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氢氨船舶”相关结果105

      来源:中国能源报8小时前

      加强绿氢制备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氢燃料电池在重卡、船舶、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加强协同研究,发展绿氢与氨高效率转化,低成本储运、以及火电耦合掺烧等技术。七是电动汽车技术。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5-23

      建成一批功能配套齐全、引领带动作用强的氢能特色产业园,推动50家传统企业涉氢转型升级,建成氢能研究、氢能源(装备)检验检测和安全运营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少于3个,实现氢能应用示范,包括各类氢动力运营船舶

      来源:福建省工信厅2024-05-22

      中景石化、久策气体等企业可保障氢源供应,东方电气、亚南电机、雪人股份等企业在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方面具备技术优势,福大紫金形成一批“氨-氢”能源转化技术成果。...据悉,郭韦苇是亚南股份董事长,同时也是上海氢爱德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来源:人民日报2024-05-10

      绿电醇一体化发展,能够加速旧产业“以绿转新”。使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已成为碳密集型行业的普遍共识,绿色甲醇在安全性、经济性和基础设施适配性方面均有优势,正成为国际主流的绿色船舶燃料。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25

      lng动力船舶、锂电池纯电动船舶以及甲醇动力船舶推广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氨动力和氢燃料电池船舶也逐步展开试点示范。”

      来源:海德威2024-04-16

      双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氢能储运、氢能利用和氢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通过积极探索投建营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船舶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共同推动氢能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京光表示,双方通过深化合作,将助力可持续燃料在船舶航运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实现双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增添助力。

      氢能利好政策频出!2024年一季度氢能政策汇总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24-04-09

      “电-氢-电”新模式实证示范项目、中船5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中能建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航天晨光高参数化液氢储运装备项目;过程降碳类项目2个,分别为:河钢面向长流程的全氧富氢低碳炼铁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项目

      来源:国资委2024-04-08

      新型储能产业生态扎根向上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具体包括以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以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为代表的机械储能技术,以及氢(氨)储能

      143米!全球最长风电叶片下线

      来源:明阳集团2024-02-28

      ’实证项目为基础,携手全球能源化工巨头和顶级机构,打造全球首个百万吨深远海绿色电醇示范项目,助推海南国际远洋船舶绿色加注中心建设,带动海上风电、海洋能源和电醇产业集群发展,构建绿色经济新体系。”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1-17

      预计随着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在船舶、重卡等领域会涌现更多氢燃料电池示范产品。...“联动”未来可期电氢氨一体化是为解决氢气长距离储运成本较高问题而衍生出的新型技术,将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产生的绿色氢气作为原料气参与合成氨反应,降低了合成氨工业的碳排放。

      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2024-01-16

      积极推进装备、液氢装备检测、高效氢液化与液氢储运装备、液氢储能系统工程方案产业化落地中山。鼓励船舶企业积极对接国内...大规模高效氢液化装备、大规模低成本液氢储运装备、高压液氢输送泵、高可靠性液氢调控与检测设备、液氢加氢站、氢气压缩机等装备技术,加强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水平,支持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1-09

      围绕船舶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全面掌握低碳零碳燃料船舶发动机研制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机型研制为牵引,加快lng、甲醇、氨、氢等低碳零碳燃料船舶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形成lng、甲醇、氨等燃料船舶发动机全功率谱系研制能力

      【巨变】国家发改委时隔5年再明令电力行业进行36项大改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1-03

      氨)储能、热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长时储能技术”;(三)新增“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四)新增“船舶充换电设施、港口船舶岸电设施建设和应用”。...由“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变更为“±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变电,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变电”;(二)由“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变更为“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氢(

      22项电力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发布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1-02

      电力1.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800 千伏及以上直流输变电,1000 千伏及以上交流输变电,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分布式智能电网(含微电网)技术推广应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氢(...氨)储能、热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长时储能技术,水力发电中低温水恢复措施工程、过鱼措施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生物质热电联产2.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抽水蓄能电站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1-02

      四、电力1.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变电,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变电,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分布式智能电网(含微电网)技术推广应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氢(...氨)储能、热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长时储能技术,水力发电中低温水恢复措施工程、过鱼措施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生物质热电联产2.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抽水蓄能电站

      推动甲醇、氢等动力船型研发和试点!五部门联合印发《<mark>船舶</mark>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来源:工信部2023-12-29

      围绕船舶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全面掌握低碳零碳燃料船舶发动机研制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机型研制为牵引,加快lng、甲醇、氨、氢等低碳零碳燃料船舶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形成lng、甲醇、氨等燃料船舶发动机全功率谱系研制能力

      来源:福大紫金2023-12-25

      此次上船的“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以液氨为燃料,通过耦合低温氨在线制氢发电为船舶提供动力,适用于执法船、渔船等中小型船型,实现氢能在船舶上的即产即用和安全高效发电,是“氨-氢”燃料电池船舶应用于河流

      来源:连云港市发改委2023-12-20

      根据《规划》设想,连云港市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六大体系:构建氢能高效供应体系合理扩大工业副产氢应用规模,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开展“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示范,探索风光氢储渔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

      来源:上海市经信委2023-11-06

      突破甲醇、氨、氢等新燃料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开展甲醇燃料低中速、氨燃料低中速发动机样机研制及试验验证。...上海是我国现代船舶工业的诞生地和海洋工程装备科研创新的前沿阵地,具备迈向全球船舶海工产业高地的基础优势。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0-31

      对于氨的利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大规模存储、运输与分发技术已十分成熟,可采用管道、铁路、船舶、公路拖车等形式,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高。...氨除了作为人们习以为常的化工原料,还具有能源属性,可以作为燃料使用,是氢的有效载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