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海岸带保护”相关结果184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06-04

      气候变化导致沿海海平面上升,改变近海生态环境,导致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加剧,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高温热浪等导致城乡居民健康风险加大,媒传疾病增多,尤其是脆弱人群保护压力进一步增大。(二)现状与成效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本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已具备一定基础。一是韧性城市建设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04-28

      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和海洋、海岸带国土空间管控。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制度,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衔接。...到2035年,全省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4.5%,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完成国家下达的保护目标,生态保护红线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典型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来源:新华社2024-04-25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晓晖说,山东深入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共整治修复岸线110公里、滨海湿地7600公顷。...在活动现场获悉,我国提出并实施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了对重要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的大规模、整体性保护。近年来,山东省统筹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04-08

      落实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海岸带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要求,筑牢辽东山地丘陵、辽西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加强山地、丘陵、湿地、河口、海湾、海岛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保护重要野生动物迁徙廊道和候鸟迁飞通道。

      来源:辽宁省生态环境厅2024-03-22

      加强海洋和海岸带国土空间管控,按照国家部署,开展低效用海退出机制试点,除国家重大项目外,不再新增围填海。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坚决守住7603万亩耕地、625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体系,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

      来源:海南省发改委2024-02-18

      (保亭区域)、海南省南渡江水系廊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中灶湾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等项目。...其中包括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海南三亚市崖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昌化江上游滨河雨林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南圣镇-通什镇段)、澄迈县金江镇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工程、陵水县水质净化处理终端工程、海南南部典型热带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来源:海南省发展改革委2024-02-18

      (保亭区域)、海南省南渡江水系廊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中灶湾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等项目。...其中包括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海南三亚市崖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昌化江上游滨河雨林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南圣镇-通什镇段)、澄迈县金江镇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工程、陵水县水质净化处理终端工程、海南南部典型热带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来源:上海人大2024-01-02

      本市编制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时,应当保障绿色转型相关工程项目用地用海需求。...第三条本市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创新驱动、协同增效的原则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多元共治机制,形成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互协调促进的制度体系

      来源:求是网2024-01-01

      加强海洋和海岸带国土空间管控,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机制,除国家重大项目外,不得再新增围填海。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要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执法监管和保护修复,确保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国务院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3-12-25

      构建以西江水系为主体的千里绿色走廊,加强西江、柳江等流域和北部湾海岸带保护修复,恢复珊瑚礁、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减少地下水用量,提升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国务院关于《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3-12-14

      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强化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整体保护承德避暑山庄、长城、大运河、海湾河口和海岸带,加强西柏坡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塑造彰显燕赵特色的美丽河北

      来源: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23-11-30

      本市编制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时,应当保障绿色转型相关工程项目用地用海需求。...第二条(基本原则和要求)本市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创新驱动、协同增效的原则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的多元共治机制,形成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互协调促进的制度体系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23

      督察表示,房地产和养殖等违法违规项目侵占海岸带,占用大量优质岸线资源,而在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相关市县政府违规越权审批问题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21

      另一方面,沿海各地通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不断加大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力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近年来国际上采取积极的行动推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将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中,发挥红树林湿地在减缓气候变化和提升海岸带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用,并积极利用各种市场机制推动红树林等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来源:自然资源部2023-11-21

      开展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是完善海域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丰富海域使用权权能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用海矛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事关海风开发!首份国家层面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政策文件出台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11-21

      开展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是完善海域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丰富海域使用权权能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用海矛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23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海岸带科学与海洋战略中心主任刘大海表示,今年以来,蓝碳市场升温明显。海洋碳汇核算标准的建立和重启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预期,激发了企业的碳汇需求,促使蓝碳项目频频涌现。...深圳日前刚刚完成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拍卖,起拍单价达183元/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蓝碳生态系统碳汇交易签约仪式,这是我国首笔盐沼碳汇交易项目。

      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2023-10-08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等确定的基本功能和兼容功能,充分论证实施立体分层设权管理的不同类型用海活动的兼容性,原则上兼容功能不得影响基本功能的发挥。...在新修编的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前,实施立体分层设权管理的用海项目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等管控要求。(三)利益相关者协调一致性。

      来源:广东财政2023-08-15

      05 坚持陆海统筹 推动巩固蓝色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2020-2023年省财政统筹安排海洋保护修复资金32.7亿元支持沿海...01 坚持系统治理 整体推进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省财政坚持以重点项目为引领,推动韶关市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梅州市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先后通过中央竞争性评审分别获得

      来源:辽宁省自然资源厅2023-08-08

      立体分层设权项目用海的审查要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及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确保项目符合有关空间规划确定的基本功能要求。按照兼容功能开发利用的海域资源,原则上不得影响海域基本功能。...(二)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和引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时,应统筹考虑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用海实际需求,对海域立体开发提出具体的指导和管理要求,海洋功能分区要明确海域的基本功能、兼容功能以及可兼容的用海类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