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统筹处理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关系

2017-06-15 15:16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去产能煤电企业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2016年煤炭去产能工作完美收官的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电煤吃紧,于是,有人将电煤紧张归因于去产能。经记者调查,去产能与煤炭产量下降并不相关。煤炭供需偏紧主要由需求明显增加和产量恢复慢所导致。

2017年煤炭去产能进入深水区,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要准确把握当前煤炭供需和去产能的新变化新特点,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去产能,另一方面要统筹处理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煤炭稳定供应。

去产能目标超额完成的背后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2.5亿吨的煤炭去产能目标。同年底,看似很高的目标却提前超额完成。2016年实际完成煤炭去产能达2.9亿吨。

今年2月27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16年钢铁煤炭去产能激励省份名单”,煤炭方面,山西、山东、河南、重庆、陕西5省被通报表扬。2016年,以上提及的5省分别压缩煤炭过剩产能1400万吨、1960万吨、2388万吨、2084万吨、2934万吨,均超额完成了煤炭去产能的年度任务。

在这份榜单中,重庆尤为醒目。尽管不是煤矿大省,2016年重庆的去产能数量却比肩北方产煤大省,共关闭退出煤矿344个、去煤炭产能2084万吨/年,是国家下达2016年年度目标任务900万吨/年的2.32倍,完成2016~2018年总目标任务2300万吨/年的90.6%。

与重庆毗邻的四川虽然未入表扬名单,但去产能工作也卓有成效。2016年,四川省实际关闭退出煤矿167处,超目标28处,化解产能2264万吨,去产能超目标338万吨,两项指标分别超目标20.14%、17.55%。

其实,2016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都超额完成了去产能目标,使得一项原本看似艰难的任务顺利完成,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地方政府的作为外,还有其他现实原因。

“2016年初的煤价不到350元/吨,而且无人问津,许多煤矿已经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这时候,政府不但给补贴、扶持资金,还解决职工的安置等问题,显然企业很乐意将那些落后、亏损的煤矿关掉,于是就顺势而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由于市场不景气,在以上《意见》印发之前,许多煤矿的掘进和回采都停止了,只保留少量的人员看场,对煤矿进行通风、排水等维护工作。维护所需电费和工人工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煤矿就彻底停了下来,甚至把井口都封闭了。这样一来,去产能政策反而大受欢迎。

产量难恢复导致供应紧张

在各地方政府如火如荼地开展去产能工作的时候,2016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供应却出现紧张态势,价格也爬坡式走高。一时之间,将去产能作为煤炭供应紧张归因的言论四起。但事实上,二者并无太大的关联。

“去产能去掉的基本都是已经没有生产能力的煤矿,不是造成当前煤炭形式紧张的主要因素。真正导致煤炭供应紧张是需求的增加,煤炭的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某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产能与产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以四川省为例,在去产能之后,2016年底四川有煤矿550处,总产能9751万吨,而2016年四川省实际煤炭产量只有3200万吨,产能是实际产量的3倍多。2017年四川省将继续贯彻落实去产能工作,在国家下达目标任务1000万吨的基础上,再增加300万吨,达到1300万吨。即使这样,2017年剩余产能仍有8200万吨左右。而据介绍,2017年四川省煤炭产量只有4500万吨,仍需省外煤炭资源2000万吨左右。

2016年2月,在煤炭需求疲软情况下,在国家开展去产能工作的同时,提出了煤炭减量化生产措施要求,全国所有煤矿产量以全年276个工作日实施生产,在法定节假日和周六日不安排生产。276天工作日的制度,实际上是降低了产能利用率,相当于降低了16%左右的产能。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生产原煤24.56亿吨,同比下降10.5%,产量收缩效果明显。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回暖,冬季供暖期来临,发电企业补库存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下半年以来煤炭需求开始增加。今年一季度,叠加来水不足导致的火电需求增加后,煤炭供应陷入时段性紧张局面。

“随着2016年下半年,火电对电煤需求的增加,煤矿复工复产被提上日程。然而,早已负债累累的煤炭企业许多已无复工复产的启动资金,而且,即使有了资金之后,人员招聘等重启过程还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从而导致虽然有产能,但产量难以第一时间恢复。”业内人士表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前2月,全国原煤产量5.1亿吨,在全国煤炭需求已连续数月增加的情况下,同比仍下降1.7%。

科学把握去产能时序和节奏

虽然煤炭产量的不足与去产能没有直接联系,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基层企业,特别是中小煤矿主对去产能政策误读,也是导致煤炭产量恢复难的原因。事实上,许多基层企业都混淆了去产能和去产量的概念,将两者等同,以为去产能就是限制生产,即使当前没有被“去”掉,早晚要关闭,因此不愿意再投入生产。

4月2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召开全国煤矿事故警示教育视频会议,要求各地要加快淘汰退出落后产能步伐,特别是9万吨/年及以下矿井今明两年要全部退出。而四川省某发电企业燃料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四川煤炭资源贫瘠,本来就没有什么大的煤矿,民营小煤矿长期以来是本地煤炭生产供应的主力军,现在许多小煤矿主都不愿恢复生产,而电厂的锅炉当时就是根据本省的煤炭特点设计的,现在煤炭采购非常困难。

同样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重庆、云南等地的情况也大体类似,“因为地质条件的限制,贵州很难建设比较大型的煤矿,120万吨/年已是比较大型的矿井,不像北方一个工作面就几百万吨,一个矿可以达到上千万吨的规模。”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工程技术部工作人员介绍说。在2016年的去产能工作中,贵州是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今年一季度贵州省也成为电煤供应紧张的省份之一。为保证本省的电力供应,3月16日贵州省开始“封关”,禁止除泥煤、焦炭以外的煤炭出省。

记者查阅到一份截止到2015年6月的贵州省煤矿生产能力情况表,表中共有煤矿684处,其中生产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只有14处,最高的产能是300万吨,而大部分为15和30万吨的煤矿,9万吨的煤矿也不在少数。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产能低的煤矿不一定是有问题的煤矿,真正要关闭淘汰的应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去产能不应一刀切,要因地制宜,要逐步推进。”四川某发电企业燃料部负责人对记者说,有一部分小煤矿业主考虑的比较长远,设备投入也比较超前,安全设施达标。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7年要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相比2016年2.5亿吨的目标,任务降低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煤炭去产能任务虽然量上减少了,但是难度增加了,因为今年要去掉的不只是“空产能”,还会涉及部分目前仍在生产的产能。

4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对统筹做好煤炭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当前煤炭供需和去产能的新变化新特点,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去产能,另一方面要统筹处理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煤炭稳定供应。“各地要根据本地区供需实际,科学把握去产能的时序和节奏。去产能任务在时序安排上要注重与接续资源有效衔接。”“去产能力度大、煤炭供应压力大的地区,要提前考虑产能退出后的资源、运力接续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保供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去产能查看更多>煤电企业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