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电布局”相关结果4568

      来源:南方电网报昨天

      南方电网公司以创造性的技术思路、前瞻性的技术布局,不断提升电网质量,让强劲电网脉动注能城市发展。电网负荷“准”的节奏愈发精确。...深圳供电局通过积极谋划1000万千瓦级市外清洁电力,推动汕尾红海湾海上风电项目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登陆,并规划通过多端柔直通道引入粤东核电、海风等清洁电力,弥补本地电量供应不足。

      来源:电联新媒2024-06-19

      新形势下,能源安全出现新特征,也要求我国进一步壮大能源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提前谋划调整能源国际合作布局,密切关注防范转型过程中能源安全风险,先立后破,彻底解决能源安全瓶颈。...截至2024年3月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6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约4.6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约4.2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约570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超过全国累计发电总装机容量的一半,实现了对煤炭的大量替代

      来源:人民网2024-06-14

      十年来,我国深入推动能源技术革命,逐步建立完备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以上。...进一步落实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各项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全电量现货市场的电力营销体系,依托清洁能源优势服务绿色电力用户,巩固发、售、用一体化优势;大力推广“煤—新能源—电—铝”联营及源网荷储直供新范式,助力我国产业优化布局

      来源:上海核电2024-06-12

      ,是中国核电全面布局统一规划数字化转型工作等要求,推动核电数智化技术协同攻关、生态融合、产品迭代、技术进步的重要举措。...仪控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核电仪控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核电运行研究院作为主依托单位,协同中核运维、中核武汉、各核电厂等共建单位,围绕核电站仪控专业实际运维需求,布局先进数智化仪控运维体系总体规划,

      来源:抚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06-11

      推进冶金新材料精深加工,依托核心企业抚顺特殊钢,发展面向航空航天、军工、核电等战略领域的“三高一特”产品,拓展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环保型优特钢产业发展方向;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强集成创新和技术攻关...抚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抚顺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来源:国氢科技2024-06-07

      下一步,国家电投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积极服务于广东能源转型和安全保供,加快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服务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参与打造绿色智慧能源示范岛,推进创新研发与人员培训等工作开展;积极服务于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加大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氢能、绿能零碳交通等领域投资布局力度;积极服务于“百千万工程”建设,以农村能源革命为切入口

      来源:国家电投2024-06-07

      刘明胜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刻认识核电在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国家电投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善于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核电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在核电人才培养上主动作为

      来源:国家电投2024-06-07

      廉江核电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核能领域首次开发使用超大型冷却塔,将进一步提升核电项目环境友好性,拓宽我国核电厂址开发的布局和空间,为我国核电厂址开发建设提供重要示范和借鉴。...下一步,国家电投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积极服务于广东能源转型和安全保供,加快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服务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火电大省”,煤电也将被超越!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6-04

      2023年,内蒙古、山东的火电发电量排在全国前两位,在能源转型方面也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近几年都在大力布局新能源领域。今年年底,两地的煤电装机如果被超越,这无疑将是又一次重要突破。...胡薄表示,聚焦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攻坚突破,山东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总装机2亿千瓦以上的海上风电、胶东半岛核电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9800万千瓦、占比超过45%

      来源:中核华兴2024-06-03

      推动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核电冷却塔、海上风电、抽水蓄能、港口与航道、电网工程等新业务布局加快技术储备、尽快实现新突破。...2024年,中核华兴将坚持以拓展增长空间为核心,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布局海上风电、抽水蓄能、核电冷却塔、储能、制氢、海外新能源、输变电网、水环境治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开拓新赛道、新领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03

      氢能是需要重点布局的产业。加强绿氢制备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氢燃料电池在重卡、船舶、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加强氢氨协同研究,发展绿氢与氨高效率转化,低成本储运、以及火电耦合掺烧等技术。七是电动汽车技术。...三是核电要安全有序发展。发展第三代压水堆技术,推进高温气冷堆技术应用,实现核能在发电、供汽供热、工业制氢、海水淡化等领域的综合应用。四是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特高压、柔性输电、直流电网等先进输电技术。

      来源:《求是》2024-06-03

      我国紧紧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不断加强能源发展改革顶层设计和重大布局,推动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持续加强规划、政策、监管...我国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分类推进技术自主创新、重大装备国产化,扎实开展关键技术装备攻关,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特高压输电、先进核电、新能源技术、百万千瓦水电

      来源:国务院2024-05-30

      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和热轧企业及工序。大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

      来源:国务院2024-05-30

      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和热轧企业及工序。大力推进废钢循环...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来源:国务院2024-05-30

      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和热轧企业及工序。大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5-28

      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走访多个核电大省并深化与各省的合作,合作内容涉及国家电投在广东、辽宁、福建等省市的核电项目布局。...国家电投愿紧密结合湛江市战略规划,全力做好核电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在海上风电、光伏、氢能等方面的布局力度,助力湛江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来源:上海电气电站集团2024-05-27

      自2021年5月锻件开工以来,上汽提前布局投料抢跑,优化人员配置,合理安排生产,坚持质量和进度两手抓,建立低压焊接转子进度实时跟踪制度,经过3年的奋斗,终于迎来首根低压焊接转子的产成。...田湾7号机组首套低压焊接转子实现了vver核电低压焊接转子锻件国产化批量制造应用,摆脱了低压转子锻件国外垄断的局面,实现了vver核电低压焊接转子锻件国产化批量制造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烟台发布2024-05-23

      国家电投围绕烟台市战略目标和整体部署,发挥在能源战略研究、清洁能源发展、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技术金融等方面的优势,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布局核电及核能综合利用、海上风电、智慧能源、核环保、氢能储能、绿电替代等清洁能源产业

      来源:广西投资集团2024-05-16

      刘明洪介绍了广投集团经营发展、业务布局、重大项目等基本情况。...双方合作基础良好,希望根据广西能源发展战略需求,持续深化在核电、深远海上风电、新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为推动我国能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省发布风电行动计划:到2025年海上风电并网规模达到600万千瓦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5-14

      加快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盘活用海闲置资源,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消化围填海存量资源;做好用海项目手续办理,主动对接用海企业加快项目审核,全力服务核电、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港口等重大工程建设。...实施“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围绕高技术船舶、海洋新能源、深海高端装备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每年在各类省级科技计划中布局20项左右关键核心技术和国产化攻关项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