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市场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50年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扩大五倍至3.7太瓦,预计将为全球增加超过55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原材料开矿、部件运输、风场运维及退役后处理等环节的碳排放尤其值得关注。
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大量碳排放是否减弱了其“绿色”属性?风电行业又该如何实现全生命周期内的“零碳排放”?
制造端是主要排放源
根据伍德麦肯兹发布的数据,在风电场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主要来自于上游制造端,钢、铝和铜等金属原材料的开采,风机制造环节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占风电碳排放量的86%左右。
记者了解到,在风电行业中,钢材主要应用于塔筒、机舱罩等部件之中,而风电场中电缆、控制电线、海缆以及电机设备则是主要的铜应用场景。风电是使用原材料铜最多的清洁能源形式,此前,国际行业研究机构Energy Monitor发布数据称,以发电一兆瓦计算,海上风电用铜量可达到8000千克,陆上风电用铜量则为2900千克左右。
业内预测,随着全球陆上风电以及海上风电装机快速提升,金属消费量也将快速上涨。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国风电塔筒高度也在不断增加,有分析认为,高塔筒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更高的钢铁消费量。
此外,伍德麦肯兹数据还显示,风电场全生命周期中约有14%的碳排放来自于运输、吊装、运维及风电场退役后的风机设备处置等环节。此外,截至目前,全球退役风机仍无法实现100%回收,风机叶片更因其特殊材料而难以重复利用,大量叶片垃圾堆积成片的现象屡见不鲜。
多家企业宣布“碳中和”目标
巨大的原材料消费量以及制造端高耗能,是否让风电“绿色”属性大打折扣?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并不是这样”。
“风电场运营期间的碳排放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可看作是零排放的过程。即使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利用风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带来的减排效果,一定远高于风机制造本身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李丹告诉记者。
是否真的如此,应该如何界定风电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融资与国际业务总监陈志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从碳市场的角度来看,风电行业主要还是考虑运行阶段的碳减排量。上游制造端的电力消耗、炼钢、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本身就是碳市场管控的主要领域之一,如果风电行业连带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角度也将此再考虑进去,就可能出现重复计算。”
“但从另外的层面来说,现在很多风电企业都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自己去做碳管理,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这一现象是值得鼓励的。我认为,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加分项,是其社会责任的体现。”陈志斌补充说。
记者了解到,全球多家风机制造商以及我国主要的风电开发商,都陆续宣布了企业“碳中和”目标。7月21日,风机制造巨头西门子歌美飒宣布将在2040年前生产出“无废风机”,在2040年前达成全价值链净零排放目标。另一风机制造巨头维斯塔斯也于7月推出了“木制塔筒”实现减排的方案,一旦木制塔筒投入使用,该公司预计将在2030年前实现整个供应链中生产每兆瓦时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减少45%左右的目标。我国风机制造商明阳智慧能源、远景能源等企业也公布了“碳中和”时间表。
全产业链脱碳更为重要
“如果我国碳市场将炼钢等高耗能产业纳入其中,钢铁企业减排的压力肯定也会向下游传导。碳排放成本一旦出现,就可能以产品价格上涨的方式体现出来,按照市场化的方式传导到风电行业。”李丹表示,“减碳这一过程不会只有一个环节受到影响。”
伍德麦肯兹指出,使用低碳工艺制造的“绿色”钢材和混凝土,将成为风电行业减排的重要一环,同时,在制造过程中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使用、在运输环节使用电动汽车这些手段都可以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另外,风机技术进步也将有助于提高风机耐用性,从而减少实地运维需求。
“从全社会的角度,都需要朝着减碳这一方向努力,其实很难在别人没有‘碳中和’的时候,自己完全实现‘碳中和’。但是可再生能源行业可以做的事情更多,在减排方面有更大的责任担当。”李丹表示。
在陈志斌看来,对于风电行业来说,有多种途径可以实现减碳目标,但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于风电来说更多的是市场机遇,扩大装机容量、做好稳定发电工作更重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由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上海电力监理公司监理的华能金坛2×35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项目2号机组换热器基础顺利交安,为接下来的换热器就位安装创造条件,助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作为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关键设备,换热器的热量交换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发电效率。该项目2号机组换热
7月13日消息,华电集团木垒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主厂房主体结构于7月10日圆满封顶,为后续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工作奠定了基础。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配套大型风光基地建设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容量60万千瓦风电、40万千瓦光伏和100万千瓦时储能,是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项目。该项目位于新
7月9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成都市2025年近零碳排放区场景建设工作申报通知》。通知指出,各申报主体应具有良好的碳排放数据管理和低碳建设基础,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面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社区、景区和公共机构须满足《工作方案(试行)》中明确的遴选条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零碳园区”已从概念走向现实。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探索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路径。3月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条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组织方式等一系列内容。《通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表。附件显示,65家达标企业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总量最高,旗下两家公司共有581.57万分;排名第二的为特斯拉、共拥有203.2万分,吉利115.45万分位居第三。而唯有一家车企——广汽丰田汽车有
7月2日,位于内蒙古的中车时代电气巴彦淖尔公司(以下简称“巴彦淖尔公司”)在新能源装备智造产业园正式揭牌,全新320kW光伏逆变器产品同步在该基地下线投产。巴彦淖尔风光资源富集,发展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中车时代电气此次布局北疆新能源版图,正是湖南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向智而新,向绿而行。6月28日,为绿色智慧作业——宇通重工品牌焕新暨2025年夏季新品发布会重磅启幕。致力于成为新能源作业设备领导品牌的宇通重工,以“新能源、高效、智能”的崭新战略形象全面开启新的篇章。宇通重工以“新能源作业设备引领者”的全新品牌战略定位,强势开启品牌焕新篇章。响应社会
7月的渤海海域,中车株洲所最新研制的12MW海上风电机组进入吊装倒计时。从2021年首台10MW样机“海平面一号”开始设计研发,到2024年27台8.5MW海上风电机组百日交付并网,再到2025年全球领先的20MW漂浮式机组“启航号”成功吊装,中车株洲所仅用四年时间,便完成了从“海上风电新兵”到“海上风电中坚力
2025年中国风能摄影大赛参赛通知为记录风能行业的历史美好瞬间,展示风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捕捉风能与自然、人类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展现风能人的奋斗精神,丰富风能从业者的文化生活并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动和作品展示平台,2025北京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期间将举办第十四届“中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浙江省发改委对人大代表建议诉求进行了答复,其中透漏出浙江能源部门对于发展储能、提升储能利用率的决心。浙江省能源局表示,全省三侧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超4GW。其中截至2025年4月底,用户侧储能装机达1.9GW。人大代表建议指出,目前浙江电价已具备晚上和中午充电的“两充
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对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漂浮式基础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演讲嘉宾们探讨了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技术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上海交大高震:《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挪威技术科学院(NTVA)
作为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轴”)以自主创新突破行业瓶颈,历时3年攻克的16MW级主轴承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大兆瓦风电轴承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面对材料性能、产品精度及市场竞争的多维挑战,洛轴如何构建技术“护城河”?本期《风能》特邀洛轴党委书
2025年7月2日,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科研院校、领军企业以及重大项目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发展之路,擘画海上风电的未来蓝图。会议期间,上海电力大学法学副教授
7月4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电力大学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在吉林市盛大启幕。本次论坛以“乘势、破界、智创”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风资源领域的挑战及技术发展方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xB7;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2B;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
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当人们提起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某种产业,甚至这些地理名词已然成为某一产业的别称。提起美国硅谷大家立刻想到IT产业,提到底特律就会立刻想到曾经繁华一时的汽车产业,而德国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的代名词,这样的地方被称为“产业中心”。这些产业中心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华润集团守正电子招标平台发布《华润阳江三山岛四海上风电场项目工程勘察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689500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