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风电供暖?

2015-07-30 09:26来源:《财经》作者:沈小波关键词:风电供暖弃风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能源局的风电供暖规划层层递进。近日,能源局在官网公布《关于开展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北方七省区研究风电供暖,有条件的地区要编制年度风电供暖工作方案。

两年前,能源局要求地方积极申报风电供暖项目。再往前,2011年,风电供暖起步,能源局开始布点风电供暖示范项目。

相关新闻: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

风电供暖意在解决弃风问题。2010年出现弃风现象,从2011年起,每年弃风电量都在100亿千瓦时以上。2014年弃风162亿千瓦时。业内认为,如能用弃掉的风电制热供暖,既清洁环保,又能减少风电浪费,一举两得。

四年来,从第一个吃螃蟹的大唐洮南风电供暖项目,到后来受政策鼓动,目的各异的其他示范项目,都采用风电场捆绑热力站的模式,并且不触碰价格主管部门定的电价、热价。

对于这些项目,主管部门都在当地发电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上给予特别照顾,用多发电来弥补后面电制热环节的高成本。区别在于,大唐洮南项目多发的电量,远超电制热环节的消耗电量,大唐之后的一些项目,两者电量相等。

但这种模式无法改变电制热环节的不经济。无论是大唐洮南补偿电量大于消耗电量,还是后来的两者电量相等,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在现实中已被证明行不通。

在弃风环境下,补偿电量大于消耗电量,则风电供暖项目挤占其他风电场的上网电量,形成不公平。两者相等,风电场积极性则不足。

多名专家均认为,用风电场捆绑热力站,风电多发,补偿制热亏损的模式,小范围示范可以,大规模推广则不宜。

风电供暖发展模式的偏差背后,是北方地区扭曲的用能结构。

北方供暖用能巨大,占全国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现状是大量采用燃煤锅炉。一般来说,北方供暖区省会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占比近50%,其余部分由散烧锅炉供暖。地级市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占比约20%,剩余为散烧锅炉,再往下,供暖基本都由散烧煤炭解决。这种用能方式能效低下、污染严重,是霾压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标题:调整供暖结构才能实现风电供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