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小湾不小 见证小湾水电站的世界奇迹

2012-08-15 12:00来源:搜狐关键词:华能小湾电站水电工程发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持续帮扶,小湾电站造福一方

小湾电站,横跨澜沧江,连接云南省的两个县:凤庆和南涧。电站所在地是两个小湾镇,一个是凤庆的小湾镇,一个是南涧的小湾东镇。以前这里山高地少,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生活困难。

来到离电站不远的小湾东镇岔江村,只见村里盖起了不少白墙黑瓦的小楼房。彝族村民查国雄家的院子里,有三座房屋:一座是他爷爷过去盖的土坯房,一座是他父亲过去盖的木头房,一座是他现在盖的小楼房。他告诉记者,这些年,靠跑运输、在电站打工挣了钱,日子好多了。说着说着,查国雄不禁冒出一句:“这个水电站千年一遇!”

一个凝聚现代科技和文明的电站,突然来到一个闭塞、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带给当地群众的不仅是惊叹,也有新风和机遇。

岔江村98%的村民是彝族。7月13日,在岔江村党员大会上,彝族村民党员查文海用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从前买东西要走30里山路去赶集,如今村口的小卖部就能买;从前几乎没有人会讲普通话,如今除了特别年长的老人,几乎人人会讲。

在工程建设的带动下,缺少商品经济意识的乡民开始做起买卖,发展产业。小湾东镇涌现出一大批商店、饭店、运输车队,传统的山区农业乡镇已经发展成电站后勤服务基地。2001年查文海开始依托电站工程跑运输,一年就能收入5000多元。前年,查文海换了辆新的东风大卡车,如今光这样的大货车岔江村就有27台。有的运输个体户还走出大山,到外地去拉活。

如何与所在地和谐发展,是世界水电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华能小湾电站自工程开工以来,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开辟多种渠道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华能集团副总经理寇伟,曾任小湾电站筹备处负责人,参与了小湾电站建设的全过程,他说:“发电输往外地,那电站能给当地留下些什么?从一开始,我们就认真考虑怎样将环境优势变成致富渠道、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

小湾电站水库移民涉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保山市3州市、8个县区的42547人。在征地及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随着国家及云南相关政策的调整,华能不断按照“靠高不靠低”的原则追加概算,由国家原审定的25.5亿元调整为102.6亿元,增加了3倍。

在修建对外交通的生命线岔小公路时,华能澜沧江公司不惜增加投资1000多万元,绕道10多公里,穿过拥翠、碧溪等5个乡镇、112个自然村,使数万群众摆脱崎岖山路。小湾电站水库淹没凤庆县鲁史镇漭街渡大桥,原来准备改为汽车轮渡交通,投资仅需2800万元。华能澜沧江公司从当地长远发展考虑,将轮渡方案调整为新建漭街渡大桥,总投资追加到1.8亿元,沿江两岸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方便了10多万群众的生产生活。

6年来华能小湾电站累计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帮助电站周边地区建设完善农村中小学,援建农村卫生室、农村文化室,整治村容村貌,解决饮水困难,资助乡村教师、医生业务培训;资助4万名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300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转业培训,资助100名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小湾电站还连续6年派出人员常驻电站附近的两个村子,帮助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7月中旬以来,小湾电站驻岔江村指导员邱小弟正忙着分发598张村农业合作社股权证。这个由电站扶持建立的村农业合作社,集中承包电站营地绿化、水库复绿、边坡守护以及其他零星工程,并发展特色农业,村民自由入股,年底分红。今年,小湾电站专门拨出30万元,为全村598户每户购买一股,让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合作社的发展果实。

背靠小湾电站这棵大树,南涧县小湾东镇的经济总量由全县倒数第二跃居全县之首,隔河相望的凤庆县小湾镇也不逊色,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四年翻了一番多。

电站在建设中及竣工后所缴纳的各类税费,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开工至今,小湾电站上缴税费达28.48亿元,建成投运后正常年份小湾电站上缴税费达11亿元。

“能源于水,有容乃大。”在小湾电站,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小湾电站员工正是以奋进精神和宽广胸怀,创造中国水电史上的新纪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小湾不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能小湾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发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