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锂电池新材料”相关结果2188

      来源:海东市人民政府昨天

      锂电产业方面,建成磷酸铁锂产能3万吨、负极材料产能5万吨;青海生龙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正在建设,青海天蓝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期项目已于4月20日分批投产,6月底全部建成。...截至目前,在光伏产业方面,海东红狮硅基新材料一期年产10万吨多晶硅项目主装置27座精馏塔吊装已全部完成,计划9月底前建成投产,形成产能10万吨,实现当年产值15亿元以上,三期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

      来源:电池中国昨天

      这意味着,特斯拉一直受产量掣肘的4680电池,其产线爬产已初见成效,而且成本或逐渐与其供应商制造的三元锂电池实现平价,这或将成为业内的一次突破。...大圆柱电池可以更好地适配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更高能量密度的新型材料,并通过结构创新、新材料应用等方式,兼顾电池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容量、快充性能等,从而同时满足电动汽车长续航、4c-6c超快充等需求。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昨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贝特瑞新材料消息,6月16日,云南贝特瑞负极智能一体化工厂一期项目在云南大理祥云县正式投产。...据悉,贝特瑞云南基地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分3期建设。一期项目建设年产5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打造行业全工序,全产业链,全自动化的生产模式。

      来源:德阳市生态环境局2024-06-12

      新材料、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以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生物能、燃料电池、锂电池等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电设备产量全球第一,被联合国列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

      权威钠电测评!全国第四批钠电测评通过企业名单即将发布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4-06-06

      1、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国钠能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3、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4、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深圳市拓邦锂电池有限公司;6、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7、江苏浩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进一步落实《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推动加快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的重点任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阳泉市人民政府、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于2024年

      60亿加码全固态电池!我国现存电池相关企业超106万家

      来源:我的电池网2024-06-05

      ,清陶能源获10轮融资,卫蓝新能源获8轮融资,辉能科技获7轮融资,欣界能源获6轮融资,太蓝新能源获5轮融资,高能时代、赣锋锂电、恩力动力均获2轮融资,领新新能源、中科深蓝汇泽、中固时代、中科固能、融固新材料...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显示,基于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和降本路径的研判,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6-03

      近年来,储能和电动汽车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存在关键材料进口依赖度较高、资源短缺等问题,难以支撑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产业急需能与锂离子电池储能形成互补和有效替代的新材料。...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已成为外贸“新三样”,2024年一季度,这三类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占我国出口总值比重达到4.7%。它们关联一个关键产业:新型储能。

      精彩纷呈!中国能建举办2024年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论坛暨储能新产品发布会

      来源:中储科技2024-05-31

      在主题报告环节,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袁国辉教授,电规总院副总工程师、能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徐东杰两位专家分别作主题报告。...论坛期间,60余名嘉宾先后参观考察中储科技产品展厅、自动化生产车间和研发实验室,对中储科技在储能系统锂电池pack研发、制造及生产线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东驰能源固态电池产品下线!与四家企业签署合作!

      来源:东驰能源2024-05-31

      东驰能源董事长在致词中讲到:“吉林省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的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混合制企业,公司技术依托于东北师范大学锂电研发团队,依托教育部、科技部、发改委等七部委成立的“...学校坚持聚焦“四个面向”,围绕吉林省支柱、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在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生物医药、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等领域建设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持续推进工程实验室

      铜价也疯狂 锂电铜箔影响几何?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22

      金美新材料复合铜箔工艺良率超过80%,通过最佳性价比工艺,金美新材料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复合集流体与传统纯金属铜箔成本持平。...其中,锂电池金属原料铜5月20日单日暴涨4700元,再创铜价新高,次日急跌1090元,目前国内市场铜现货价格8.6万元/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2

      宝明科技62亿项目终止5月21日宝明科技公告,近日,公司与马鞍山市宁马新型功能区管委会签署了《宝明科技复合铜箔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建设合同及补充协议之终止协议》,安徽宝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马鞍山市横望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5-20

      近日,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兼顾1000公里续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品,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今年2月,欣旺达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已开发完成4c磷酸铁锂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35wh

      股权变动!合纵科技转让贵州雅友55%股权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17

      股权结构图如下:据悉,贵州雅友生产的主要产品为磷酸铁,主要用于制造磷酸铁锂,磷酸铁锂主要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及储能中使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晚间,合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纵科技”)发布关于转让贵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雅友”)股权的公告。

      来源:苏州市人民政府2024-05-16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巩固现有创新药物、新材料、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工业软件、机器视觉等领域先发优势,前瞻布局大健康、纳米+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创新等方向。...(责任单位:经发委、投促委、科创委,以下均需各功能区落实,不再列出)(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电池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加快产业链强链延链,发挥龙头企业牵引效应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5-15

      贺克斌:最核心的突破点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以“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三是广泛开展风、光发展对生态影响的研究,加速环境友好的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建立生态友好型风、光利用技术。加强管理细则以降低集中式风、光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7家企业受国务院关注!李强:储能产业有着巨大需求和广阔前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15

      特变电工成立于1988年,是我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业务范围涉及输变电、传统能源、新能源、新材料等各大领域。...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向李强总理汇报公司发展情况图片来源:国轩高科作为一家专注新能源电池的技术型公司,国轩高科持续推进铁锰锂电池、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技术和产品创新,在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居全球领先地位。

      虚拟电厂有哪些从需求侧聚合资源的商业模式?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5-15

      贺克斌:最核心的突破点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以“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三是广泛开展风、光发展对生态影响的研究,加速环境友好的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建立生态友好型风、光利用技术。加强管理细则以降低集中式风、光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苏州市政府2024-05-14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巩固现有创新药物、新材料、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工业软件、机器视觉等领域先发优势,前瞻布局大健康、纳米+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创新等方向。...(责任单位:经发委、投促委、科创委,以下均需各功能区落实,不再列出)(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电池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加快产业链强链延链,发挥龙头企业牵引效应

      山东省发布风电行动计划:到2025年海上风电并网规模达到600万千瓦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5-14

      2024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45万亿元左右;2025年,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5万亿元左右。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5-13

      该公司主要向锂电池、半导体、pcb、平板显示、光伏等行业领域制造厂商提供工业检测、自动化、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新材料等产品及服务,拥有众多稳定、优质的知名客户,已发展成为多个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