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燃烧反应堆”相关结果340
      全国核电运行情况(2024年1-3月)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4-04-30

      与燃煤发电相比,2024年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860.4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494.33万吨、二氧化硫24.31万吨、氮氧化物21.17万吨。...2月6日,“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标志着反应堆厂房的主体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成。3月1日,“玲龙一号”非安全级dcs龙鳍平台设备顺利通过出厂验收。这是龙鳍平台在“玲龙一号”的首台套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10

      若从一升海水中提取出氘,在‘人造太阳’装置内完全燃烧,就能产生出相当于三百升石油的能量。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的70%被海水覆盖,所以核聚变的原料就相当于是取之不尽的。”...经过异常艰辛的攻关过程,1958年1月,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进行实验运转;同年6月,重水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回旋加速器首次提供质子束;同年7月1日,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正式建成。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目前,“玲龙一号”项目建设正在顺利推进中,今年2月6日,“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成功,反应堆厂房的主体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成,为后续反应堆厂房的封顶奠定了基础。...要实现核聚变能源应用,我们当前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挑战,主要包括氘氚聚变等离子体稳态自持燃烧、聚变堆材料以及氚自持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7

      先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第四代核能系统以及热核聚变堆是全球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焦点,是各国抢占先进核能技术制高点的关键领域。...当前,我国正积极筹划在聚变实验堆前尽快开展氘氚燃烧等离子体实验,以夯实氘氚运行科学和技术基础,加快向实验堆工程阶段迈进。同时,我国聚变堆关键技术研发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3-11-15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作者:e small data) 核聚变产生的能源效率是燃烧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的数百万倍,可以产生几乎无限的清洁电力供应,从而有助于全球实现净零排放和实现长期能源供应安全。...英国核能和网络部长andrew bowie说:国际合作是推进聚变和实现我们到2040年实现商业聚变反应堆目标的关键。英国和美国是这项技术的世界领导者,汇集我们的两国的资源将释放新的私营部门投资。

      来源:工信部2023-08-29

      与大会同期亮相的还有高端核能装备极限制造中心、世界最大化学链燃烧碳捕集示范装置等多个示范应用场景,充分展示了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取得突破,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成功吊装、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国内首台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正式投运。

      来源:中核集团2023-08-04

      平均每年可节约燃烧标准煤超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4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超500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04、全球首台海南昌江“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抵运海南核电现场7月26日,由中核集团自主研发、设计、采购的“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抵运海南核电现场。

      来源:中国核电2023-05-10

      每年可产生815.838万千瓦时的绿电,每年可减少燃烧标准煤约977.59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045吨。...在核电厂建造期间主要用于主泵、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堆内构件等主设备的吊装和岛内其他安装工作的吊装;在核电厂运行阶段则用于大修期间的反应堆维修吊装及厂房内其他设备的吊装服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中国能源报》记者4月26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春季国际高峰会议”上了解到,与燃煤发电相比,2022年我国核电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近1.2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1...利用有拓展——多用途多领域应用持续更新国际原子能机构此前发布的《世界核电反应堆》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11个国家的69台核电机组实现区域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其中一项或两项综合利用。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4-19

      根据日本原子力机构的计算,与传统的蒸汽重整过程相比,可以减少约三分之一的用作燃烧燃料的天然气用量,也减少相应份额的二氧化碳排放。...由于重整过程为强吸热反应,需要额外的燃料燃烧提供需要的热,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用高温堆工艺热作为甲烷重整热源,可以显著减少作为燃料的天然气用量。

      来源:《求是》2023-02-01

      自1991年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建成投运,到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全面建成投运,我国核电累计发电量超过3万亿千瓦时,减少燃烧标准煤约10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亿吨。...当前,我国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全面提升,在三代和四代核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研发及应用、受控核聚变研究、先进核燃料循环各环节的技术水平实现大幅跃升,基础科研取得新突破,核工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跨越赶超引领的基础更加坚实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2022-09-13

      他透露,新反应堆计划在2030年代建成。rosatom目前正在研究新型材料,以便将这种高温堆的蒸汽温度提高到1000~1100℃。...博尔古列夫指出,高温堆技术的原理之一是将甲烷转化为氢气,但不需要燃烧气体来提高温度,这可以减少碳排放。传统的蒸汽甲烷转化制氢方法需要大量的外部热源,通常通过燃烧天然气产生。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09-07

      谋划筹建一批生物医学大数据、系统生物学、纳米真空互联、作物表型组学、光子科学、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数字反应堆、大气环境模拟系统、聚变能紧凑燃烧等离子体装置、同步辐射产业应用装置等前沿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来源:秦山核电2022-09-01

      据悉,秦山核电一共9台机组,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是我国目前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反应堆堆型最丰富、年发电量最多的核电基地。...近三年wano综合指数满分机组20台次,累计发电量超过7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29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83亿吨,植树造林457个西湖绿地。

      九部门联合发布《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来源:科技部2022-08-19

      研发具有高安全性的多用途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和超高温气冷堆等技术。开展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与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智能电网。...研发推广生物航空煤油、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生物质热解等生物燃料制备技术,研发生物质基材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制备技术、低热值生物质燃料的高效燃烧关键技术。氢能技术。

      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来源:科技部2022-08-18

      研发具有高安全性的多用途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和超高温气冷堆等技术。开展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与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智能电网。...研发推广生物航空煤油、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生物质热解等生物燃料制备技术,研发生物质基材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制备技术、低热值生物质燃料的高效燃烧关键技术。氢能技术。

      科技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来源:科技部2022-08-18

      研发具有高安全性的多用途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和超高温气冷堆等技术。开展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与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智能电网。...研发推广生物航空煤油、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生物质热解等生物燃料制备技术,研发生物质基材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制备技术、低热值生物质燃料的高效燃烧关键技术。氢能技术。

      全国核电运行情况(2022年1-6月)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2-08-01

      6月28日,三门核电3号机组核岛反应堆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5592.1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4651.45万吨、二氧化硫47.53万吨、氮氧化物41.38万吨。

      全国核电第一季度运行情况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2-05-18

      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705.2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087.70万吨、二氧化硫22.99万吨、氮氧化物20.02万吨。...(四)2月25日,田湾核电8号机组核岛反应堆厂房筏基底板开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五)3月25日,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开始首次装料,3月28日完成首次装料。

      全国核电运行情况(2022年1-3月)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2-05-06

      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036.3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335.25万吨、二氧化硫17.31万吨、氮氧化物15.07万吨。...5. 2月25日,田湾核电8号机组核岛反应堆厂房筏基底板开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6. 3月25日,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开始首次装料,3月28日完成首次装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