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信用体系”相关结果140

      来源:晋城市生态环境局2024-05-22

      、工作经历、监测能力不匹配,仪器设备存在不足或缺陷,环境设施条件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或有效维持所开展监测活动的;(三)质量控制活动不匹配,质量管理体系未建立或不能覆盖监测和运维的全部场所,未能有效执行体系文件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山西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厅字〔2018〕37号)以及《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来源:沈阳大东区政府2024-04-01

      (二)支持完善氢气储运体系1.支持标准(第一部分)降低氢气储运企业成本,按企业购买使用车用氢气存储设备金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500万元。...税务关系、统计关系在大东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健全的财务制度、实行独立核算并实际入驻大东区的氢能企业,需同时满足安全、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资质准入与经营监管要求,申报主体未列入大东区安全生产黑名单、大东区环境信用黑名单等失信惩戒对象目录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4-01-09

      深圳市排污单位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社会信用制度”的部署,规范排污单位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工作,完善生态环境领域“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健全环境信用体系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7-08

      以监管对象所需所急为出发点,积极推行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帮扶企业修复环境信用,依法同意缓缴罚...三、构建联动体系,加强环境监管立体化根据《处罚办法》要求,生态环境执法过程中涉及行刑衔接、多部门联动、跨区域联动和公众参与等多方面工作,重庆市将进一步做好下列措施。一是强化行刑衔接工作体系

      来源:柳州市发改委2023-05-15

      推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支持龙头环保企业做大做强。7.负责加快全市重点输电通道建设。...9.负责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配合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环境信用评价,并将相关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纳入柳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10.负责提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来源: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2023-02-06

      积极探索“信用辽宁”建设新途径、新方法,配合省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归集共享企业环境信用信息,进一步拓展信用监管应用场景,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积极引入绿色金融“活水”!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明确三方面12条具体措施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2023-02-02

      深化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充分衔接绿色信贷等政策制度,积极引导保险机构根据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实行保险费率差异化定价,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理赔工作落地落实。...三、助推企业绿色发展推行差异化执法监管:健全生态环境执法机制,构建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制度体系

      宿迁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附建设项目清单

      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2023-01-16

      推动环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规范的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参与省厅课题研究,着力解决宿迁市固体废物领域处理处置关键问题。...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处置设施缺口基本补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逐步实现制度体系全环节覆盖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2-21

      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责任体系,实现了河湖“全覆盖”和“应管尽管”。坚持“五水同治”,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美丽新宁夏的奋斗实践中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 做好表率的决定》《关于培育发展生态经济 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发挥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健全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04

      辽宁省固定污染源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我省固定污染源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探索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一般监管对象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中实施简化管理以及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固定污染源:(1)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较大的;(2)环境信用较差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为应纳入一般监管的。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7-28

      将碳资产管理公司、碳核查机构、检测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协助省级部门做好第三方机构的常态化监管。...推动市委、市政府印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市政府印发碳达峰总体方案,并由相关部门印发“6+1”领域碳达峰方案,完善建立我市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14

      根据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对企业环境信用进行评价,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对黄色和黑色标识企业实施部门联合惩戒。(三)质量方面1.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健全节能监察体系,落实节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节能标准,实现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企业节能监察全覆盖。积极开展节能诊断,推进行业领跑者示范引领。2.依法处置能耗不达标的企业。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6-18

      根据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对企业环境信用进行评价,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对黄色和黑色标识企业实施部门联合惩戒。(三)质量方面(市场监管部门牵头)1.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健全节能监察体系,落实节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节能标准,实现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企业节能监察全覆盖。积极开展节能诊断,推进行业领跑者示范引领。2.依法处置能耗不达标的企业。

      推动PPP项目落地!大连发改委发布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及措施清单

      来源:大连市发改委2022-04-25

      1.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依托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的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纳入信用监管。15.在安排市投资年度计划时,坚持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倾斜,全力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项目建设。

      来源:辽宁生态环境2021-12-29

      第六,加快完善清洁生产审核配套体系。研究制定镁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快速清洁生产、专项清洁生产等审核模式,完善相关配套技术规范和政策措施。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同时,强化信用管理,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和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范围。第四,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模式创新试点。在沈阳市开展差别化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在大连、本溪市开展简化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程序试点。

      来源:工人日报2021-11-01

      将违约信息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银行征信系统进行管理;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率先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试点2011年开始,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7地开展了地方的碳市场试点,主要是探索碳市场管理的制度体系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1-09-26

      (省生态环境厅、黑龙江银保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完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哈尔滨海关、省法院、省检察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把企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实行公开曝光,开展联合惩戒。

      来源:北极星环境监测网2021-09-16

      为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要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般监管对象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中实施简化管理以及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固定污染源:(1)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较大的;(2)环境信用较差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为应纳入一般监管的。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8-26

      参照国际国内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报告、核查认证、公开披露等标准规范,统筹能源、环境、供应链等体系协同构建碳资产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综合运用信息公开披露、环境信用、行政执法等多重手段,推动温室气体纳管企业按时清缴、足额履约,确保纳管企业履约率,维护公平正义的碳约束市场环境。7.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9

      如同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一样,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被提高到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的高度。...地方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政策创新方面也有一定进展,重庆等地推动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评、碳排放纳入排污许可证等;浙江省将碳报告核查机构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中,对碳报告核查机构进行分级信用管理,并在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中对外发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