一问题,即电解质可以分解成导电性较差的碎片,堆积在电极表面,抑制锂离子迁移至电极材料中。该团队在电极材料上涂上一层薄的聚合物凝胶涂层,使锂离子能够快速进入材料。

      中车新能源:坚定功率型储能不动摇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9-09

      不同于传统的双电层电容器,中车新能源在本次会议中展示的3.6v-20000f混合电容产品正极采用具有高倍率特性的多孔炭/碳纳米管复合磷酸铁锂的“双功能”电极材料,负极采用了石墨/软碳/硬碳超快充复合电极制备关键技术

      兼收并蓄 中车新能源双高储能技术又上新台阶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8-26

      该款混合电容正极采用具有高倍率特性的多孔炭/碳纳米管复合磷酸铁锂的“双功能”电极材料,负极采用了石墨/软碳/硬碳超快充复合电极制备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保证混合电容器在高倍率(50c)下充放电循环的高稳定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