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催化还原技术”相关结果32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助力实现碳中和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3-02-02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院士、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碱性膜电解器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覆盖度驱动的选择性变化机制,并组装出千瓦级电堆

      来源:国家能源招标网2022-12-01

      ;(2)开展适用于大规模co2转化利用的堆叠式电催化还原反应装置的设计研究,开发co2电催化剂还原装置原理样机,优化电催化反应装置内部结构,并研究放大规律,为后续放大奠定基础;(3)开展适用燃煤电厂大规模烟气的碳捕集技术工艺研究

      来源:新华社2022-09-15

      据了解,该文章重点介绍了运用独特结构的单原子催化剂通过光催化、电催化和热催化等技术将 co2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碳能源,如将 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co、ch4、hcooh、ch3oh 和多碳链

      来源:新华网2022-07-27

      谢在库认为,这就要研究热催化、电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来支撑石化、冶金、建材及其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石化在化石能源制氢方面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正在推进可再生、可持续的氢能核心技术发展。

      燃煤电厂烟气中CO2捕集及其催化转化为短链烯烃研究进展

      来源:《电力科技与环保》2021-12-15

      此外,co2是最为廉价的碳资源之一,可通过催化还原转化为短链烯烃(包括乙烯、丙烯和丁烯)[1]、甲醇[2]、甲酸[3]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目前co2催化转化为短链烯烃的方法主要有热催化法[14]、电催化法[15]和光催化法[16]。

      绿氢 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在开启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7-16

      该项目正是基于李灿院士团队开发的两项关键创新技术:高效、低成本、长寿命规模化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和廉价、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技术。...通过生物质或城市垃圾大规模气化生产合成气的技术也正在走向工业化,未来同样有望成为绿氢的重要来源。

      来源:石油科学传播2021-07-09

      三是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技术研发快速发展,如co2重整制备合成气、合成可降解聚合物技术、合成有机碳酸酯技术等研究已进入示范阶段;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合成化学品、基于二氧化碳光催化转化的人工光合作用等新技术不断涌现

      华北电力大学马双忱教授:限碳背景下燃煤电厂对策分析与电化学催化<mark>还原</mark><mark>技术</mark>进展

      来源:洁净煤技术2021-06-01

      图1 co2电化学催化还原路径及中间产物图2 co2电化学催化还原过程1.1 电催化过程中的电极问题co2电化学催化还原过程的最终产物通常为co、hcooh、(cooh)2等小分子物质,难以生成更具利用价值的长链大分子有机物

      研究进展|难降解废水<mark>电催化</mark>处理<mark>技术</mark>

      来源:工业水处理2020-07-14

      1 电催化机理及技术研究进展1.1 电催化机理电催化包括电催化氧化和电催化还原。...电催化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无需外加试剂,可避免二次污染;(2)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下即可发生反应;(3)通过阳极去除有机物,阴极还原重金属离子、co2等实现水体净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来源:防护工程2020-02-11

      2.2 电催化氧化技术应用现状现阶段电催化氧化技术因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与氧化能力、适应性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含酚、醇、烃、染料、醛等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面上。

      来源:《防护工程》2019-11-04

      一、电催化氧化原理电催化氧化技术是利用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电极,在外加电压下,氧化污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降解的技术。该技术可分为在阳极表面及附近的直接氧化和远离电极表面的间接氧化。

      北大电池新研究登上Nature:3万次循环测试 对新型高效燃料电池催化剂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来源:北京大学工学院、量子位2019-10-08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郭少军课题组研发了一类亚纳米厚且高端卷曲的双金属钯钼纳米片材料,其在碱性电解质中展现出卓越的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复旦大学团队实现电化学储能技术新突破

      来源:消费日报网2019-09-24

      在各种储能和转换技术中,可充电锂氧气电池以其优异的理论能量密度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理论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近十倍,非常有希望应用于商业化的电化学储能设备,从而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其中,尺寸为5 nm左右的ceo2纳米立方体通过超组装方式进入反蛋白石结构碳框架材料,成功地解决了ceo2的导电性差且在催化氧还原反应时,容易产生过厚的li2o2薄膜的问题(nano lett. 2016

      工业废水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新技术——<mark>电催化</mark><mark>还原</mark><mark>技术</mark>

      来源: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9-08-15

      技术首先实现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满足真正意义上污水零排放要求;同时,可以变废为宝,对污染物处理后,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新技术。电催化还原技术是目前处理剧毒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物的新技术。

      来源:《防护工程》2019-07-18

      一、电催化氧化原理电催化氧化技术是利用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金属氧化物材料作为电极,在外加电压下,氧化污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降解的技术。该技术可分为在阳极表面及附近的直接氧化和远离电极表面的间接氧化。

      宁夏大学科研人员在光催化制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宁夏大学2019-07-08

      mo2n的存储电子和pt的电催化产氢共同作用使得(pt / mo2n)复合助催化剂的性能大大增强。...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宁夏重点研究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与支持。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2-11

      与此同时,他也接触了很多电催化的研究,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电催化的方法来解决传统热催化难啃的硬骨头。...该方法的优点是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规模大。2017年,全球主要人工制氢原料的96%以上都来源于传统化石资源的热化学重整,仅有4%左右来源于电解水。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2-11

      消息称,由西班牙leitat牵头组织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用锂硫电池研发将持续43个月,旨在研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优良循环性能的锂硫电池,破解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该研究表明在可伸缩的三明治结构中引入高导电性和强多硫化物吸附能力的电催化组分可以得到具有优越性能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这为开发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提供了新思路。

      难题待解 氢燃料电池应用或遭掣肘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1-21

      电堆是电化学发生的场所,其独特的异相电催化反应过程,使得不管是氢的电化学氧化还是氧的电化学还原,都可以在pt/c催化剂表面获得较高的交换电流密度。目前燃料电池最大应用还是在固定式热电联产。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1-21

      刘庆华团队基于合肥光源,建立并发展了适用于固—液相电催化反应过程原位探测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实验技术,实现对上述问题的原位实时在线监测。...刘庆华介绍,在氧催化反应中,nife-mof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还原和氧析出活性,是以碳为基的铂催化剂(pt/c)的2~10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