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象灾害防治”相关结果36

      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2024-06-14

      国土绿化、水土保持、河湖与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综合整治、矿山修复、自然灾害防治、环境污染治理、城乡供水等系列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各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大幅提升。...基于cmip6全球多模式气候预估数据分析,未来我省气温将持续升高,相较于观测期1985~2000年,本世纪中叶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1.8℃;降水波动进一步增大,在中、高排放情景下,旱涝、高温等气象灾害频率和强度将会进一步加剧

      电网防灾减灾能力如何提升?江苏交卷——

      来源:苏电牛思2024-06-1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原有的配网线路防灾抗灾反事故措施中,一直未有较成体系的防治方案。”据国网江苏电力配网部汤智超介绍。

      来源:深圳市气象局2024-05-14

      原文如下:深圳市气象局关于做好易燃易爆场所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各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企业: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规,按照《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3-12

      他们邀请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气象灾害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学者,以及行业技术先锋椭圆时空的专家,共同分析当前的气象趋势及大风灾害对电力设施的影响,就如何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进行讨论,分享各自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11-15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加强交通工程施工和公路运输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公路扬尘污染。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督促露天矿山停止开采、运输、修复等产生扬尘的生产活动。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工程施工场地扬尘控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生态环境部等15部委《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8-28

      国网山西电力还组织专业部门梳理设备自然灾害隐患清单,编制防灾能力提升三年规划、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绘制标准化治理图册,构建自然灾害系统性防治工作标准和机制。...该公司进一步优化山西电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将省气象局、自然资源厅等政府部门的数据与电网设备位置关联,建立历史极大风速、地表形变等数据库,精细化监测电力设备周围的降水、温度、湿度、风速等,实时预警气象灾害

      来源:河源市人民政府2023-07-19

      进一步压实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自然灾害防治、应急管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和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23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意见和工作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落实小麦“一喷三防”、水稻玉米“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科学防范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高温热害等灾害。...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监测预警、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有效防控小麦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组织各地组建常态化农机应急救灾服务队。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3-04

      在灾害预警方面,我们充分用好部际气象预警服务联络平台,及时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向能源电力行业发布。...在基础研究方面,2008年冰灾后,电力行业筹建了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实验室、输电线路舞动防治技术实验室等一批科研攻关团队,重点加强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机理、预测、监测、防治措施、应急处置等电网防灾减灾和输电线路舞动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3-12

      (二)工作原则按照“防治为主、快速响应、协同应对、属地负责”的工作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延期6年!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至2025年

      来源:深度能源观察2019-06-17

      此外,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水环境敏感区、气象灾害多发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任务艰巨。...上述《规划》总投资1238亿元,实施时间为2011年-2020年,重点解决“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三大问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05-14

      )》的通知 ( 2019年05月10日 ) 各相关区水务局、城投集团、各城镇污水污泥处理管理和运行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督与管理,全面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水污染防治工作水平...第十五条(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维护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水质检验制度,制定停电、进水水质突变、水量突变、气象灾害

      来源:中国水泥网2019-01-07

      《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明确将霾列为气象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甚至否定了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很可能造成雾霾治理上的误导。雾霾是一种“人祸”,源于人类不顾环境,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逐。

      来源:红网2018-06-25

      ,实现了灾害提前预测,有效指导灾害防治,服务电网安全运行。...基于大数据的电网气象灾害预警分析平台,就是着眼于电网灾害提前预测研究,集成气象数据、电网结构数据、历史灾害数据等多种类型数据,破解电网灾害影响规律复杂、随机性强、计算量大的重大难题,改变了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的方式

      来源:经济日报2016-12-20

      《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主要从气象角度规定市和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构按照职责向社会统一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近期,关于将霾写入《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霾是否应该被列入气象灾害众说纷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认为,霾虽是气象现象,但其造成的危害已可定义为气象灾害的一种。

      来源:新华网2016-12-19

      而就在不久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中将霾列为气象灾害。大雾锁城之下,霾到底是气象灾害还是人为污染,持续引发各方激辩。

      来源:法制日报2016-12-16

      根据立法原则,法律、行政法规的位阶要高于地方性法规,因此北京市人大拟制定《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其前提条件就是不能同上位法相抵触。...据《法制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将霾写入《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引发气象、环保方面专家的讨论。部分专家认为,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内因,霾的本质是污染,与自然灾害有着根本区别。

      来源:夏青说绿2016-12-16

      香港媒体还不放心,追问这种红色预警好像不多见,我告诉他们不能多见,因为会影响社会正常生活,不到关键时刻不会发红色预警,必须钦佩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科学预测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胆识,为北京防治细粒子污染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来源:环保人2016-12-15

      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中将霾列为气象灾害,关于霾,在社会上引发了大讨论。...11月下旬,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草案,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娟强调,气象灾害防治条例的立法意图就是为了强化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健全本市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应急处置和城市治理能力,这就需要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与气象灾害防治的关系

      来源:法制网2016-12-14

      一些地方政府宁愿动脑筋,通过立法来实现依法脱责,拿着巨额专项资金修办公楼、搞招待活动,也不愿在治霾上下真功夫、做实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第二款将霾列为气象灾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