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分析】谁在忽悠谁?能源互联网概念背后的利益之争

2015-11-24 08:54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聂光辉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特高压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市场规模至少在5万亿以上”,这是能源互联网在概念刚刚诞生不久,在政策和商业模式有待于商榷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炒作而产生的数字。甚至,业界还有人将此误解为能源互联网即是电力互联网。

相关阅读:电力巨头抢食能源互联网 你准备好分羹了吗?

概念的诞生到成熟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不是一个团体或个人所能够完全阐释的,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即是如此。从诞生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讨论,目前,具体详实内涵尚无定论,无论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如何完美,而政策也只是起到导向作用,短期内难以形成盈利。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目前,业界主要存在三种声音,事实上这三种代表了各方不同的利益。

第一种声音,认为能源互联网可以理解为是综合运用了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并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的网络。

这种解释的要点在于把能源的连接作为了重点,强调了在现有的传统能源网络的基础上铺设能源信息采集设备,运用互联共享的思想,实现能源流通和交易的自动化、信息化。

不过这种貌似完美的融合是实际落地执行的过程中,难度之大,实在难以想象。单指电力网络的联接,撇开电力的国家战略安全地位不谈,仅仅从技术上实现去中心的互联网化的物理联接,恐怕就难以执行下去。更何况再融合目前的石油网络和天然气网络,无论是政策现状上以及技术条件上都不具备可行性较强的条件。

第二种声音,认为能源互联网的落地首要是实现能源的“两个替代”,即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从而实现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作为主导方向,实现能源互联的泛在坚强智能电网

这种解释更多的强调了能源的输送与高效利用上,虽然也是立足未来能源的利用方式上,但仍是能源互联网的一种狭义的解释。业界有人将此误解为能源互联网即是电力互联网,其实能源互联网与电力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广义的能源既包含原生态的或含有明显的原生态特征的能源,即一次能源,又包含经过加工或者物理、化学等转换的二次能源形式,比如,从煤炭到电能,而电力互联网更多的强调的是二次能源电能的互联上。

第三种声音,认为能源互联网应在能源的信息上采集与分享上下功夫,构建能源信息网,从而高效的实现能源购销行为。

这种解释更多的强调了信息网的建设,即实现有关能源的信息交易网建设。其思考的来源是日臻成熟并逐渐成为新的基础设施的互联网的发展。其目的是通过信息网的交易,实现能源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是谁在忽悠谁?概念之争背后实际是利益之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