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交易”相关结果532
      金风科技亮相SNEC2024,聚焦风光储氢融合发展

      来源:金风科技2024-06-17

      在能源应用领域,金风科技继续深化“三减碳+一平台”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在用能侧、供能侧和交易侧减碳,实现贯穿全过程的能源管理和管理,为企业创造碳减排最佳经济性路径。

      来源:肇庆市人民政府2024-06-13

      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辅导肇庆高新区高排放用能大户参与绿电交易,为用电侧企业的能耗大户提供外购电力的绿电解决方案。...选择多能互补、调节能力强的新能源场站组织开展“新能源就地消纳”交易试点,协调用电大户在电力交易中心购买廉价绿电,优先消纳大用户在其他地方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光伏项目绿电,探索肇庆高新区内企业分布式光伏自用余电廉价供给肇庆高新区内用电大户的路径

      来源:能见2024-06-13

      当然,电力行业主要是向其它行业和居民提供电力使用,并非自用而。...二是在电力系统交易中,目前仍以供求关系为主,碳减排因素占比还太小,需大幅度增加气变和碳减排的权重。三是电网系统优化调度能力的发挥仍然不太够。

      煤电,“只有腰包鼓了,腰杆子才能挺起来!”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6-03

      到底是谁排放了碳?要探索煤电与双碳的关系,首先要搞明白“到底是谁排放了碳?”...要搞明白到底是谁排放了碳?要拿到排放权、发展权、交易权、话语权,防止“双标”。

      来源:第八师石河子市人民政府2024-05-20

      (三)交易推进双碳排放数据平台建设,为绿色算力企业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提供数据支持。

      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碳绩效责任报告:江苏虚拟电厂“发电”能力超过200万千瓦

      来源:苏电牛思2024-05-16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网江苏电力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流程内容,从多维度对其情况进行统计与趋势分析,摸清碳家底,评估碳现状,将能耗和碳排放指标纳入业绩考核,给各环节碳排量戴上“紧箍咒”。

      “电-证-碳”市场交易机制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5-14

      因此,文章通过对三个市场的差异化分析和共性研究,通过剖析“电-证-碳”市场间交互关系和存在痛点,提出在绿证统一可再生能源电力环境价值交易标的基础上,以“证电分离”为核心的绿证参与碳市场的协同发展策略,以期和各位交流探讨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4-24

      及时更新发布区域电网因子,也有助于与国外标准互联互认。而且、区域电网因子更容易计算、计算也更准确。...2023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来源:电联新媒2024-04-15

      随着欧盟cbam进入过渡阶段,电解铝、钢铁等行业即将面临欧盟碳关税的压力,高耗能行业支付碳成本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在兼顾减排降碳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全国碳市场进一步发挥作用、引导控排行业降碳转型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因此不论为碳市场自身发展,还是从推动碳达峰目标的实现而言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3-20

      具体来说,两江新区将聚焦“源网荷储充”需求,建成集能耗监测、节能诊断、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能源一体化平台,支撑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等智能管理和优化调控,提升区域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王科坦言,很多地方在碳达峰过程中,为了给将来的碳排放量争取空间,把碳达峰变成了“碳冲锋”,不断冲高碳排放总量,因此全国...在宋雨彤看来,如果基准线设置比较严格,势必会提高这些工业企业的碳成本。“不像我国电力行业用户侧受碳成本影响相对较小,工业行业的碳成本可能会沿着供应链传导至下游企业和消费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6

      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明确金融投资机构等进入全国碳市场的准入条件,明确碳排放配额是否可抵质押、可担保,持续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种,探索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四、加快碳排放数据体系建设。

      来源:电联新媒2024-02-29

      全国碳市场中引入ccer抵销机制,关联了控排及非控排企业,扩大了全国碳市场的影响力。目前全国碳市场只认可ccer一种自愿减排机制,未来是否扩展,值得长期关注。...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必定能提升国内碳市场的活跃度,全国碳市场将更好地发挥其碳价格信号功能以及碳成本传导功能。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2-19

      ,展示总量、强度、综合能耗、能耗强度等国家双控指标变化趋势,服务政府全方位了解区域内情况,结合桑基图形式展示区域能源生成、传输、消费全流程的迁移,精准展示东台地区碳流溯源追踪,支撑政府合理开展

      来源:中国环境2024-02-02

      交易完成后,海油发展获得碳资产的增值收入。气电集团所购入的ccer,将用于所属电厂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三个周期的履约。”张景奇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交易首日,中国石化碳科公司等机构也参加了首批交易

      来源:中海石油气电集团2024-01-23

      “目前,中国海油有7家控股在运营燃气电厂,每年碳排放量大概在700万吨,根据燃气电厂的运行先进性来讲,有一些老的机组,大概一年会有30万吨左右的一个缺口,自愿减排量是可以抵消5%的碳配额,这一次我们交易的减排量是可以用在未来第三周期的履约

      来源:中海石油气电集团2024-01-23

      “目前,中国海油有7家控股在运营燃气电厂,每年碳排放量大概在700万吨,根据燃气电厂的运行先进性来讲,有一些老的机组,大概一年会有30万吨左右的一个缺口,自愿减排量是可以抵消5%的碳配额,这一次我们交易的减排量是可以用在未来第三周期的履约

      重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mark>交易</mark>(CCER)今日启动!

      来源:央视网2024-01-22

      据央视网消息,2024年1月22日星期一上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在北京启动。它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15

      在全社会形成了‘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企业更加重视碳资产的管理。”王科表示,这也对全国碳市场下一步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全国碳市场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汪鹏表示,与第一个履约周期相比,企业在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能力,以及通过碳市场优化配置减排资源表现有很大进步。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2-12

      “单独建一套监测系统成本比较高,接入青海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后,我们不仅省心,还节省了一大笔成本。”11月16日,在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该企业负责人牛军对电力数据产品赞不绝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