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民营环保上市公司”相关结果29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04

      2018下半年开始,环保企业股权转让、质押、债务融资活动频繁,多家民营环保上市公司投入国企麾下开始自救。...wind数据显示,2019年,100多家环保上市公司近八成营收增长,平均增速同比上升8%,近七成企业归母净利增长。现金流方面,80余家a股环境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性现金流总额较2018年实现翻番。

      巴安水务爆雷:17巴安债未足额兑付遭降级 失去国资如何自救?

      来源:公司资本论2020-10-21

      这一公告意味着巴安水务债券实质性违约宣告靴子落地,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债务违约再添一员。...9月18日晚间,巴安水务公告称,自公司2019年11月14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推出以来,由于资本市场、融资环境、公司融资战略等诸多因素发生变化,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为节省公司资源,公司拟对再融资规划进行调整

      来源:小债看市2020-10-20

      继神雾系、东方园林、凯迪生态等后,巴安水务成了又一家发生债务违约的民营环保上市公司。...2011年9月,巴安水务登陆资本市场,在深交所上市。从股权结构上看,目前董事长张春霖现持有巴安水务2.7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1.72%,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来源:环保创业邦2020-08-07

      民营环保上市公司牵手国有资本有何特征?国有资本选择民营环保上市公司时,更看重标的本身的哪些因素? 有多少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引入国资?

      来源:经济观察网2020-05-24

      一位亲历“转身”的民营环保上市公司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只有更多引入国资,与自身优势结合,我们才能迎来转机。央企国企将成为中坚力量,今后整个环境产业也将涌现出更多混合所有制企业。”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0-05-19

      “在此背景下,拥抱有经济实力的国资,成为这些民营环保上市公司的不错选择。”...环保行业上市民企纷纷引入国资有何考量?业内人士给出的答案是,更多的是为了寻求资金纾解困境。“‘缺钱’成为许多民营环保上市公司面临的难题。”

      来源:中国环境2020-04-03

      环保上市公司纷纷易主自2018年以来,民营环保上市公司中发生了控制权变更或者经营上的重大变化的公司将近达20家,这对于有百家上市公司环保产业来说是一次剧烈的变化。

      国资入主后的<mark>环保</mark><mark>公司</mark>怎么样了?

      来源:EBS公用环保研究2020-01-13

      ;2)入主的环保上市企业的资产包袱及运营团队的专业性,这也将直接影响国资以收购的环保上市公司平台进行运作的进展快慢。...我们认为央/国企进行环保上市公司入主后的运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控股、平台化运作、尽量保留原有团队。

      来源:经济观察网2020-01-11

      一位亲历环境产业变革的环保民企人士用“红极一时”来形容当时的行业盛况。但好景并未持续太久,环保民企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难题。资金债务,便是最大的问题。引入国资,是不止一家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做出的选择。

      来源:经济观察网2020-01-07

      当下,环境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寒冬”,去年以来,多家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引入国资,加入“国家队”,比如锦江环境、碧水源、启迪桑德、中金环境、清新环境、东方园林等近20家民营环保企业。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9-12-26

      很多民营环保上市公司走出了关键一步:引入国资,整体“转身”。...同时,环保督察也改变了地方政治生态,不少地方的环保官员因考核目标未完成或出现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被相继问责。此次论坛由e20环境平台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9-12-18

      引入国资已经成为多数民营环保上市公司的共同选择。...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博天环境、清新环境、碧水源、锦江环境等民营环保上市公司纷纷选择进行“转身”行动——引入国资以期改变现状。

      来源:平安研究2019-12-09

      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资大举入股民营环保上市公司。...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资大举入股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助力环保行业流动性风险解除。从目前合作情况看,国企主要负责ppp项目的投融资工作,民企则依托自身技术优势提供设备、承担epc或后期运营服务部分。

      来源:每经网2019-12-0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实际上,寻求国资入股甚至是转让控制权,并非上市公司独有的选择,而是已经成为民营环保上市公司比较普遍采取的方法。...记者粗略统计,2018年就有10余例“国资系”接盘民营环保上市公司的案例。进入2019年后,这一趋势还在延续,目前已经发展到近20例。

      来源:新浪专栏2019-06-01

      2018年开始,随着环保产业融资困境的短期加剧,先后有16家a股民营环保上市公司迎来了国有资本的注入,其中不乏碧水源、启迪桑德等环保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05-15

      二、控股后的混合所有制模式众所周知,2018年环保市场遭遇了市场寒冬,部分环保上市公司资金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国资系”大手笔买进民营上市企业股份的现象屡见不鲜,2018年以来共有10余例国资入股环保上市公司案例发生

      来源:IPO日历2019-03-21

      2018年,去杠杆、银根紧缩、ppp投资放缓的背景下,大量环保上市公司资金出现流动性问题,债务违约、债务逾期频发,二级市场股票大幅下滑,导致大股东质押股权出现爆仓风险,11家民营环保上市公司,或选择转让控制权

      来源:时代周报2019-01-30

      环保板块上市公司整体估值的缩水,与2018年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密集爆发的债券违约潮有关,包括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接连爆发债务违约,浙江上市公司盾安环境控股股东盾安集团更是爆出了450亿元债务危机

      来源:时代周报2019-01-30

      环保板块上市公司整体估值的缩水,与2018年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密集爆发的债券违约潮有关,包括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接连爆发债务违约,浙江上市公司盾安环境控股股东盾安集团更是爆出了450亿元债务危机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9-01-25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有11家民营环保上市公司被国资入股或控股;今年1月11日,昔日的明星企业、市值最大的环保上市企业碧水源发布公告称拟引入国资,若交易全部实施,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