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
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人们开发核能和平利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重元素的裂变,如铀的裂变;二是轻元素的聚变,如氘、氚、锂等。重元素的裂变技术,已得到实际性的应用;而轻元素聚变技术,也正在积极研究之中。可不论是重元素铀,还是轻元素氘、氚,在海洋中都有相当巨大的储藏量。开发利用核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日前,在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举办的“2018中国电力发展规划论坛”上,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白云生,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详细阐述了我国核能发展的地位、作用及前景。
未来能源 核电布局露峥嵘
未来能源系统的主要特征“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智能灵活”,这是对未来能源系统的高度概括。绿色低碳要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必须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占据相当份额,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可承受。安全高效包含了可靠性要求和对经济性的要求,要经济、长期有保障,且在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能够做好能源调节。智能灵活要求建立混合能源系统和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快速感知、及时响应。
在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白云生看来,核能正好满足未来能源系统的主要特征。首先,核能是清洁、高效的能源。1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可减排600万吨CO2,2.6万吨SO2,1.4万吨NOX。1千克U-235的全部裂变,相当于270万千克标煤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1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厂每年只需约30吨的核燃料,同样规模的火电厂需要燃煤300万吨,相当于每天可节约40节火车车厢运输。其次,核能也是稳定可靠的能源。核电机组装载核燃料后可连续运行18~24个月,年运行小时数达7000~8000小时。第三,核能更是高科技密集型产业,技术复杂、工期长、研发投入大。从开展前期工作到投运,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另外,核能及相关产业还具有军民融合,科技经济带动能力强,对安全、技术、人员要求高等特点。白云生介绍道,截至2018年6月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48台,总装机容量39174.4万千瓦,分布在30个国家或地区。2017年,世界核电总发电量为2.49万亿千瓦时,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1%。其中,有20个国家的核电占比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法国核电占比达到71.6%。我国核能利用起步于1955年,截止至2018年6月底,我国共建有10个核电基地,在运38台机组,装机容量3693.3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2%;发电量占比3.94%。具体来看,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38台中,中核集团控股在运机组18台,总装机容量1546.6万千瓦,分别占全国在运核电机组总数和总装机容量的47.37%和41.88%。中广核集团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0台,总装机容量2092.7万千瓦,分别占全国在运核电机组总数和总装机容量的52.63%和58.12%(其中,红沿河4台机组与国家电投各占50%)。从在建核电厂情况来看,我国10个核电站在建1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174万千瓦,占全球在建机组1/3。台山1号EPR机组和三门1号AP1000机组分别于2018年6月29日和6月30日并网发电。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共有18个核电厂有在运或在建核电机组。其中,具有在运38台核电机组分布在13个核电厂。在建19台核电机组分布在10个核电厂。
前景广阔 利国利民当有为
白云生告诉记者,核能作为重要能源形式,正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核能正在我国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核能能够替代退役的火电机组,优化现有能源结构。使用核能供热,能减少燃煤、热电联产等化石热源的使用。核能为海岛、偏远地区供电供热,作为分布式能源的构成,能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作为核动力,为浮动堆、破冰船、空间飞行器或空间站等提供动力或能源。与其他清洁能源联合使用,建立混合能源体系。按照国家规划要求,2019年,我国将实现50%清洁能源供热,则有60亿平方米清洁供热面积。若核能供热在清洁能源供热中的占比达到10%,则需要建设60座400MWt的燕龙堆。第二,改善空气质量,创造绿色宜居环境。自1993年以来,我国核能发电量16730.75亿千瓦时,等效减少燃煤5.34亿吨,减少CO2排放13.13亿吨,减少SO2排放453.9万吨,减少NOX排放395.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5832万公顷。以1台百万千瓦机组按照每年运行6500小时计算,可等效减少碳排放840万吨。按照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5800万千瓦的目标,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87亿吨,相当于每年植树造林约1313万公顷。第三,优化电源布局,缓解能源输送。据有关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全国跨区电力流将增加至5亿千瓦左右,相当于增加约20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到2050年,我国的跨区电力流将达到10亿千瓦;假设到时我国核电规模能达到4亿~5亿千瓦,跨区电力流将会降低至5亿千瓦左右,输电量可减少近40%,相当于60个特高压输电通道的能力,可以减少电网投资几千亿元。第四,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科技进步。目前,建设1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投资约为200亿元。全寿期产生1000亿元价值。创造5万个工作岗位。1元用于核电建设投资,对37个行业门类产出拉动作用超过0.01元,对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4个行业产出和增加值增长,分别占1元核电投资建设拉动总产出和增加值的73%、70%。对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4个行业产出的拉动作用超过0.1元。另外,发展核能还将对我国有效开展大国外交、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起到独特的作用。
把握机遇 稳打稳扎再拓展
白云生表示,核能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电力结构的重要一极,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核电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核电发展要纳入大的能源系统、生态系统,深入研究未来能源结构、各电源品种及大电网网架布局,科学制定面向2035年的新一轮核电发展战略,实现核电与其他新能源的全面协调发展。
对此,要从国家政策法规层面,明确核能在我国能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确立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我们应科学谋划核电布局和规划实施路径,按节奏分批、分步启动实施,保持相对稳定的建设节奏和合理的建设规模,形成标准化、批量化效益,提升核电经济竞争力。妥善解决核电消纳、调峰、安全、经济等问题,提高核电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更加注重核电科普宣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赢得更多的公众信任和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2-241)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1.招标条件本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
中广核近日发布台山核电站HQT厂房改造工程招标公告,该项目规模为台山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招标内容与范围包括本工程范围为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改造主要工作包括原设备及屋面墙面拆除、墙面加高、屋面钢结构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7月17日,中核集团首家“工匠学院”授牌仪式在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中核职院”)成功举办。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刘建平,广元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大勇等共同为中核集团首家“工匠学院”授牌。魏大勇表示,希望中核职院以此次授牌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独特优势,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呈现“政策框架统一、区域差异化探索、技术多元化应用”的特征,通过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多途径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近日,东方锅炉成功中标山东海阳核电项目3、4号机组900兆瓦核能供热工程、新疆伊吾基泰LNG解吸气利用和印尼海水淡化及除盐水系统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核能综合利用、荒煤气利用和国际海水淡化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次中标既是东方锅炉技术实力与市场拓展能力的体现,更是深化产业协同、强化市场技术联动、培
6月30日,山东省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613号:关于“深化工业余热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应用,加速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议的答复》。文件提到,截至2024年底,全市光伏装机容量698.8万千瓦,占全省光伏装机容量的9.2%,占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40.8%。其中,陆上集中式光伏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北京组织开展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3号机组建造许可证审评启动活动。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以下简称核二司)、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为进一步掌握现场总体情况,推动解决项目前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组织开展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以下简称徐圩项目)现场踏勘。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以工业供热为主、兼顾电力供应的核动力厂。华东监督
作为此次获得核准的核电项目之一,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工程是海阳核电项目扩建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1300兆瓦,并将同步具备单机组不低于900兆瓦的供热能力。海阳核电是山东省首座开工建设并投运的核电站,由
中核集团近日发布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1、2号机组核岛及其配套BOP安装工程中标结果公告,中标人为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414235138.81元。据悉,江苏徐圩一期核能供热工程项目是全球首个第三代核电压水堆机组和高温气冷堆机组的双堆耦合示范工程,也是国内首个以供汽供热为主要目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