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准入制度”相关结果41

      来源:中国环境2025-02-24

      环境准入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近年来,浙江利用“环境准入”这道控制闸,有效加快了“腾笼换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脚步。

      来源:河西区人民政府2023-07-10

      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成果作为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等的重要依据,健全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准入制度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26

      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发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引导作用,健全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统筹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6-03

      二、工作任务(一)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1.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坚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管理要求,推动落后产能稳妥腾退,坚决反对“一刀切”。...结合2020年各类实际情况,稳步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新建、改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其中化工、钢铁和煤电项目全面执行省相关行业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

      来源:常德发布2020-06-02

      第五条【工业企业环境准入】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业企业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国家规定应当淘汰的产业,实行有计划地退出;(二)对市城市规划区内发电、化工、垃圾处理等重污染企业或者单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4-07

      第十三条【环境质量底线】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严格遵守省人民政府确定的环境质量底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分区域、流域、阶段制定环境质量目标,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准入制度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0-02-27

      环境管理上,环境准入制度作为一种预防性制度同样具有成本效益优势,防患于未然胜过事后补救。二是准入制度早期介入的特性可以系统化开展环境管理的顶层设计。

      来源:腾讯网2019-11-21

      同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初步建立排污许可证核发企业名单。...据透露,广州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147条黑臭河涌已基本达到“初见成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9-03

      第七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8-06-27

      (1)实行更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坚决取缔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产业项目,坚决淘汰一批污染水环境的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建高污染项目。...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组织、责任和制度体系,加强突出问题督查督办,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出台江西省河湖长制工作条例,推动河湖长工作标准化、法制化建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6-27

      (1)实行更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坚决取缔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产业项目,坚决淘汰一批污染水环境的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建高污染项目。...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组织、责任和制度体系,加强突出问题督查督办,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出台江西省河湖长制工作条例,推动河湖长工作标准化、法制化建设。

      附项目 江苏南通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5-04

      全面实行空间准入、总量准入、行业准入、民意准入、污防准入五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

      浙江桐乡市2017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8-15

      (二)强力推进结构减排1.严格环境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推进环境资源要素指标预算管理,实施以减量定增量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权总量指标基本账户。

      来源:工业过程气体监测技术2017-07-31

      结合主体功能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要求,严格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优化调整产业布局、空间布局,积极推动vocs排放重点行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通过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确保区域

      来源:《管理世界》2017-07-10

      (二)防控产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法制困境1农村产业市场准入门槛低当前,我国各地的环境准入制度具有城市中心主义偏向,环境准入以严格限制主城区污染严重的规划项目为主,尚未涉及有关产业入驻农村的规划项目。

      来源:环保部发布2017-04-13

      广东省注重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生态严格控制区空间管制政策;在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过程中,加强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在珠三角地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17-03-16

      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优化调整vocs排放产业空间布局,对布局不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且存在严重环保违法行为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或搬迁;积极推进低小散落后企业(作坊)的取缔关停和整治提升工作

      《长沙市“十三五”生态建设与<mark>环境</mark>保护规划》印发(政策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3-07

      3.厉行法治,严格监管全面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完善地方政府环保立法工作,着力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健全环境监管体制,从严落实责任主体,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强化跨区域协同监督治理,实行最严法治监管。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2017-02-09

      (4)管理严格性:生态保护红线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空间保护线,应实施最为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与管理措施。...是红线在区域的具体分布位置和边界线;面积红线则属于结构指标,类似于土地红线和水资源红线的数量界限;管理红线是基于生态系统功能保护需求和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方式的政策红线,对于空间红线内的人为活动的强度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以及生态系统状况等方面制定严格且定量的标准

      来源:世界环境2016-11-04

      系统完整性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遵守与监管需要在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有序实施;强制约束性要求生态保护红线一旦划定,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与环境准入制度,增强约束力;协同增效性要求红线划定与重大区划规划相协调...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