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技术评论正文

关于“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思考(上)

2017-04-18 10:43来源:《中国核工业》作者:张红军 张瑞关键词: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确保能源安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支持核电发展,先后发布了《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政策文件,强调了核电作为清洁低碳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核电“十三五”发展规划及2030年战略》等国家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近中期核电建设的规模,为国内核电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华龙一号”是以我国近30年核电研发、建设及运营经验为基础,汲取世界先进核电设计理念而形成的自主化三代核电创新成果。2015年5月和8月,“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和海外首堆工程分别开工建设,标志着“华龙一号”作为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和“走出去”的主力机型正式落地,使我国核电产业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发展的基础。将“华龙一号”作为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进行规模化、批量化建设,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落实核电强国、推进我国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优化国家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化石能源为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和经济问题,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相比太阳能、风能等其他清洁能源,核能发电是唯一可大规模发展并能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华龙一号”进行批量化建设,契合我国发展绿色低碳能源的要求,是加快实现能源供给侧改革和能源结构调整、保障国家能源长期供给安全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提高核电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良好的经济性是实现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以来,国内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煤电标杆电价不断下调,很多省份煤电标杆电价已低于核电标杆电价0.43元/千瓦时,电力市场竞争加剧,核电面临电量消纳和电价下调的双重压力。同时,由于安全标准大幅提高和人力成本增加,核电建造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核电经济性和竞争力下降,影响到整个核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华龙一号”进行批量化建设、规模化发展,有利于发挥我国核电产业链的优势,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群堆效应,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建造成本,进而提升电价市场竞争力,实现核电安全高效发展。

3.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核电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很高,对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一台“华龙一号”机组,能够拉动装备制造业数百亿元人民币产值,全寿期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产值。进行核电批量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意义重大。同时,“华龙一号”进行批量化建设还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整个核能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和核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4.有利于核电“走出去”和核电强国的实现

自2013年年底开始,我国政府已经把核电“走出去”升为国家战略,核电出口也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华龙一号”是我国第一个自主三代核电品牌,也是我国现阶段唯一满足独立出口条件的三代核电机型,承载着核电强国的历史使命。“华龙一号”进行批量化建设、规模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夯实自主技术基础,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实现自主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创新,推动华龙技术走向成熟;有利于发挥中国核电在设备制造能力、土建安装施工、运营管理、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并形成示范效应,推动中国自主核电品牌获得国际认可,确保核电“走出去”和核电强国的顺利实现。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可行性

1.国家规划有空间

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在役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800万千瓦,2030年在役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华龙一号”进行批量化建设既有规划空间,又是实现核电规划目标的最可行的选择。在“一带一路”、核电“走出去”等的指引下,中核集团积极推进“华龙一号”出口及国际核能合作,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可以说,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国际核能合作的有效开展,为“华龙一号”在海内外进行批量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厂址安排有保障

“华龙一号”具有很强的厂址适应性,其极限安全地震动参数由二代改进型的0.2g提升至0.3g,能够适应国内绝大部分厂址的自然条件。目前,中核集团已有17个沿海(内陆)厂址进入国家规划重点论证和保护厂址,后续将推动更多的储备厂址资源进入国家规划,厂址安排能够保障“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需求。

3.资源和条件已具备

自1985年3月秦山核电一期30万千瓦自主设计核电站开工建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核集团在核电研发设计、工程管理、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燃料保障、人才队伍等方面已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在安全管理、国际合作、核电出口等方面的业绩突出,为核电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在核电装备制造、建安施工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华龙一号”关键设备和材料已基本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并且国内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装备制造体系和成套的供货能力。我国核电建安技术水平位于全球领先地位,具备了同时建设2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能力。这些内外部资源和条件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4.技术成熟风险小

与其他三代核电技术所采取的全新设计理念不同,“华龙一号”是我国持续研发的渐进型核电技术,是经充分验证的成熟技术的集成,不存在颠覆性因素,批量化建设风险小。目前,“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设计、设备制造和建安施工等各项工作按照进度计划有序推进,计划里程碑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实现,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示范工程的良好实践也进一步验证了华龙技术的成熟性。

原标题:关于“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思考(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龙一号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