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07-08
对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示范)、工业数字化碳管理试点、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及应用企业名单的企业,分别给予6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
来源:工信天津2025-07-08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2025-07-07
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国际规则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纳入大规模技术改造总投资,按规定给予补贴。
来源:工信部2025-07-02
标准创新引领行动,围绕工业绿色微电网、清洁低碳氢、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以及数据中心、能碳数据统计核算、数字化能碳管理等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等新兴领域,推动关键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以标准创新引领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07-01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25-06-27
标准创新引领行动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标准引领: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中低温余热余能高效利用、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电池等多能互补利用标准制修订,加大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积极推动多种类异质可燃固体废弃物替代燃料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06-26
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中低温余热余能高效利用、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电池等多能互补利用标准制修订,加大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标准引领。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6-23
本次公示共有清洁氢替代、氢冶金、氢氮耦合、交通装备、绿色微电网5个方向,17个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公示。具体如下:
来源:河南省工信厅2025-06-20
共包含17项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涵盖清洁氢替代、氢冶金、氢氮耦合、交通装备、绿色微电网五个方向。...全文如下: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加速氢能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为全省工业领域氢能替代提供借鉴经验
来源:常州市生态环境局2025-06-19
溧阳市锂享小镇等8个园区成为首批市级近零碳试点园区;常州博瑞电力等7家企业入选首批市级近零碳工厂名单;全国19个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中,常州入选3个。...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在常州市绿色工厂创建方案中,将碳足迹核查、认证等列入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开展近零碳试点建设。
来源:河南省工信厅2025-06-12
鼓励企业、园区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开展氢能替代应用,探索氢能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清洁低碳氢应用示范场景。...推进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建设,提高碳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严禁以绿色甲醇名义违规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煤制甲醇项目。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5-06-12
、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典型应用场景。...鼓励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围绕活动主题和宣传重点,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内容丰富的低碳宣传活动,鼓励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6-06
园区微电网通过与大电网协同运行互动,实现负荷响应、辅助服务等功能,为大电网提供了稳定的可调可控的负荷。...该园区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绿色微电网系统,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调配,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成效,年碳减排量相当于一个占地1000亩的公园一年多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来源:河南省发展改革委2025-05-28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推动风光电“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应用,打造绿色微电网,建设中国尼龙城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两个增量配电网项目,提高“绿电”供应比例,逐步实现重点产业类项目配套绿电20%以上,目前增量配电网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5-22
同时,双方还将推动建立绿色微电网创新中心,加速液氢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氢能领域的深度协同,通过整合产业资源与高校科研力量,共同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来源:储能网2025-05-21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鼓励建设绿色用能产业园区和企业,发展工业绿色微电网。
来源:渭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05-19
(二)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包括数字化能碳管理等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信息采集、智能分析、精细管理和系统优化技术。
来源:陕西工信厅2025-05-14
、工业绿色微电网1.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产业园源网荷储协调型微网示范工程四、“零碳或近零碳”工厂1.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2.长庆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机械制造总厂3.施耐德电气设备工程
来源: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05-13
(二)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包括数字化能碳管理等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信息采集、智能分析、精细管理和系统优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