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南衡阳市十三五规划:实施区域热电联产 工业燃煤锅炉改造等 重点推进常宁庙前等22座风电场(全文)

2016-06-15 08:5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衡阳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推进教育现代化

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强化教育保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年。

121、发展学前教育。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支持力度,提高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格局。强化依法规范,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实施优秀幼儿园创建计划,到2020年,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85%。

122、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城乡对口支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强化校际间、区域间教师与教育行政干部交流及合作,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化农村和城区中小学校布局,完善招生入学机制,有效化解边远农村小学生就读难和城市“大班额”难题,逐步消除义务教育择校现象。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支持各县市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到2020年,9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

123、推动高中教育高质量特色化发展。发挥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优势,扩大对口扶持薄弱高中学校的参与面。鼓励学校立足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实际,打造一批科技、艺术、外语、体育等方面特色高中。推动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探索高中和大学合作,试点新型综合高中建设,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1-3所普通高中学校进入全省特色学校行列。

124、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推动具备条件的在衡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健全职业院校能动服务产业发展机制,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推动用工企业和单位与学校紧密对接,推广“订单式”培训,促进产教融合。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高等职业学院和职业教育集团。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打造一批重点品牌专业,增强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能力。推进衡阳技师学院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建设,打造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拓展职业院校网络培训,推进企业员工、农民及社会人士职业培训。到2020年,建设3-5所省卓越中职学校、1-2所省卓越高职院校、1所国家重点高级技工学校,每个县重点办好1所示范性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125、推进大学教育创新发展。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支持做强医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国际经济贸易、中文英语语言教育、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等优势学科专业、特色专业,支持建设社会急需专业。推动高校开展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支持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创新计划和科研创新项目,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促进在衡高校之间、在衡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26、增强教育发展保障。依法加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施“卓越教师、名师、名校长成长计划”,依法落实教师待遇,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落实相关政策,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提高民办教育质量。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学校去行政化,推进“管、办、评”分离,改进学校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探索九年一贯制学区管理新模式。加快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形成适合我市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深化和完善养成教育“衡阳模式”。实施“三通工程”,促进信息化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质量差距。

专 栏29:教育提质工程

提质发展基础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城镇义务教育扩容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到2020年,8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

加快化解城区大班额。完成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新建学校35所、撤并学校8所,到2020年,城区保有小学150所、初中35所、高中12所、教育综合实践基地1个,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建设衡阳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搭建产教融合统筹实施与管理平台。整合衡阳幼师、耒阳师范和衡阳艺术学校,创建衡阳师范艺术高等职业学院。整合职业办学资源,兴建市职业中专和市建设职业中专2所高标准中职学校。实施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改建衡南县、衡东县职业中专,7县(市)重点建设的公办中职学校达到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及以上标准。

促进发展民办教育。建设石鼓区北师大衡阳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珠晖区正源学校、衡山科学城扩城引资配套国际学校、常宁湘南实验学校、常宁尚宇学校等。

推动发展智慧教育。推进衡阳市教育“三通工程”建设,到2020年,实现各县市区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

支持在衡高校建设。支持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工学院等院校综合教学楼、实验楼、文体场馆、学术交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高铁学院等学校教学楼、实训基地、实训大楼等设施建设,提升办学能力水平。

第三节  促进社会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坚持多措并举,缩小分配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127、努力促进更多就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职业培训机制,实施困难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计划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高就业群体技能。注重发展吸收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开发适合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岗位供给。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分类别给予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费用补贴,带动社会就业。建立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联网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行动,促进社会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十三五”期间,完成32.5万人技能培训,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

128、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合理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探索建立向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同步提高收入分配统筹能力、收入检测技术保障能力、收入分配秩序监管能力,有效保护合法收入,有序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十三五”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第四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全民覆盖、适度保障、权责结合、互助共济,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综合保障能力。

129、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劳多得激励机制。加快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整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促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相互补充和衔接发展。改革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确保依法依规高效使用。建设区域性工伤康复平台。推进生育保险用人单位全覆盖。实现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合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建设衡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增强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

130、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实行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实现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提高特困人群供养水平,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城市“三无”人员低保金、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推动医疗救助政策与各类医疗保险有效衔接,实行“一站式”结算,适当拓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支持工会等群团组织开展医疗互助、大病救助等专项活动。推进“救急难”工作,加强临时救助。新改扩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到2020年,特困人员供养率达到100%。

131、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和其他保障制度。健全困境儿童福利体系,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残疾及精神病人福利体系,鼓励发展福利企业,帮助残疾人就业。加强民政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困境精神病人救助。完善殡葬设施。培育和规范各类慈善组织,促进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对接,加强慈善从业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132、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通过回购商品房、长期租赁和发放租赁补贴等方式,多元化筹集保障房房源。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2020年,中心城区及各县城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23%,农村危房改造覆盖面达100%。加强保障性住房准入、使用、退出等全过程管理,有效解决住房困难群众及一线劳动人员住房问题。加快住房公积金向民营企业和进城务工人员覆盖步伐。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第五节  推进健康衡阳建设

构建涵盖医疗、卫生、药品、体育、食品等多层次的健康体系,突出健康公共产品属性,满足人民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

133、建设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服务能力为核心,发挥南华大学医学研究及教学资源优势,支持申报建设一批省级及以上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加强高级医疗人才培养。支持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市中心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建设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水平的医疗专科,加强与市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实施一批医学科技研究及创新专项,增强医疗服务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健康服务机构来衡阳发展,进一步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134、提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优化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加强县市区二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支持耒阳、祁东、常宁等各建设一家三级医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健全城市医院支农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各级中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普及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构建健康衡阳云平台,提升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提高到5.8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3名。

13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二级、三级医院按规定比例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机制,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公立医疗机构改制改造、兼并重组,鼓励部分公立医院转型、改制。建立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工作。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衡阳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