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节能重点工程”相关结果1627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6-20

      槽式太阳能导油系统是塔里木油田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点工程。...率先投运的博孜处理站4兆瓦槽式太阳能导油系统主要为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田——博孜-大北气田清洁生产供能,助力打造节能、稳定、高效的天然气处理站“样本”。

      浙江兰溪发布兰溪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来源:兰溪市人民政府2024-06-13

      “十四五”规划项目全面落地,“十五五”规划项目适度超前推进,确保横溪、灵洞扩、黄店、马达等重点工程按照规划时序开工建设,电网网架完善工程有序推进。(二)供电能力不断提升。...深化虚拟电厂、微网等创新发展模式,挖掘海量资源调节潜力;加大对全市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的精细摸排,推动上华街道卫生院、人民医院、融媒体中心、兰创集团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降碳改造。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2024-06-12

      到2027年,重点钢铁企业实现超低排放;重点焦化、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工程;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专项资金,推动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煤炭、焦化、纺织、造纸、印染、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项目投资额的15%。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2024-06-12

      十四、实施污染减排重点工程推动锅炉和炉窑稳定排放达标。推进包装印刷行业vocs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老旧设施改造。...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及专项工程,推进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技改、自愿型清洁生产等项目。配合推动实施吴泾地区整体转型。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2024-06-11

      到2027年,重点钢铁企业实现超低排放;重点焦化、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工程;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专项资金,推动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煤炭、焦化、纺织、造纸、印染、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项目投资额的15%。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2024-06-06

      在环境监测、环保装备、环境咨询领域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行业影响广的环保企业,带动装备升级、产品上档、节能环保产业上水平,引导全省环保产业从污染末端治理向服务经济发展绿色改造转变。...目标确保到2025年全省空气质量持续巩固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不发生人为导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工程减排量“十四五”期间累计达到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2024-06-05

      在环境监测、环保装备、环境咨询领域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行业影响广的环保企业,带动装备升级、产品上档、节能环保产业上水平,引导全省环保产业从污染末端治理向服务经济发展绿色改造转变。...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确保到2025年全省空气质量持续巩固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不发生人为导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工程减排量

      来源:珠海市人民政府2024-05-28

      一、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技术改造作为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最关键的密码,作为珠海坚持制造业当家的重点工程,作为撬动工业设备大规模更新的一个重要支点,坚持鼓励先进...到2027年,力争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实现倍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

      来源:定海区发改局2024-05-28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淘汰高能耗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大能源利用监测力度,推进节约用电和科学用电工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指导思想有效应对2024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可能出现的用电缺口,保障好民生用电,兼顾重点工程、重点企业生产用电需求,维护好正常稳定的供用电秩序,保障全区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创新

      来源:椒江区人民政府2024-05-20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节电、节能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节电氛围,不断提高全民的节电意识。三、实施方案本方案以全区供电负荷缺口量为主要依据,分为a级、b级、c级、d级、e级、f级六个工作方案。...各街道办事处要统筹安排,按照先生活、后生产,有保有限原则,坚持把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电放在第一位;优先保障重要用户即党政机关、部队、医院、学校、重点工程、科研、交通枢纽、防台抗洪设施等用电;尽力减少拉电次数

      浙江舟山市岱山县2024年有序用电方案:错避峰负荷总量3.61万千瓦

      来源:岱山县供电公司2024-05-17

      按照省政府“保安全、保民生、保有序、促节能、促转型”的工作要求,以及县委县政府要求兼顾省级重点工程生产用电需求,维护好正常稳定的供用电秩序,保障全县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五)节约用电的原则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淘汰高能耗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大能源利用监测力度,推进节约用电和科学用电工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出台节约用电补贴政策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5-16

      、绿色碳先进技术示范、环境基础设施、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修复六大领域重点工程,实施光伏之城、智慧电力之城、废旧循环利用之城、绿色钢铁之城、绿色建筑之城、绿色交通之城、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之城、绿色政策友好之城...聚焦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加快城乡建筑低碳转型、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城市绿心生态价值提升六大主要任务,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全民行动三大配套措施,布局能源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

      来源:临淄区人民政府2024-04-03

      积极推介全区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积极吸引权威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绿色基金参与,推动全区节能降碳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持本地高校开设节能、储能、氢能、碳减排、碳市场等相关专业,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绿色低碳人才培养模式。(十)绿色低碳对外合作行动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5

      两项工程投产后,每年可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超180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60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陕北—安徽特高压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也是安徽第一条全额消纳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24-03-13

      调研会上,河北院介绍了二次系统在线监测、小型化设备选择、变电站节能降碳技术等基建新技术,双方围绕新技术落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下一步,设计中心(勘测设计公司)将认真总结本次调研成果,结合宁河重建、高村220kv输变电工程等重点工程开展新技术应用策划,为公司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上海电气电站集团2024-03-01

      电力专家指出,该项国家重点工程节能、环保、节水先进技术代表了我国燃煤电厂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充当了开路先锋。华电喀什2×660mw热电联产项目位于“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新疆喀什市。

      贵州望谟县: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力度  因地制宜推广光伏

      来源:贵州望谟县人民政府2024-02-19

      三、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以有色、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改造升级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动有色行业积极开展电解槽结构优化与智能控制等节能技术改造。

      来源:眉山市人民政府2024-02-18

      加大先进高效装备和产品推广力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升级,打造能效“领跑者”。3.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加快川渝1000千伏、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500千伏眉山西变电站等重点工程眉山段建设。2.深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推进减煤、控油、增电、稳气、发展新能源,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08

      紧扣绿色制造方向,加快钢铁、石化、建材等9个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围绕绿色建材、风电装备、绿色智能船舶等优势领域,重点培育6家省级产业园区,打造城市矿产、秸秆利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

      江苏省政协委员严华:建设低碳园区 推进绿色发展

      来源:江苏省政协2024-02-05

      完善节能减碳专项资金奖励政策,推动企业加快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对节能减碳重点工程和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具有示范效应的节能减碳项目,优先给予资金、土地等扶持。鼓励节能减碳新技术研究开发、示范项目推广。开...鼓励企业加大节能研发、节能推进体系和节能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紧破题二氧化碳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引导园区内企业积极探索碳排放的捕获、封存与利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