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 周绪红
为解决产业链难题,探索海上风电实现平价的路径,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于2020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望京昆泰酒店召开。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全程为您直播。
直播专题: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 周绪红作题为《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海上风电工程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周绪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早上好。今天讲的题目是“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海上风电工程中的应用”。跟大家汇报三个方面。
第一,海上风电结构的特点。
我们面临的背景就是平价时代“降本增效”对我们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国家将要取消补贴,我们怎么样能够降本增效?降本增效各个环节都要采取措施,海上风电有两种基础形式,一种是固定的、一种是飘浮式的,这里有哪些要素我们能够做哪些文章?这里列了几个方面,这些方面也不是我列出来的,是国际能源有一个资料说有这样几个方面,固定式基础应该做哪些?飘浮式基础应该做哪些?总结下来之后塔筒结构的优化是很重要的事情,做结构的专业人士从这里可以找到用武之地。每个环节都要着手,最后能够有10%-35%的空间可以降本增效,这也是国际能源署的资料。
这里面不仅仅是结构的设计、建造、运维,如果是一个好的结构一定是要建造方便、施工方便、运维方便,风电结构与基础结构是降本增效很重要的方面,叶片结构、塔筒结构、基础结构、飘浮式系泊结构等,必须通过海洋环境和地质的要求选择结构的形式,我们还要进一步通过创新优化结构形式,现在从近海向远海发展、从浅海向深海发展基础越来越深,结构部分在这个里面占的比例是怎样的?我们也有一个资料表示出来,随着近海向远海、浅海向深海的发展基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说明里面的空间是很大的,必须在这方面降本增效才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国家的海洋气候环境、地质环境跟欧美比我们有一些特点,有些情况更复杂,我们每年受到7-9次正面台风的袭击,台风情况、海洋气候的情况更复杂。我们1.8万多公里的海域,海岸线处于太平洋的地震带上,我们在地震方面做的工作还不是很够,比如说勘测设计方法等相关的规范在海上风电结构领域里面怎么应用,土木工程里面已经有很多这样的规范并且都比较完善了,但是在海洋工程里面、海洋结构方面怎么应用这需要做结构的人跟做海洋工程的人相互的结合做好这样一项工作,编制适用于海上风电风电结构勘测设计规范、设计标准,提出相应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1.8万公里的海岸线地质条件是十分复杂的,经常碰到的情况是沉桩、溜桩等,因为这种情况会使得我们成本巨大增加,必须在技术创新的角度在技术上采取一些措施。
还有就是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国外走在我们的前面,我们自己也是在紧紧追上,单机容量越来越轮毂就越来越高、叶片越来越大,使得我们基础设施的层本进一步增加,难度也越来越大,这里涉及到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变电站、电网的连接等,这里是轮毂高度示意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一方面我们要降低成本,另外一方面成本在某些方面还要增加,这都是矛盾。这样导致了海上风电结构一定向着大型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都是很大的东西,集合尺寸大,所采用的钢板很厚、用钢量很大,钢板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焊接上的质量问题、钢板本身分层的问题,结构复杂、环境复杂,安装难度也大,这都是要增加一些成本的。
这里列举了用钢量的情况,德国的风电厂单桩要用到1302.5吨钢材,英国海上风电是飘浮式的基础都用到3000多吨的钢材,所以用钢量是很大的。葡萄牙飘浮式的基础都用到3000吨的用钢量。国内的情况也差不多,广东阳江300MW海上风电场单桩基础用钢量达到1740吨,比欧洲的还要更高,因为我们条件更复杂,所以这个成本是提高的。导管架24米×24米×52米,钢材都是千吨量级的。广东阳江海上风电用到了1560多吨。浙江升压站用到1000吨左右钢材,英国的也是如此。用钢量越来越大,既要安全又要经济,海上风电结构能够实现一个优化一个好的结构一定要安全又经济,要安全就要多用钢,要想经济就要少用钢,这可能就要损害一点安全度,在者之间就是一个平衡,还有就是受钢材那么多条件的制约,要在这个之间找到平衡点、找到优化,并且要使得我们在基础理论研究、设计、运维环节都能够降本增效,这样我们才可以实现我们希望降本的目标。
第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优势。
这样一种结构在海上风电中运用是有优势的,钢结构优很多特点,钢结构的特点就是强度高、重量轻,同样质量的钢材能够相对于其他材料做出更大的跨度、高度更高的结构,塑性好、韧性好、安全方便、施工周期短,缺点就是钢度小、易振动、疲劳、稳定、腐蚀问题突出、造价较高。混凝土的结构的优点钢度大,疲劳及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好、造价低,缺点是自重大、易开裂、需支模板绑钢筋、施工周期长。两种材料劣势和优势是能够互补的。我们因此要形成一种结构形式让优势能够互补,因此在风电结构我们在钢管里面填充混凝土,这样有一定的好处,钢管里面填了混凝土之后钢管对混凝土有一个套箍作用能够约束混凝土,受到压力之后混凝土要膨胀,钢料会箍住它不让它膨胀,在压力下混凝土的强度会大大提高,这时候钢材受到膨胀的拉力,这时候正好发挥了钢材的优势,钢材能够受拉、混凝土能够受压,两者的优势能够互补,这样时得这个结构相互支撑,钢结构容易发生局部不稳定,有混凝土的支撑就不会发生这个问题,所以是很优化的结构,它还带来了结构的韧性、抗震形容、防腐、抗火等优势,同时节约了成本,比钢材的成本低一点、比混凝土的成本高一点。
这样一种结构是不是简单的1+1?下面红圈就是钢管的承载能力,壁很薄所以稳定问题很突出,承载能力并不高,混凝土的就高一点,两者套起来是不是1+1?不是的,是有一个组合的效应,结果是1+1大于2,是一个组合的结构。最初的发展是把钢管里面填混凝土是防止钢管生锈,也可以增加防火的能力,把钢管包在混凝土里面可以很好的防火,这是在建筑工程上应用的,我们从这里得到启示用钢管把混凝土一套就形成了钢管混凝土,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在50年代就引入了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科研人员在工程中进行了很好的应用,目前应用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我们在国外修的建筑,国内最高建筑是上海中心、深圳大厦,这些我都参与了一些工作,都是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框架支撑,在高层建筑里面已经有很好的应用。同时在桥梁里面拱桥从赵州桥开始几十米跨度,到现在已经达到了575米,就是在钢管里面填了混凝土之后使得拱桥跨度大大增加,现在拱桥由于采用了钢管混凝土之后我们国家拱桥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我们国家已经修了100多座,最大跨度是在广西平南山桥575米的跨度,就是钢管里面填充了混凝土。还有地铁站的应用、深圳通道、输电塔,舟山380米的输电塔也是在钢管里面填了混凝土,两者的优势可以发挥。
海上风电里面我认为它是非常有优势的,集合尺寸大、钢板厚度大、钢材用量大、安装难度大,把混凝土填进去之后钢铁厚度大大减少,这样焊接质量能够保证,撕裂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我们估算了一下可以降低用钢量15%到30%,可以很有效的节约成本。
第三,海上风电结构我们做的一些工作。
这是我们合作的,上面是混凝土的,我们要把那些片片变成钢管混凝土组合的片子,两块钢板中间夹上混凝土,把混凝土跟它很好的连接起来分成片,这样也便于运输,既适用于海上也适用于陆地。混凝土怎么样和钢板结合起来?我们中间设置了栓钉,它既要受紧也要受拉,不然混凝土和钢板容易脱离,我们做了这样一些实验、研究,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钢板和混凝土到底怎么样共同工作的?我们对性能进行了研究,对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对破坏模式进行了观察,这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通过比较校准有限元进行大量参数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计算方法,栓钉怎么布置比较合理。
我们还做了中间空心的构件,也是两块钢板包起来,这种构件式受力极其复杂,我们研究了一套装置进行这样一种实验,做了这一套装置,在我们实验室对受弯、受扭等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进行了实验,我们进行了大量实践实验,观察了实验现象,并且进行了反复的模拟,同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我们可以很好的模拟它,吻合的都比较好,我们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等等。对有几个构件进行了比较,一个是单桩,跟过去的全钢单桩基础进行比较,用钢量降低10%、材料费降低7%,最大的钢板厚度原来70mm,现在采用我们这个技术之后降低为32mm。我们对导管架也进行了计算,用钢量降低1.43%,材料费用降低13.4%,最大的钢板厚度由65mm现在降低到16mm。在承载能力、风浪流、耦合作用下的机制、疲劳性能、抗载性能等做了研究。
飘浮式基础的节点过去有一些螺栓连接的方法,这个地方是很关键的部位,所以我们提出了一套能够插下去之后再灌浆的濂江方法,我们也采用了一种构造方法。
今天主要是推广这样一种结构,推广很多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希望得到行业的支持,这样的结构是两种材料的优势很好的发挥,并且在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对于风电结构上来讲一点问题没有,一定能够对降本增效做出贡献,是有很广的行业前景。现在固有的产业链、思维已经形成,如果要推广这样一种新结构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的支持才可能,最后让这个结构在行业里面很好的推广应用。谢谢各位。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新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非化石燃料装机占比提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或“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中标海洋系列项目的公告》。公告披露,近日,中天科技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海缆”)陆续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或预中标公示,确认中标/预中标国内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李强蔡奇丁薛祥出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
当地时间7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2025年贸易与环境周“绿色转型:中国经验与建议”研讨会在瑞士日内瓦举办。明阳作为唯一一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并作开场发言。明阳集团高级副总裁张超表示,三十多年来,明阳一直致力于推动风电技术创新发展,使得过去成本高昂的清洁能源成为人人用得上、用得起的平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30日,山东省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613号:关于“深化工业余热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应用,加速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议的答复》。文件提到,截至2024年底,全市光伏装机容量698.8万千瓦,占全省光伏装机容量的9.2%,占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40.8%。其中,陆上集中式光伏
湖北能源两度挂牌却无人问津的营口能投公司65%股权,最终仍由同属三峡系的三峡能源“内销”接盘。从西北“沙戈荒”基地的煤电招标,到东部沿海的燃机调峰项目重启,三峡集团正以“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模式,重塑火电的战略价值。两度流拍终“内销”,三峡能源接手困局项目2024年4月,湖北能源集团股份
2025年6月25日,葡萄牙里斯本: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海上风能报告》,报告显示,海上风电行业在2024年新增了8GW的并网装机容量,为历史第四高的年份。截至2024年底,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83GW,足以为7,300万户家庭供电。去年,各国政府拍卖了创纪录的56GW新容量,同时全球还有48G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64.8亿元人民币增至100亿元人民币,增幅约54%,同时部分高管发生变更。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能源集团”)成立于2003年7月,前身为广西方元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6月改革更名为广西能源集团,是广西首家“世界
6月26日,国家电投发布《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2025年第216批招标辽宁丹东DD1场址1000MW海上风电项目前期专题服务(第二批次)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辽宁丹东DD1场址1000MW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辽宁省东港市南侧海域,建设规模1000MW。本次招标划分为3个标段:1、辽宁丹东DD1场址1000MW海上风电项目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行业流行语。近年来,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AI大模型技术应用的双重驱动下,全国算力产业的用电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以阿里和杭州六小龙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升温,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算力产业带来的用电增长已超过20%。算力“吃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30日,中国华能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华能新疆公司托里公司塔城地区托里县50万千瓦风电项目、华能新疆公司托什干河分公司克州阿合奇县30万千瓦风电项目施工和设备打捆采购工程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华能新疆公司托里公司塔城地区托里县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公告显示,第一中标
6月14日,由中国能建江苏院担任设计的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倒送电一次成功。项目位于盐城新洋港东南方向、大丰港东北方向海域,离岸距离33公里,规划海域面积136平方千米,计划安装100台8.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是江苏省单体规模最大、单台风机最大的海上风电工程。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近日投入运行。这条横跨千里的“电力动脉”上,由国家电网首席科学家郑玉平牵头研发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主动保护系统,如同为电网装上了“智能医生”,关键时刻精准出击,保障电力安全输送。继电保护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13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发布《重大工程中标公告》。公告披露,近日,中国电建下属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EPC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07.70亿元人民币。据悉,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
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举办年度报告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报告2024年度》。其中,《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为专业的技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由长江国际公司承建的贵州省册亨县恒定山100兆瓦风电场EPC总承包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属山地风电场,主要建设内容为安装18台风电机组、新建1座110千伏升压站、新建及改造场内外运输道路等。年发电量超2.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
近日,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新能源项目——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首台金风科技GWH221-11.1MW陆上风电机组吊装完成。金风科技将为该项目一标段提供90台该型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旧州风电场项目开工仪式在旧州镇央白村平维屯举行。旧州风电项目将安装15台单机容量为67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5MW,并配套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变压器容量为150MVA,总投资达5.59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力缓解当地电力供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12日,随着27#机位第四根钢管桩沉桩至设计标高,华能海上风电项目首台机位桩基础沉桩施工圆满收官,标志着中交三航局新能源公司承建的国内在建水深最深、离岸最远、山东省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全面进入海上施工阶段。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山东半岛北部
5月9日,玉门油田玉门市红柳泉新能源基地一期5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为玉门油田首个风电项目。据了解,项目计划11月30日首台风机具备并网条件。全容量并网后,预计每年可发绿电9.85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9.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83万吨,兼具显著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该项目EPC总
近日,在新疆木垒广袤的戈壁滩上,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承建的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顺利完成首台风机吊装,以“硬核速度”交出又一答卷。作为东方电气在木垒落地的第二个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能源转
2023年12月15日-17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八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福州顺利召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作题为《解密全球首个大功率海上样机
近日,第八届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福州召开。金风科技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于晨光受邀参加会议,与风电整机企业代表和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要求和实现路径。风电机组大型化,是风电挺进深远海的硬件支撑。但“大型化”的质量问题却始终缺少系统回顾和辩证。风电行业系统复杂性高、产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直流中心换流站技术处处长赵峥代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为民作题为《大规模远海风电安全高效消纳技术方案》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指挥部总工程师孙国光作题为《复杂海域深水导管架基础施工关键技术》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师王涑宇作题为《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复杂系统动力学耦合机理探讨》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务部一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范少涛作题为《深远海海上风机基础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翟恩地作题为《大容量风电机组设计痛点问题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作题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展望》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重庆大学胡超博士代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宇航作题为《适用于大容量高轮毂风电机组的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结构》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作题为《海上风电发展机遇与挑战》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名誉会长、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党组副书记毕亚雄作题为《“双碳”目标下的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报告,经专家同意后,特此分享![$NewPage$]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