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权交易”相关结果275
      “电-证-碳”市场交易机制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5-14

      longshine-r 作者:屈阳)正文:2022年,国家层面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探索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4-04-22

      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基础前瞻性研究和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技术原始创新,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年4月18日发布《北京市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市属高校加强绿色低碳学科建设,具备条件和实力的高校加快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材料、绿色化工、碳排放权交易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2024-04-10

      支持有关高校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等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研究纳入高校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支持范围。...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快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排放权交易、碳汇、绿色金融等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构建高校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6

      除了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外,清算平台也是全国碳市场的另一大功能平台,是保证碳排放权交易能够顺利履约、交割的重要保障。建议加快推进碳清算所组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更好服务全国性碳市场体系建设。

      来源:电联新媒2024-02-29

      全国碳市场中引入ccer抵销机制,关联了控排及非控排企业,扩大了全国碳市场的影响力。目前全国碳市场只认可ccer一种自愿减排机制,未来是否扩展,值得长期关注。...2024年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将替代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15

      在全社会形成了‘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企业更加重视碳资产的管理。”王科表示,这也对全国碳市场下一步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全国碳市场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湖北经济学院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看来,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总体情况平稳有序,与第一次相比还有一些进步。“比如,全国碳市场的履约企业数量和覆盖排放量都在逐步增加。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2-12

      “单独建一套监测系统成本比较高,接入青海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后,我们不仅省心,还节省了一大笔成本。”11月16日,在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该企业负责人牛军对电力数据产品赞不绝口。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清华海峡研究院能源与环境中心特聘专家郑颖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对于绿电和绿证来说,其环境属性究竟被认定为减排量还是零碳排,对于电-碳协同的意义重大。“这决定着未来绿电、绿证在碳市场将如何认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清华海峡研究院能源与环境中心特聘专家郑颖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对于绿电和绿证来说,其环境属性究竟被认定为减排量还是零碳排,对于电-碳协同的意义重大。“这决定着未来绿电、绿证在碳市场将如何认定。

      从供给侧来看CCER重启对绿电交易的影响

      来源:硕电汇2023-11-22

      无论是关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还是有关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出台,都是以“全国统一市场”为指引,”电-碳-绿证市场协同运行”是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必然路径。...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对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提出了要求,随着国内政策引导与国外产业链对控的要求,国内绿电需求规模逐步扩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1-10

      这些元件可根据采集的数据实时计算出碳的排放量数值,并将数值传送到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动态排碳管理提供支撑。(龙群 曹祥魁 刘俊)...湖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双碳中心能效室副主管黄辉介绍,传统的碳核算方法核算周期长,不利于碳排放权交易。新研发的碳核算方法能更好地发挥碳价的信号作用,服务碳交易。

      来源:《能源评论》2023-09-05

      在进行企业年核算以及后续碳配额核算时,则可能因为不够严谨而产生不小的误差。其次,如果绿电纳入碳市场没有比例限制,那么企业将有可能仅靠购买绿电即可达到碳减排目标。...4月1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本市碳排放单位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表示,重点碳排放单位通过市场化手段购买使用的绿电碳排放量核算为0。

      来源:云南政协2023-08-18

      三是在有条件地的情况下,通过设备改造升级逐步减少能量损失,运用碳捕集及封存技术(ccs)对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输送以及地质封存等过程达到对二氧化碳长期处置。...围绕国家下达云南省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综合考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量)、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能耗强度、碳强度下降等目标,测算出云南省不同行业的碳排放数据,研究确定全省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对排放碳前十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

      云南政协提案:大力推动绿色金融 加大风光领域支持力度

      来源:云南省政协2023-08-18

      三是在有条件地的情况下,通过设备改造升级逐步减少能量损失,运用碳捕集及封存技术(ccs)对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输送以及地质封存等过程达到对二氧化碳长期处置。...围绕国家下达云南省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综合考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量)、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能耗强度、碳强度下降等目标,测算出云南省不同行业的碳排放数据,研究确定全省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对排放碳前十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8-17

      贵州省碳排放计算体系应该参考国际、国家、地方核算边界与国标文件,基于能源统计和工业清单建立标准化体系,确保最终碳排放数据具有在全球、全国范围内的有效说服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24

      “碳市场在全社会树立的‘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理念,对促进企业提升减排意识、优化碳资产管理、采取减排措施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王科表示。...“需要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与法规体系,建议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和法规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24

      “碳市场在全社会树立的‘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理念,对促进企业提升减排意识、优化碳资产管理、采取减排措施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王科表示。...“需要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与法规体系,建议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和法规体系。”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6-20

      碳资产都包括哪些碳产品或者财产性权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总体排放量,向企业免费或有偿发放(通常通过拍卖形式有偿发放)的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额度、许可或指标(通常1吨碳配额等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用于抵消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通常称为“控排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3-06-19

      一句话,个人日常生活产生的“碳”,可以卖了挣钱了。近年来,我国推进行业企业减排的同时,个人减排也在逐步推开。细算一下“衣食住行购”的碳排放量,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竟是大户。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6-01

      ,全社会“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宁夏碳排放权改革主要目标,即:2023年全面启动碳排放权改革,基本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等制度机制;2025年宁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法规、政策制度和运行保障机制更加完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