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工业园区”相关结果562
      思格:光储一体、AI融合  引领分布式能源创新发展

      来源:思格新能源昨天

      思格零碳家思格零碳家,是思格面向高端别墅场景打造的一套完整、绿色、智能的家庭能源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工商业光储逆变器系列(50kw/60kw/100kw/110kw)和工商业50-300kwh储能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园区、商业中心、数据中心等场景。

      纳晖新能源与中农信投达成战略合作,以新能源全域全场景方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纳晖新能源2024-06-13

      纳晖新能源与中农信投(上海)供应链有限公司在展会上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户用、公共建筑、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全场景新能源建设,为县域企事业和村镇新能源的发展打造示范样板。...纳晖新能源绿能解决方案,立足户用、农业、公共建筑等多种场景,并为高端别墅设计“零碳适家”场景方案,该方案具备三个特点:一、更美观,从高品质的产品、定制化的设计和全流程线上线下安装标准严格把控,在防水隔热的基础上进阶品质生活

      来源:浙电e家2024-06-12

      通过帮助氢能源零碳物流发展,该工程将推动甬城百姓用上更环保、更健康的冷链配送服务。供稿科技部 毛航银宁波公司 唐瑾瑾 叶夏明电科院 汪冬辉 章雷其 江航宁波·慈溪公司 张恺 姚科斌...工业园区作为能源消费主要集合地,涉及电、冷、热、气等多种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用能服务生态体系。

      <mark>零碳</mark>不难,欢迎来“取经”

      来源:远景集团2024-06-06

      远景还参与建设内蒙古包头达茂巴润工业园区,围绕“钢铁原料-炼钢-风机零部件”及“铁矿副产品(萤石)-氟化工”产业链,目标将其发展成为零碳产业园区的另一个标杆。...远景首创零碳产业园模式,并于2022年率先落地内蒙古鄂尔多斯,融合了新型能源系统和低碳制造的解决方案,成为绿色工业体系的“新基建”。而在2023年,远景零碳产业园模式“遍地开花”。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2024-05-30

      推进新一轮城市更新,分类推进建筑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在老旧小区、城市综合体和工业园区等打造降能耗、降成本的城市更新单元。...加快推进高星级绿色建筑、近零(含超低、零)能耗建筑、绿色生态城区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开展近零碳(零碳)区域试点。推进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等绿色建筑重点发展区高星级绿色建筑两个“百分百”建设。

      杭州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建设虚拟电厂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2024-05-29

      推进新一轮城市更新,分类推进建筑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在老旧小区、城市综合体和工业园区等打造降能耗、降成本的城市更新单元。...加快推进高星级绿色建筑、近零(含超低、零)能耗建筑、绿色生态城区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开展近零碳(零碳)区域试点。推进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等绿色建筑重点发展区高星级绿色建筑两个“百分百”建设。

      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之路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5-22

      5月,安徽省也发布了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试行),其中提出,支持试点园区按照“以荷定源”的原则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探索园区微电网建设,构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202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试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5-17

      记者16日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获悉,该园区日前组织召开《推动晶硅、锂电产业零碳标准体系工作务虚会》,标志着青海省首个晶硅、锂电产业零碳标准体系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来源:云南省发展改革委2024-05-15

      拖潭光伏发电项目11 松坪光伏发电项目12 汤丹石庄光伏发电项目13 化桃箐光伏发电项目14 宜良匡远“林光互补”光伏项目15 宜良竹山“林光互补”光伏项目16 宜良龙洞复合光伏项目17 宜良北古城“零碳...云南华电楚雄双柏干海资一期200mw复合光伏项目67 双柏白玉村光伏项目68 双柏坝冲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69 班别光伏发电项目70 一街乡野猪塘煤矿30万吨/年资源整合技改项目71 楚雄高新区云甸工业园区供气管网及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5-08

      4月12日,在伊吾工业园区伊吾纳宇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加氢站里,一辆氢能源重卡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入加氢站加注氢能燃料。...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作用,疆纳集团大力发展零碳物流运输产业,通过工业副产制氢填补区域内氢能空白,支持区域低碳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由工业领域应用延伸到民用及公共交通事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29

      据新疆盛聚力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华介绍,2018年6月,鄯善石材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成功列入国家第三批第二批次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在辽矿集团第一采煤区旧址对街,连片的蓝色光伏发电板上方,“辽矿集团零碳产业园”九个红色大字醒目矗立。有着百年开采历史的煤炭企业,已建成装机总容量6.755万千瓦的光伏项目。

      2024中关村论坛“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圆满召开!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4-29

      结合清华大学与亿华通、聚通科技、张家口冬奥会、鄂尔多斯零碳工业园区等产学研合作案例,详细解读了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电解水制氢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氢能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等问题,并对氢能技术链、价值链、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04-25

      并且,研究制定绿色低碳产品标准;推进绿色产品及供应链标准,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分类建立绿色低碳或零碳公共机构建设及评价标准,分类建立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准入、运营、碳排放核算及评价标准,推动园区层面绿色低碳标准集成应用,形成标准集成应用指南。

      第三届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草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4-04-25

      以各地市为单位组织政府拟采购项目、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等,在新环会现场召开需求发布会,做好真实有效的供需对接。...安徽省碳中和研究会(拟)、合肥低碳研究院协办单位: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乡镇水务分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长三角vocs 治理产学研用联盟、安徽省节能协会、安徽省环境检测行业协会、安徽省零碳协会

      来源:宁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04-24

      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发展分布式光伏、多元储能,研究探索分散式风电建设可行性并开展试点,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到2025年,研发、树立典型、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及装备,建设一批节能降碳项目,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以上,完成省下达的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

      来源:珠海市人民政府2024-04-19

      将“无废企业”“无废园区”建设与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打造协同推进,推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富山工业园开展“无废园区”建设提质增效。...围绕“4+3”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新兴产业。积极推行绿色制造,深入推进清洁生产,不断提升行业能效水平,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来源:珠海市人民政府2024-04-17

      将“无废企业”“无废园区”建设与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打造协同推进,推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富山工业园开展“无废园区”建设提质增效。...围绕“4+3”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新兴产业。积极推行绿色制造,深入推进清洁生产,不断提升行业能效水平,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正在报名|2024年首届源网荷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4-16

      2.智慧园区的数字化运营3.传统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型4.园区碳排放核算解析5.零碳园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6.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发展与展望7.工业园区风光储接入电网安全运行经验8.低碳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焦点五:项目参观天津泰达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五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4-12

      据介绍,南川工业园区将分三阶段打造零碳产业园区,三个阶段时间点分别是2025年、2028年、2030年。到2025年底前,建成绿电产业园区。...到2030年底前,建成零碳产业园区。通过草原、林地、湿地等碳汇资源,建设负碳产业,形成碳平衡体系,实现能源结构多能互补,储能替代高尖峰负荷50%以上,绿电供应达到80%,清洁能源供应达到100%。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4-1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西宁南川工业园区组织26家企业召开“零碳园区”建设宣贯会,标志着继1月31日《南川工业园区零碳产业园建设方案》通过评审后,全面启动“零碳园区”建设工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