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技术正文

【技术流】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机组性能分析软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2014-10-31 09:57来源: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作者:喻玫 吕霞 李志 石书雨关键词: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火电机组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适应日趋严格的新环保标准和提高发电经济效率,电力行业正大规模对现役锅炉进行改造。锅炉改造需要对锅炉的热力、水动力、壁温、烟风阻力、制粉系统等方面的性能进行完整理论计算和分析,从而有效地预测锅炉在本体结构,辅助设备,燃烧工况,投运燃料等边界条件发生变化后的运行情况。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机组性能分析软件系统能够很好的完成上述任务,并已全面应用于大量锅炉改造业务。应用实践中证明,锅炉各项运行指标显示与系统所得到的主要性能参数与实际运行情况吻合良好,证明系统的性能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对锅炉改造设计的合理性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依据,从而保证改造后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立灵活通用型系统扩展适用面

锅炉性能计算可靠性要求高、工作量大。设计方案的通用性差,多为单件定制,设计工作的实践性、经验性强。系统研发最大技术难点在于如何保证系统在超(超)临界锅炉机组上的通用性和可扩充性。通用性需求源于锅炉性能计算设计方案的灵活性。系统的算法设计和软件结构设计都必须从通用性角度来考虑。为解决系统的适用性和可扩充性问题,如图1 所示,锅炉性能计算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存在两种思路:其一,是建立“应用导向型系统”,其二,是建立“灵活通用型系统”。

“应用导向型系统”采用自上而下的建模方式,需要面向具体应用问题,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预定义的模型是有限的,当出现预先未考虑到的情况时,系统就不能够适用,必须扩充新的模型。“灵活通用型系统”采用自下而上的建模方式,使用者首先确定锅炉的基本组成部件,然后再详细描述各个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形成完整的锅炉系统模型。采用这一技术思路,需要建立起一个可选的部件模型库,进而再采用图形化方式来描述灵活多变的系统级逻辑关系,其优点在于软件系统的通用性更好,适用面广。按照锅炉性能计算系统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要求,本系统研发工作在总体上选择采用了“灵活通用型系统”的研发思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