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7-01
累计投入海洋环保资金80余亿元,实施海洋环保项目超150个,主动参与斑海豹保护、秘境之眼等项目和增殖放流活动,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被民政部评为“4a”级社会组织。...加快海洋环保应急能力建设,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成立天津、上海等5个海洋环境应急基地,加强专业溢油应急队伍、环保船队和设备库建设,为呵护海洋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25
在船用甲醇燃料方面,国际海事组织在第80次海洋环保理事会中明确提出了全球航运业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无论实施过程中发生何种曲折或反复,但全球航运业的整体减排目标已被确认,不会更改。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4-01-09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广东省水处理技术协会、广东省环境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包装技术协会、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江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湖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江苏省环境经济技术国际合作中心绿色产业科、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
来源:宁波生态环境2023-08-14
“以前对于海洋环保这一块,我们主要靠志愿服务,但力度还不够大,覆盖面也少,而且资金压力也比较大,不是长久之计。如今这个企业正好落户滨海新区,我们发动村民渔民,积极投入到这个公益活动中,效果比较好。”...在奉化区莼湖街道栖凤村的“海洋伙伴”环保舱项目浠嗨资源回收站,工作人员刘雅兰正耐心指导渔民正确投递海洋污染物。今年7月,宁波市首个“海洋伙伴”环保舱项目在奉化莼湖街道栖凤渔村投用。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3-28
据悉,该项目是深圳市2022年度技术攻关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中集海工积极布局海洋环保科技,加快推动深圳实现海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探索步伐,具有里程碑意义。...中集海工正在凭借深耕海洋产业积累的创新能力,积极布局海洋环保赛道,着力推进航运绿色燃料制备、燃料加注系统研发、船舶尾气减排系统、撬块化ccus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开发等,满足在新航运大潮下的排放要求,为绿色航运贡献中集力量
来源:中集集团2022-11-30
他介绍,当前中集海工依托于海洋工程领域的行业经验,正积极布局海洋环保科技业务,涵盖国际远洋船只减排技术的应用、船用脱硫脱碳一体化系统研发、及远洋船只新燃料供应及系统研发等。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6-20
,重点支持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涉海高端服务、海洋环保等海洋新兴产业;(六)医养健康产业,重点支持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管理、健康养老
来源:深圳市环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2-04-05
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和资源,布局海洋环保领域,共同推进市属国企做大做强。2 要加快改革创新,输出推广“深圳经验”。...紧紧把握绿色港口建设和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机遇,为地方政府提供港口物流、供排水、环境治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创新深圳国资国企投资模式。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2-02-28
海上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进行满足以上报告书所需的数模专题、鸟类专题、水上和水下声环境专题、电磁辐射专题、珍稀物种资源专题编制、社会公众参与调查等,并要求根据相关专家评审意见,提交报告报批稿,作为海洋环保主管部门海洋环评的依据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1-24
结合我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实施生态环保产业“十强”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培育发展智慧环保产业、碳减排相关产业、清洁生产相关产业、海洋环保产业、环保新材料产业、环境监测装备制造产业、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制造产业
来源:固废服务平台2021-02-18
四是打造海洋环保教育基地,分别在大东海、蜈支洲岛、西岛、梅联村建设有海洋环保教育基地,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常态化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参与的便捷性和积极性。...三是将“无废文化”宣传教育纳入旅游行业标准化宣贯体系,提升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环保宣传水平,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向游客宣传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理念,促进游客环保意识提升。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1-19
7 杭州亚星环境污染物处理厂8 杭州大地海洋环保有限公司9 杭州立佳环境服务有限公司10 杭州大洲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11 杭州点滴再生资源技术有限公司12 杭州震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3 杭州百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环境保护》2020-12-11
国际海洋环保组织初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地球上所有海洋中总共有14285万吨的塑料垃圾。2010年北太平洋海域每平方千米的塑料垃圾数量已达1.3万个,比20世纪70年代初增加了100倍。...为此,从政策制定、宣传教育、经济技术和加强部门协调等角度,提出强化经济手段应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完善政策宣传方式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立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0-12-07
在蜈支洲岛、梅联村、西岛、大东海等建立海洋环保宣传教育基地,为公众搭建常态化、社会化的海洋环保科普平台。...据统计,三亚市全年组织各类环保宣传活动近800场次,有超1.2万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海洋垃圾清理活动,公众“净塑”意识以及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持续提升,为白色污染治理提供了不竭动力。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2020-06-11
此外,随着海洋环保等要求提高,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自然岸线,近海资源空间趋紧,海上风电走向深水远海是必然趋势,然而深海环境对风机基础、海底电缆、海上平台集成等技术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来源:南通日报2020-06-10
“向深海进军,也是顺应海洋环保要求提高的需要。”易跃春说。国家海洋局出台的《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规定,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自然岸线。...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出台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在各种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河口、海湾、滨海湿地、鸟类迁徙通道、栖息地等重要、敏感和脆弱生态区域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9-12-19
他还反映,机构改革之后,海监、渔政等部门都进行了相应的分流,海洋环保虽然规定要配备相应执法检查船只、人员,但一直没有到位,“现在的海洋环保监管,严重滞后,有的时候有任务,我们还得出去租船。”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2019-06-21
加强海洋垃圾污染防治,落实海洋环保主体责任。2019年底前,沿海三市建立垃圾分类和“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完成沿岸一定范围内生活垃圾堆放点的清除,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具备海上垃圾打捞、处理处置能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9-05-21
建议在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相关的海洋环保法规中纳入湾长制内容,为湾长制的落实提供条件。比如,河长制就明确写入了《水污染防治法》,地方法规也纳入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为长效机制的形成奠定基石。
来源:中国水运报2019-04-29
在中国,国家海洋局已出台相关制度,严控围填海项目审批、建设,海域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开发建设必须遵守生态红线,并加大了海洋环保督查力度。...世界疏浚行业在经历快速成长之后,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港口航道建设需求放缓、生态环保要求不断增强,吹填造地项目市场增量较为有限的现状,传统疏浚业务的市场容量已出现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