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综合正文

【特别策划】孙中山与三峡工程

2016-12-01 09:26来源:三峡小微作者:郭涛关键词:三峡水电站孙中山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于是,1917年至1919年间,孙中山倾其毕生学力,撰写《建国方略》,系统地阐述、抒发自己建国的宏图大志和主要构想。《建国方略》由《民权初步》《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三篇构成。三篇著作先后独立发表,然后结集成册。《民权初步》原名《会议通则》,出版于1917年,后收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内容主要是教育国民怎样行使民主。《实业计划》是用英文写成,原名《国际共同发展的中国实业计划》(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书成于1918年,发表于1919年6月,后收编为《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这是孙中山构想的国家经济大建设的蓝图,也是他描绘的“实业救国”的宏伟理想和向西方国际资本展示的中国复兴建设的巨大市场、无限商机。1919年1月中旬,英文版《实业计划》正式发表之前,孙中山将其分别寄给美国驻北京公使芮恩施、其英国老师康黎的夫人、英国内阁阁员、美国商务部长刘飞尔、意大利陆军大臣嘉利亚等人,以期引起世界的关注和争取国际合作。而在国内,《实业计划》的中文版则首先发表在《建设杂志》上,1921年以《建国方略》之名结集出版,在国内外都引起极大反响。《孙文学说》这部分先于1919年春夏单行出版,后收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这是孙中山集中阐述他的建国方略的核心哲学思想“知难行易”的主张,以期教育和激励同仁,用行动积极支持和投身建设中华民国的实践。

萨凡奇设计的大坝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先生主要著作之一。三个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建设的思想纲领和宏伟蓝图,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富国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孙中山先生关于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创想,就是首先见于此书之中。

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的导言中,他基本是以西方国家为发展楷模,结合中国的现状,提出要从十个方面振兴中国的经济。这十个方面的前四个方面都是要加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即:“甲,交通开发”;“乙,商港之开辟”;“丙,铁路中心及终点并商港地设新式街区”;“丁,水力之发展”。可以看出,在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中,改造旧中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发展交通与水力开发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的“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整治长江上游一节的规划中,孙中山写道:“自宜昌而上入峡行,约一百英里而达四川之低地。此地学界所谓红盆地也。此宜昌以上迄于江源一部分河流,两岸岩石束江,使窄且深,平均深有六寻(三十六英尺),最深有至三十寻者。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流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整治三峡航道,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问题。但可以看出,当时还是把改善长江航道放在首位的。

1935 年洪水,汉口尽成泽国

5年后,1924年,从元月开始,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作《三民主义》的演讲。8月17日,孙中山在演讲到《民生主义》部分时,对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重要意义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他说:“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到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像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不但是可以供给全国的火车、电车和各种工厂之用,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大宗的肥料。……让这么大的电力来替我们做工,那便是很大的生产,中国一定是可以变贫为富的。”

原标题:【特别策划】孙中山与三峡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