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物碳固碳”相关结果84

      来源:人民网2024-06-24

      日前,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的榆碳2井完钻,每年可将10万吨煤制甲醇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经过加压、干燥、再加压后,注入地下封存。...“从源头减碳、中间降碳到末端固碳,我们的目标是每年捕集封存400万吨二氧化碳。”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段立波说。“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引导化工产品向精细、终端发展。”

      产品碳足迹时代来临 上海碳科展与绿色制造展引领企业点绿成金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3-12-15

      碳捕集与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生态固碳。...到2030年,国家层面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碳标识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主要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12-01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正在由较早的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实现能源资源增采,如二氧化碳强化石油开采、强化煤层气开采等,向二氧化碳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拓展,逐步实现高附加值化学品合成、生物产品转化等绿色碳源利用方式。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21

      陈光程: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发布的《蓝碳-健康海洋的固碳作用》的报告指出,全球55%以上生物碳封存在海洋中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23

      凭借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埋藏周期长的优势,蓝碳的价值正在逐渐凸显,国内蓝碳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刘大海介绍,我国红树林的平均净固碳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超过200克碳/平方米;海草床和滨海盐沼则略低于或接近于全球平均水平;滨海盐沼的年碳埋藏量最大,约占我国蓝碳生态系统总年碳埋藏量的80%。

      来源: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3-08-31

      围绕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循环用碳等方向,依托以往年度工业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技术产品装备,结合我省产业特色,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以及数据中心、5g 基站等重点行业领域征集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应用场景

      来源:中国环境2023-08-15

      南京市建设低碳重大科创平台,加强前沿技术攻关,提前布局低碳、零碳、负碳重大关键技术,并在《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的实施细则》中明确,围绕可再生能源替代、储能、氢能、生态碳汇、低碳或生物(负碳)产品

      宁夏银川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重点推进智能配电网与微网技术等的攻关与成果转化

      来源: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8-11

      ,二氧化碳制甲醇、燃料、先进碳材以及重点行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全流程、规模化应用技术,全周期低碳减排、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研发应用。...在基础前沿技术方面,聚焦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储能、氢能等领域,重点开展新一代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甲醇/烯烃、电化学储能、催化制氢、酶/生物直接转化二氧化碳等方向机制与方法研究;促进新能源

      《长垣市推进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来源:长垣市人民政府2023-07-05

      五是在农林领域,实施现代农业工程,持续推动种植业节能减排和畜牧业减排降碳,优化种植业发展布局,推动农田固碳扩容。以农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形成“种养加”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新模式。...三是以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在交通领域,实施低碳交通工程,持续优化交通结构,构建综合低碳交通网络,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全面应用

      河南长垣市推进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

      来源:长垣市人民政府2023-07-05

      五是在农林领域,实施现代农业工程,持续推动种植业节能减排和畜牧业减排降碳,优化种植业发展布局,推动农田固碳扩容。以农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形成“种养加”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新模式。...三是以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在交通领域,实施低碳交通工程,持续优化交通结构,构建综合低碳交通网络,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全面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27

      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化学利用、生物利用、驱油封存等。...碳中和重要途径“实现碳中和可分为减碳、零碳和固碳三种路径,分别为通过节能减排等各种措施提高煤电效率,达到减碳;使用风电光伏能源达到零碳;最终通过ccus手段达到固碳。”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2-03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委)专栏一 基础前沿技术能源供给端:推动零碳化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碳基能源催化转化反应途径、生物无机耦合和甲烷裂解制氢、高效氢源/燃料电池、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等基础研究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01-29

      能源行业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围绕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固碳,加强技术攻关及工程示范。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是清洁能源逐步增加、化石能源逐步减少的过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来源:董战峰2022-12-01

      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碳中和”“固碳端”的主要贡献者,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中和”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逐渐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组分和相关参数开展了野外调查和监测,并将研究范围从样点尺度扩展至区域和全国尺度。

      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2022-11-30

      加大在生物、生物质能源+co2捕获和储存(beccs)、从空气中直接捕捉co2(dac)、强化风化(矿物碳化)、改良农业种植方式等负排放技术的攻关和规模化应用。...;在工业部门,通过提高能效、材料替代等途径降低能源需求,以数字化和深度电气化推进脱碳化;在交通部门,向电力、生物燃料等低碳能源转型;在农业部门,广泛应用农田及农林复合固碳技术、增产增效与固碳减排同步技术等固碳降碳措施

      “双碳”目标下CCUS产业化模式面临的挑战、对策及发展方向

      来源:现代化工2022-11-14

      具体实践路径分为3类:①基于碳元素迁移转化的利用路径;②基于co2利用封存路径;③基于co2生物利用路径。...优化过程包括:①技术过程优化,通过建立多源多汇协同的源汇匹配优化模型和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形成最优的碳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②碳减排效率优化,建立碳利用效率、能耗和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优化模型,以低成本实现大规模的固碳和减排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10-27

      专栏16 低碳零碳科技示范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集成示范新型电力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技术、低碳零碳建筑和交通技术、新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固碳及生态碳汇增汇技术、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农林废弃物碳资源高效高值利用技术等

      河北省开展2022年度低碳技术征集工作!

      来源:河北省生态环境厅2022-09-21

      (三)储碳技术:指在二氧化碳产生以后,捕获、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是作为末端控制的低碳技术,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以及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

      来源:宏春观察2022-09-19

      滨海生态系统不仅能固碳,有效防止海岸侵蚀,为海洋生物提供产卵场和栖息地,还能消波减浪,减轻海洋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影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机制包括碳酸盐泵、生物泵及微型生物泵等。

      来源:明溪县人民政府2022-09-14

      收集整理全县已开发的碳汇产品,分类登记产品类型、碳减量、交易、抵质押、注销等相关信息,对接省市林业综合交易平台,进入相应模块应用系统...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5.实施生物减排固碳工程。探索建材木竹替代,推进优质木竹资源定向培育和利用,提高生物固碳效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